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应用原生质体技术培育双孢蘑菇杂交新菌株
《长江蔬菜 》 1998
摘要:应用原生质体技术从双孢蘑菇气生型与匍匐型二类品种中制备出原生质体同核体并进行杂交配对。结果表明,从16个组合中得到6个杂交菌株,其中2个不能结实,4个结实正常,且主要农艺性状明显优于双亲。


香菇高温品种选育初报
《食用菌 》 1998
摘要:我国的香菇产区主要分布在江南各省,这些地区在夏季可以正常收获香菇的区域不多,形成了夏季栽培香菇难进行的观念。随着人们对香菇生物学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夏季对香菇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选育适合夏季栽培的香菇品种显得十分必要。我们通过试验选育出了一些比较适合高温栽培的香菇品种,并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产生了许多新组合。对这些组合进一步的试验,从中选出了19个香菇菌株和3个常规品种进行了反季节栽培,试图从中能筛选出一些质优、高产的高温型品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 三个常规当家品种为武香、苏香、香26和19个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的菌株。 1.2 培养基 78%木屑,20%麸皮,1%石膏,1%糖。 1.3 试验方法 采用15×50×0.05cm聚乙烯筒袋,每袋装湿料1.5kg,按常规法制作和管理于11月30


黑木耳的抗霉能力、产量性状与不同胞外酶活的相关性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俗称黑木耳,古籍上又名木枞、木蛾、树鸡,屑木耳科,木耳属.黑木耳是我国人民比较喜爱的食用菌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现已位居世界六大主要食用菌之四.随着市场对黑木耳需求的增加和椴木资源的减少,代料栽培黑木耳的技术应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但是,目前我国的黑木耳生产还是以段木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代料栽培黑木耳的过程中,因木耳抗霉能力较弱,制种和栽培时期易感染各种霉菌,从而影响了黑木耳代料栽培的范围和速度,使得它远没有香菇那样普遍和广泛.本文以3个通过单孢杂交获得的黑木耳菌株和沪耳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菌株之间的抗霉能力、产量以及胞外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漆酶、半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的活性,探讨了它们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抗霉性与产量呈正比;不同的胞外酶的活性又与抗毒性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为黑木耳的抗病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植物根茎内生优势菌的分离和筛选
《上海农学院学报 》 1998
摘要:从上海郊区主要设施蔬菜栽培区采集多种茄果类蔬菜,在它们幼苗体内分离内生细菌,从得到的内生菌再经有菌和无菌状态下复筛得到81株优势菌,并进行抗生素抗性筛选,获得了一些具有不同抗性的细菌,其中有些菌株对多种抗生素都具有抗性。以此类菌作为标记菌进行回接试验,在自然条件下成功的从植株茎基部分离回收到,证明上述方法分离和筛选到内生菌具有一定可靠性。


蔬菜玉米的营养价值及产品加工
《上海农业科技 》 1998
摘要:蔬菜玉米指蔬菜类甜玉米、糯玉米。此类玉米主要采摘乳熟期的鲜果穗直接或加工成各类食品供人食用。 菜用玉米乳熟期的鲜果穗营养丰富,18种氨基酸平衡,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达10%左右。含糖72.2%,含脂肪4.3%。还有充足的维生素A、B、C、E及铁、钙、磷、硒等微量元素。所含蛋白质和脂肪


当前我国香菇菌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食用菌 》 1998
摘要:菌种是香菇遗传和育种研究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和最终结果。多年来在几代人的努力下,香菇菌种在我国香菇生产的大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菌种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决定我国香菇生产能否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我国香菇菌种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