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山西省主要类型土壤镁素供应状况及镁肥施用效果
《水土保持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调查、土壤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山西省主要类型土壤镁素供应状况及镁肥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山西省主要类型土壤耕层(0-20cm)交换性镁含量在78.1~641.8mg/kg范围内,平均含量为255.1mg/kg。不同类型土壤交换性镁含量高低依次为潮土>褐土>栗褐土>石灰性褐土>黄绵土>褐土性土。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与土壤主要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生物消耗试验表明,褐土和石灰性褐土的镁生物有效性较高,其次是褐土性土和黄绵土,栗褐土和潮土的镁生物有效性最低。与不施镁肥相比,施镁大豆增产2.77%~9.04%,玉米增产2.98%~10.21%;大豆籽粒粗蛋白含量提高4.56%~7.52%,玉米籽粒粗蛋白、总淀粉和总糖含量分别提高9.96%~15.36%,2.41%~6.42%和8.52~12.50%。相关分析表明,大豆籽粒中镁含量与籽粒产量、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玉米籽粒中镁含量与籽粒产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与粗蛋白含量呈曲线关系,而与粗脂肪含量呈现显著线性负相关。研究表明,山西省主要类型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处于较高水平,不同类型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及生物有效性存在显著差异,籽粒中镁与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密切相关,适量施用镁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近年审定大豆品种品质与产量变化分析
《大豆科技 》 2011
摘要:对山西省1993—2009年审定的31个大豆品种分布局域、产量、品质和亲本来源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山西大豆资源丰富,大豆育种在2000年以后有了很大的发展,三个生态区都有品种育成,育成品种数量增多,高油品种数量呈上升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丝黑穗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及示范效果
《农业技术与装备 》 2011
摘要: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对山西省区域试验的920份玉米杂交种进行了丝黑穗病抗性鉴定和评价,测定了4种种衣剂的田间药效,利用筛选的抗病品种和高效种衣剂进行了生产示范。结果表明,在鉴定的品种中,高抗、抗、中抗、感和高感的比例分别为1.3%,10.1%,12.6%,62%,20.9%。抗病新品种示范,平均防效为99.2%。筛选出黑虫双全、克福戊等高效低毒种衣剂,平均防效为88.6%,生产示范防效为85.9%,增产效果达78.4%。组建了以抗病品种为主,种子处理相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在山西玉米丝黑穗病重病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防病增产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鲜食糯玉米品糯1号与配套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 2011
摘要:糯玉米最早起源于中国,属特用玉米类型,有白、黄、紫、黑等几种颜色,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种植,把它作为一种特用鲜食玉米来开发是近几年的事。成熟糯玉米晶莹剔透,内在品质也非常好,口感绵软清香,营养丰富;其子粒中的淀粉,是特殊的重要工业原料;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