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北戴河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区划与建设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北戴河城市湿地公园位于森林、海洋和湿地三大生态系统交汇地段,具有其特殊性。在分析北戴河城市湿地公园特殊性的基础上,将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为:西北部生态保护区,中部生态园林观光与休憩区,西部科普、休闲娱乐区、高效生态渔业示范作业区与生态就餐区,东南部滨海大道以东观海区共四个功能区,并提出主要建设项目,最后展望了北戴河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前景,最终达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关键词: 湿地 城市湿地公园 规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做法及对我国的借鉴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日本是世界上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本文总结了日本政府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做法,指出政府在立法、再保险、资金、管理与技术等方面的扶持是日本政策性农业保险顺利发展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日本农业保险在立法、组织模式、管理、主导思想及具体业务方面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

关键词: 日本 政策性农业保险 政府 借鉴

入侵害虫西花蓟马及其他8种常见蓟马的分子鉴定

昆虫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入侵害虫西花蓟马和其他8种蓟马的线粒体COⅠ基因433bp片段测序,获得62个个体的序列。分子数据分析显示:种内个体间平均遗传距离在0~0.005之间,2003年在北京发现的西花蓟马与欧洲等地区报导的西花蓟马不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9种蓟马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13。构建的NJ树可以很好的显示蓟马的聚类,物种各单元型最初分支自展值均达到100%。结果表明,基于PCR及直接测序技术的分子鉴定可以达到准确鉴定蓟马物种之目的。

关键词: 缨翅目 蓟马 分子鉴定 线粒体DNA COⅠ基因 遗传距离 NJ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表达禽流感病毒M2基因的重组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构建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禽流感病毒M2基因克隆于真核表达质粒pIRES-EGFP中,使其位于pCMV启动子的调控下,并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串联后,将上述串联基因插入到含MDV CVI988的非必需区US基因的重组质粒pUS2中,构建带标记的重组质粒,然后将此重组质粒转染感染了MDVCVI988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筛选了表达禽流感病毒M2基因的重组病毒MDV1。经PCR、dot blotting,Western blotting等实验的结果表明,禽流感病毒M2基因的确插入到MDV1(CVI988)基因组中并获得表达。重组MDV1免疫1日龄SPF鸡21天后,用ELISA可检测到M2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接种了重组病毒rMDV的鸡体内针对H9N2疫苗血凝素的抗体滴度(p<0.05)明显提高,以禽流感病毒AIVA/Chicken/Guangdong/00(H9N2)攻毒后进行病毒重分离试验的结果发现,重组病毒能有效地降低病毒的排出量(p<0.01),说明该重组病毒可以用于防制禽流感的免疫。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M2基因 马立克氏病病毒 基因重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培养基质对丛枝菌根(AM)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温室条件下,以盆栽培养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质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Glomus mosseae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理化性质的基质对菌根共生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综合考虑菌根长度、根外菌丝量及孢子数3项指标,以沙土混合物(体积比3∶1)对G.mosseae菌剂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宿主植物菌根长度及根中的可溶性糖浓度与根外孢子数有正相关关系,而宿主植物中磷浓度与菌根真菌的生长发育也有类似的关系。说明培养基质的养分状况、水分状况、通气状况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菌根共生体的建立和发展。宿主植物的菌根长度、根中可溶性糖浓度以及宿主植物磷浓度对菌根真菌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因此,工厂化AM菌剂生产中,应以沙土混合物(体积比3∶1)为生产G.mosseae菌剂的培养基质。

关键词: 培养基质 丛枝菌根(AM)真菌 侵染率 菌丝量 孢子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Prunus persica(L.) Batsch.)品种核心种质的构建与评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构建桃品种核心种质,通过对56份桃(Prunus persica(L.) Batsch.)初级核心种质的形态农艺性状数据(MOR)和SSR等位基因数据的分析,研究了不同聚类取样方法和完全随机取样方法下9种取样比例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保留比例及各频率段等位基因的丢失比例。结果表明:聚类取样的方法优于完全随机取样,并以在80%的取样比例下MOR结合SSR数据聚类取样的效果最好,利用此方案构建的桃品种核心种质共包括45份材料,该核心种质的基因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保留了初级核心种质100%的形态农艺性状和96.6%的SSR等位基因,在出现频率低于0.05的等位基因中共丢失了2个等位变异,保留了出现频率在0.05~0.10的所有等位基因;利用6个数量性状对所构建的核心种质的代表性检测表明所构建的核心种质很好地代表558份桃原始种质的遗传变异。

关键词: 桃(Prunus persica(L.) Batsch.) 遗传多样性 保留比例 核心种质 构建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樱桃番茄的营养品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在两个温室以土培及袋培两种不同栽培方式,对三个品种樱桃番茄所含营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通常情况下采用袋培的番茄果实品质和抗氧化活性要优于传统的土培方式生产的果实。同一品种,同一栽培方式下,两地温室所产果实也有差异,说明番茄的品质及其营养物质的积累与番茄生长过程中的栽培管理密切相关。另外,试验发现番茄中多酚和类黄酮物质的含量对于番茄的总抗氧化活性有一定影响,但红色果实在抗氧化活性方面优于绿色及黄色番茄果实,是与其富含番茄红素密切相关的。

关键词: 番茄 抗氧化活性 番茄红素 多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迪链霉菌A02诱导番茄抗灰霉病作用机理研究——对植株两种PR蛋白和总酚的影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新型链霉菌生防菌株A02诱导番茄抗灰霉病的作用机制,利用利迪链霉菌A02的发酵液和番茄灰霉病菌,对番茄植株进行诱导和接种处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处理前和处理后1-5 d番茄叶片组织中2种PR蛋白(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和总酚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不接种灰霉病菌而单独诱导处理、接种灰霉病菌后诱导处理和诱导处理后接种灰霉病菌这3种处理,都能显著地提高番茄植株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且能提高总酚的相对含量,其中诱导处理中,酶活性和总酚相对含量提高的较为明显,酶活性峰值和总酚相对含量峰值都较高。通过试验,初步证明了利迪链霉菌A02发酵液诱发了番茄体内2种防御酶活性的提高和酚类物质的积累,增强了番茄植株抗灰霉病的防御体系。

关键词: 利迪链霉菌A02 诱导抗病性 番茄灰霉病 PR蛋白 总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子引发处理对无籽西瓜幼苗生长的影响和对细菌性果斑病菌消毒的效果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种子出苗率低和传带细菌性果斑病菌是制约三倍体无籽西瓜生产的主要原因。本试验利用KMnO4、CuSO4和ZnSO4的不同浓度溶液对无籽西瓜种子进行不同时间引发处理,通过滤纸发芽试验,观测其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借助平板法测定引发溶液对细菌性果斑病菌FC247的抑制作用,免疫凝聚试纸条和传统PCR检测引发处理对种子人工接菌FC247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0.1%CuSO4溶液引发处理4 h和0.2%ZnSO4溶液引发处理24 h,分别比未引发处理的无籽西瓜种子发芽率提高71.1%和73.3%,并能显著提高发芽整齐度和幼苗素质;同时,引发溶液对细菌性果斑病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对人工接菌种子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消毒效果。

关键词: 三倍体无籽西瓜 种子引发 消毒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知识管理的专业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策略

现代情报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阐释了数字资源整合在图书馆知识管理实现过程中的作用,并结合北京农林科学院图书馆农业数字资源整合工作,在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专业图书馆基于知识管理思想的数字资源整合策略。

关键词: 专业图书馆 知识管理 数字资源整合 个性化服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