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玉米抗旱性状与株型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玉米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不同抗旱品种进行产量与玉米株型性状、抗旱性状关联度分析以及抗旱性状与株型性状关联度矩阵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玉米各性状因素关联序列中,产量与叶片卷曲指数、雌雄开花间隔(ASI)的关联度较大;抗旱性状与株型性状的关联矩阵中关联关系较为复杂,其中叶片卷曲指数、穗秃尖与叶片数的关联最紧密,ASI与雄穗分枝数关联度最大。

关键词: 玉米 抗旱性状 株型性状 灰色关联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菌剂与肥料配施对矿区复垦土壤白三叶草生长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矿区复垦土壤菌剂与肥料的不同配施对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inn)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接种VA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和根瘤菌(Rhizobium)能显著提高白三叶草根瘤数、根瘤鲜重和固氮酶活性,根瘤数在有机肥双接种与无机肥双接种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而根瘤鲜重和固氮酶活性差异显著;肥料与各菌剂组合处理中,有机肥双接种处理的白三叶草分枝数、干物质重最大;在白三叶草生长40 d和150 d时,双接种处理的叶片数均为各处理中最大值;接种VA菌根真菌、根瘤菌和双接种均可增加白三叶草根系的菌根侵染率和土壤孢子数,总体表现为双接种处理>接种VA菌根真菌>接种根瘤菌,有机肥相应处理>无机肥相应处理>对照;肥料与菌剂的配合施用可有效提高植物对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在矿区复垦土壤上有机肥与VA菌根真菌和根瘤菌菌剂配施能显著促进白三叶草的生长,是提高矿区复垦土壤植被恢复中比较适宜的组合方式。

关键词: 矿区复垦土壤 有机肥 无机肥 微生物菌剂 白三叶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产区谷子品质特性研究

粮油食品科技 2011

摘要:对不同产区谷子样品的营养品质与淀粉糊化等加工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样品粗蛋白含量与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总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高纬度与高海拔对提高谷子营养品质有利。峰值黏度、降落值和回生值等淀粉糊化特性指标是评价小米加工特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谷子 营养品质 淀粉糊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莜麦田间杂草调查及除草剂的筛选

园艺与种苗 2011

摘要:[目的]筛选适宜五寨县莜麦田的除草剂。[方法]以二甲四氯、苯磺隆和2,4-D丁酯为供试药剂,通过调查五寨县莜麦田杂草种类和数量,研究3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及对莜麦产量的影响。[结果]五寨县莜麦田杂草主要有狗尾草、稗草、碱草、茅草、禾草、芒草、雀麦草等1年生禾本科杂草,灰菜、苋菜、胡舌芽等1年生藜科杂草,以及菊科杂草甜苣、苦苣和苍耳、田旋花、酸地柳等;使用传统的人工锄草灭草和增产效果最好;化学除草剂2,4-D丁酯稀释1500~2000倍除草效果较好,分别较喷施二甲四氯、苯磺隆增产4.62%和3.82%。[结论]采用"先使用化学除草剂,再人工锄草,或后期拔大草"模式除草效果最好。

关键词: 莜麦 田间杂草,除草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绿素仪在玉米氮营养诊断及推荐施肥中的研究与应用

作物杂志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绿素仪由于具有方便、灵巧、快速测定、准确,以及非破坏性的特点,近年来在氮素营养诊断及推荐施肥中越来越得到重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表明,叶绿素仪测定值与玉米叶片全氮含量、玉米子粒产量以及施氮量之间均有显著相关性。对叶绿素仪测定值的预测精度进行初步研究,经过矫正后,叶绿素仪测定值推荐施肥预测玉米产量的精度为68%,预测玉米的最佳施氮量为175kg/hm2。

关键词: 玉米 叶绿素测定值 营养诊断 推荐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6年—2008年山西省小麦白粉病菌毒性监测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

摘要:利用28个已知抗病基因品种(系)对分离自山西省不同生态区的126个小麦白粉病菌株进行了毒性基因频率测定。结果表明,毒性基因V4a,V4b,V20,V21,V2+6,V4+8,V4b+Mli,V1+2+9的出现频率在1.6%~24.6%之间;其对应抗性基因Pm4a,Pm4b,Pm20,Pm21,Pm2+6,Pm4+8,Pm4b+Mli,Pm1+2+9为目前山西省小麦白粉病菌的有效抗病基因,可供转育利用。毒性基因V2,V3f,V6,V13,V17,VXBD,V2+Ta,V2+Mli,V5+6的出现频率在38.9%~76.8%之间;其对应抗性基因Pm2,Pm3f,Pm6,Pm13,Pm17,PmXBD,Pm2+Ta,Pm2+Mli,Pm5+6的利用价值已下降。毒性基因V1,V3a,V3b,V3c,V3d,V3e,V5,V7,V8,V19的出现频率在91.9%~100.0%之间;其对应抗性基因Pm1,Pm3a,Pm3b,Pm3c,Pm3d,Pm3e,Pm5,Pm7,Pm8,Pm19单独使用无利用价值。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抗性基因 毒性频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菌肽控制植物病害研究进展及展望

河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总结了抗菌肽(AMPs)的研究概况,分析了转抗菌肽基因植物以及昆虫抗菌肽控制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其研究趋势,可为开发利用可控制植物病害的抗菌肽提供参考。

关键词: 昆虫抗菌肽 植物病害 研究进展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方式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农业机械学报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中国北方干旱地区18年的长期秸秆还田田间定位试验,开展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及施肥时期对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春施肥对应处理相比,不同方式秸秆还田秋施肥具有显著增产效果,18年累计增产玉米籽粒9.71~15.58 t/hm2,增产率为8.33%~16.19%;同时,玉米生育期耗水量减少,土壤贮水量增加,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4种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18年总产量、总水分利用效率的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秸秆过腹还田、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粉碎直接还田、秸秆未还田。不同的降水年型,对各处理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也存在较大影响。正常年型玉米产量最高,偏旱年型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秸秆覆盖还田秋施肥对偏旱年份的增产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的效果尤为突出。

关键词: 春玉米 秸秆还田 水分利用效率 长期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面粉谷蛋白溶涨指数的遗传方式及QTL定位

山西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以小麦花培3号和漯麦4号的双单倍体(DH)群体为材料,通过1年(2009)2点(河南郑州和北京)试验,研究了面粉谷蛋白溶涨指数的遗传方式,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其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面粉谷蛋白溶涨指数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属于数量性状。QTL定位结果表明,在河南点定位到1个与谷蛋白溶涨指数相关的QTL,位于7A染色体上,该位点由来自母本花培3号的等位基因起增效作用,其效应值为0.111 7;北京点也检测到1个与谷蛋白溶涨指数相关的QTL,位于1B染色体上,该位点由来自母本花培3号的等位基因起减效作用,其效应值为0.158 9。两地没有检测到相同的QTL。2个QTL共能解释面粉谷蛋白溶涨指数13.47%的表型变异。这为小麦品质遗传改良和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麦 双单倍体 谷蛋白溶涨指数 遗传方式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如何预防果树冻害-兼答甘肃读者马兴泰

山西果树 2011

摘要:果树冻害主要发生在树干上,特别是树干基部.冻害发生的时间主要在初冬和早春,初冬树干细胞尚未完全进入休眠时和早春树液流动后遇到气温骤降都会发生冻害.例如2009年11月12日降雪,气温骤降至-11℃,受冻树皮变为褐色而坏死,皮与木质部分离;

关键词: 果树冻害 读者 甘肃 预防 干细胞 木质部 早春 初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