科研产出
桃杂交后代基因性状遗传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分析了12个桃杂交组合(杂交亲本包括6个普通型、5个半矮化和2个矮化品种(系))F1的1 361单系5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包括盛花期,果实成熟期,果实大小、颜色和风味及果形、果肉硬度、果肉颜色,丰产性,核黏离性状,树体大小和果实品质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盛花期、果实成熟期、果实大小和颜色的遗传力(H2)为0.3~0.5,果实风味遗传力较低;圆形果个体相对于椭圆形、卵圆形和扁圆形果个体呈显性,比例为76∶12∶8∶4;后代的平均果肉硬度较双亲平均果肉硬度低0.2级(最大为5级);所有黄肉亲本的F1个体果肉颜色广泛分离,黄肉个体显著高于白肉和红肉个体;子代的丰产性比双亲平均丰产性低1级,然而,亲本组合7310828(海尔×波南萨)×波南萨和49号(Fortyniner)×7310902(海尔×波南萨)组合获得丰产单系的几率高;通常离核相对于黏(半离)核呈显性,杂交组合7310828×波南萨的后代例外;F1群体的平均果实品质比亲本退化2级(最高为5级)左右;49号×7310828和亨利(O'Henry)自由授粉后代中获得全红、大果、黄肉优系的几率高;乔化单系的几率显著高于矮化、半矮化单系,其比例为82∶14∶4;柱型桃皮勒(Pillar)是强健、直立实生个体的理想亲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效果试验
《南方农业学报 》 2011 CSCD
摘要:【目的】明确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为其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50、100、150mL/100kg种子,对照药剂2%立克莠湿拌种剂400g/100kg种子及空白对照5个处理;采用土壤接种病菌以测定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50~150mL拌种100kg,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达57.03%~91.06%,玉米增产25.8%~44.4%,药后观察未见玉米苗出现药害现象。【结论】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玉米安全,可作为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建议使用剂量为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00mL/100kg种子。
关键词: 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 玉米丝黑穗病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城疫病毒SX-1株F基因定点突变及真核表达研究
《中国家禽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已发表的分离自麻鸡的新城疫病毒SX-1株F基因序列,采用PCR体外定点突变技术,设计2对引物,引物中含有突变位点。应用重叠PCR延伸法,分3次PCR扩增F基因,从而得到突变后的F基因,命名为F′基因,使改造后的F′基因编码的氨基酸裂解位点为112Gly-Arg-Gln-Gly-Arg-Leu117。在EcoRⅠ和HindⅢ位点将F′基因与转座载体pFastBacⅠ连接,获得重组质粒,并进行PCR、酶切鉴定,核苷酸序列测定正确的pFastBac-F′质粒转化到DH10Bac宿主菌,将目的基因定向插入到Bacmid质粒中,经筛选获得的重组Bacmid F′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并进行表达检测,表达产物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阳性,经SDS-PAGE、Western-blotting检测显示,获得分子量约63ku的蛋白特异条带,说明F′重组蛋白表达成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创新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011
摘要:分析了山西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山西省农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山西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实践经验,探讨了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耕作区玉米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和化肥单施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籽粒产量及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相同时,秸秆与氮肥配施越冬前和拔节期冬小麦总茎数和单株分蘖数低于化肥单施,施氮量在75~225 kg·hm-2时,植株干重高于化肥单施;孕穗期到成熟期植株干重、成穗率和产量构成因素秸秆与氮肥配施处理高于化肥单施处理,籽粒产量增加58.9~339.6 kg·hm-2,水分生产率提高0.026~0.083 kg·m-3。施氮量在75 kg·hm-2时,秸秆与氮肥配施的氮肥表观利用率低于化肥单施;在150~300 kg·hm-2时高于化肥单施。因此,针对目前黄淮海麦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秸秆还田前期生物争氮、后期供肥能力增强的特点,秸秆连续还田后配施纯氮225 kg·hm-2,可有效提高灌水和氮肥利用率,实现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施氮 冬小麦 生长发育 氮肥利用率 水分生产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CBL/CIPK网络系统逆境应答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1 CSCD
摘要:大多数信号转导过程都伴随着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CBL/CIPK信号系统是近几年在高等植物中发现的一类依赖于钙离子的信号系统,包括感知钙离子浓度变化的CBL蛋白(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s)和与之互作的CIPK蛋白(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研究表明CBL/CIPK信号系统在植物对逆境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介绍CBL和CIPK的结构和特征基础上对不同植物CBL/CIPK信号系统在逆境应答中的研究现状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基因工程改良作物抗逆育种提供新的思路和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