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甘草产业化栽培中的关键技术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

摘要:甘草是大宗中药材,除药用外,广泛用于饮料、保健、化妆、烟草等工业,其产品大量出口,市场前景很好。按质量标准要求,运用规范的栽培技术措施,从种到收,促高产,保质量,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种植效益。

关键词: 甘草 育苗移栽 施肥 保护功能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自交系JTR411选育与应用

种子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了玉米新自交系JTR 411的选育经过和配合力表现,综述了其特征特性、繁殖制种及高产栽培要点等,以期为玉米的育种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选育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莜麦新品种技术配套试验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11

摘要:采用二裂区试验设计及其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对莜麦新品种五燕10号进行播种期与密度(基本苗)2因素、3水平、3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的田间试验,取得了完整的数据资料。通过数据整理、变量分解、方差分析、F值检验和LSR值新复极差测验法,形成了莜麦新品种五燕10号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在山西莜麦主产区(神池、五寨、岢岚等县)种植五燕10号良种,最佳播种期为5月30日,最佳密度为(基本苗)420万株/hm2。

关键词: 莜麦 产区 五燕10号 播种期 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北早熟区谷子旱地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2011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杂粮以其特有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谷子作为一种抗旱、耐瘠、适应性强的杂粮作物,在晋北早熟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该区降雨量少,气候干燥,谷子主要种植在旱坡地上。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晋北早熟区谷子旱地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早熟区 谷子 栽培技术 旱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中β-伴大豆球蛋白提纯方法的优化

植物研究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β-伴大豆球蛋白(7S)是大豆种子储藏蛋白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对大豆蛋白质的营养品质有着重要影响。然而,如何提高该蛋白的纯度一直是影响其表征鉴定的一个主要问题。在本研究中,我们在Liu等报道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两个关键提取环节的条件优化,使β-伴大豆球蛋白的纯度得到了明显提高。一是在11S球蛋白去除之前提高所加还原剂SBS的浓度,分析SBS浓度提高对β-伴大豆球蛋白提取纯度的影响,将SBS的最适浓度确定为0.03 mmol·L-1;二是在β-伴大豆球蛋白析出之前,通过加水析出/离心法去除一次混杂的11S球蛋白。这两个环节的条件优化最终使得β-伴大豆球蛋白的提取纯度达到98%。本研究结果对大豆蛋白质遗传育种研究中β-伴大豆球蛋白的表征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豆 β-伴大豆球蛋白 提纯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1年山西省水果后期管理建议

村委主任 2011

摘要:为了加强山西省苹果后期管理,进一步提高品质、增加效益,近期,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果产业体系首席专家、部分岗位专家和试验站站长对山西省中南部苹果树、梨树的生产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山西省苹果树、梨树果实发育正常,总体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0年度山西省家兔产业技术发展报告

中国养兔 201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裂果枣新品种‘金谷大枣’

果农之友 2011

摘要:近年来,枣生产中果实病害和裂果等问题,呈不断加剧趋势(刘孟军,2008)。1995年在枣主产区山西省太谷县进行品种资源调查时,发现1株果实大,裂果少,病害轻的枣树,经过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特性观察及分子标记分析,认为该株系与当地主栽品种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营养平衡食用调和油的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天然植物油肪酸组成与人体适宜摄入脂肪酸比例严重不符的问题,利用各种天然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有较大差异的特点,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天然植物油调配成适宜素食人群消费的、在同一产品中同时满足了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1:1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中ω-6与ω-3的比例为4:1~6:1的营养平衡的调和油。将数学模型编制成计算机软件,可方便快捷地求解出各种原料油在营养平衡调和油中所占的质量份,实现了调配手段现代化,结果最优化。

关键词: 调和油 脂肪酸组成 数学模型 计算机软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抗旱耐盐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的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11

摘要:采用改进的花粉管通道法,将海藻糖合酶基因(TPS)导入玉米自交系郑58中。3~5叶期时喷雾Basta(0.7%)溶液筛选,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已导入转化植株并整合到植株染色体上。田间初步抗旱性检测显示,转化植株(株系)的抗旱性高于对照植株。应用改进的花粉管通道法导入抗旱目的基因,可以得到玉米抗旱新资源,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抗旱育种新方法。

关键词: 玉米 花粉管通道技术 海藻糖合酶基因(TPS) 转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