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课题制背景下农业科研档案管理的主要途径

办公室业务 2011

摘要:我国实施科研计划课题制管理以来,极大地激发了农业科研人员的创新潜能,提高了农业科研活动的运行效率,同时也给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强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曲病菌生长及其分生孢子萌发特性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温度、pH对稻曲病菌生长及其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PSA适合病菌生长.该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均为15-30℃,最适温度均为28℃;pH 4-11适合其生长和萌发,最适pH均为6.病菌在PSB培养液中培养13 d的菌丝干重最大(16.48 mg.mL-1),培养9 d的分生孢子数量最高(4.19×106个.mL-1).然而,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的菌丝干重、孢子数量和pH明显下降,培养液能抑制水稻种子发芽.在15-33℃和13-23℃自然变温条件下培养48 h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达81.79%和44.20%,而4℃存放168 h后能使分生孢子在28℃条件下48 h的萌发率下降43.38%,40℃存放6 h后未见分生孢子萌发.水稻品种两优培九、汕优63和甬优6号的孕穗期及灌浆初期的2%稻穗匀浆液对分生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培养24 h后分生孢子萌发率均达94%以上,显著高于在PSA、2%蔗糖和2%葡萄糖的固体培养基上的萌发率.

关键词: 稻曲病菌 生物学特性 分生孢子 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外来入侵生物基础数据采集管理系统构建与应用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摘要:针对福建外来入侵生物防控工作中对历史数据管理、部门调查数据协同与交换、数据分析与展示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移动智能终端、3G移动通信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设计了福建外来入侵生物数据采集与管理的协同工作模式,并开发了福建外来入侵生物基础数据采集管理系统与采集设备。实现了不同的用户对外来入侵生物信息的采集、传输、管理、查询和发布等完整的信息处理流程。在建设过程中完成了156种福建主要外来入侵生物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数据入库,以期为福建省外来入侵生物风险分析和预警监测提供基础数据来源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外来入侵生物 数据采集 信息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蛋白质、赖氨酸水平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及蛋白质、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2011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及蛋白质、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90头平均体重为(44.0±2.0)kg的杜长大三元阉公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1组为对照组(粗蛋白为17.47%、可消化赖氨酸为0.80%),2组~5组为试验组,试验组采用2×2因子设计,蛋白质水平为15.46%和13.49%与可消化赖氨酸水平为0.80%和0.85%。试验期30 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蛋白质为15.46%和13.49%、可消化赖氨酸为0.80%时,猪的生产性能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组氨酸、胱氨酸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其它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日粮蛋白质为13.49%、可消化赖氨酸为0.85%时,猪的增重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相同蛋白质不同赖氨酸水平对日粮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

关键词: 蛋白质 赖氨酸 生产性能 消化率 生长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GEV与PEDV核衣壳蛋白双价基因原核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摘要:运用DNA重组技术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核衣壳基因、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核衣壳基因编码最大局部亲水性抗原决定簇基因片段进行串联,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预防仔猪冠状病毒性腹泻双价基因原核表达质粒。将该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后,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双价重组基因表达出约86.8 kD的融合蛋白。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核衣壳蛋白 原核表达 共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制约因素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摘要:在对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资源及运行制度与机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创新资源与创新能力的特点,揭示制约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公益类科研机构 制约因素 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柚类栽培关键技术

福建果树 2011

摘要:柚类是柑橘四大家族——甜橙类、宽皮柑橘类、柚类、柠檬类中的后起之秀,近年发展迅猛。中国是柚类的原产地,柚类资源丰富,作为生产栽培的品种就有100多个,分布13个省(市),产量占世界的85%以上。福建省柚类种植面积、产量、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但近年来,柚类生产中却出现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产量不稳定、品质和生产效益下降等现象,因此,亟需提高果农柚类栽培技术水平。下面就柚类栽培关键技术进行介绍,以期解决上述生产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素水平对菜用甘薯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中国园艺文摘 2011

摘要:以‘福薯18’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菜用甘薯生理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不足或氮过量的情况下,‘福薯18’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适量氮素水平下,由于‘福薯18’叶片SOD与POD活性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强,O2产生速率与相对质膜透性均减小。施氮量超过一定范围后,随施氮量的·增加SOD活性降低,虽然POD活性增强但其活性提高不能及时清除SOD催化产生的H2O2,O2的积累提高生物膜的过氧化·作用,导致质膜相对透性增加、离子大量外渗、相对电导率增加,这些均导致细胞受到伤害。

关键词: 菜用甘薯 生理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食物链生态系统中水流速度对净化效果的影响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CSCD

摘要:利用不同流量的循环水流经新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栽培层架,研究水流速度对循环水净化效果,旨在揭示新食物链生态系统节水和减排的本质。试验结果表明,流经各单层红萍的水样中溶解氧(DO)含量的上升幅度为0.76~0.96mg.L-1,铵态氮(NH4+-N)含量的下降幅度为0.94~1.19mg.L-1,分别是流经单层莴苣的5.07~6.40倍和1.71~2.16倍,说明红萍对提高水体中DO含量和去除NH4+-N的效果均明显优于莴苣。当养殖循环水流量控制在50mL.s-1时,流经1层莴苣和3层红萍组成的单个植物栽培床后,DO含量上升了2.80mg.L-1,系统增O2总量为504.0mg.h-1;NH4+-N含量下降了3.82mg.L-1,系统NH4+-N去除总量为687.6mg.h-1。可见,红萍是新食物链生态系统的关键植物,在水质净化中起重要作用。利用红萍等植物改善水产养殖水环境,为解决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的瓶颈问题提供新途径,真正意义上实现新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养殖污水零排放。

关键词: 食物链 红萍 净化 铵态氮(NH4+-N) 溶解氧(DO)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DRV和H9AIV共感染对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摘要:以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或/和H9亚型水禽流感病毒(AIV)人工感染8日龄健康雏番鸭,应用MTT法测定感染后7、14和21d番鸭血液、脾脏和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变化动态,探讨MDRV或/和H9亚型AIV对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8日龄番鸭人工感染后,MDRV感染、AIV感染和共感染组番鸭血液、法氏囊和脾脏的B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而且共感染组番鸭B淋巴细胞刺激指数低于MDRV感染和AIV感染组,表明MDRV和H9AIV病毒感染均能抑制番鸭外周血液及体液免疫器官(法氏囊、脾脏)中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MDRV与H9AIV共感染加重B细胞免疫抑制程度。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H9亚型水禽流感病毒 共感染 B淋巴细胞 增殖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