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抗裂果枣新品种‘金谷大枣’

园艺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谷大枣’是从山西省枣主产区优良种质资源中选育出的丰产、大果形、优质、抗病、抗裂果、干鲜兼用的新品种。果实大,长圆柱形,略扁,单果质量24.1 g,大小整齐。果面较平滑,果皮较薄,深红色,果肉肉质较致密。鲜枣总糖含量29.68%,酸0.64%,维生素C 2 918.8 mg.kg-1。制干率54.6%。干枣含总糖65.11%,酸1.21%。在山西太谷,9月下旬完全成熟。

关键词: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菇的价值及系列食品的生产工艺

甘肃农业科技 2011

摘要:引证相关文献,概述了香菇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并介绍了香菇系列食品的加工工艺。

关键词: 香菇 营养价值 加工 初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苦荞麦上的利用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2011

摘要: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明显提高苦荞麦的抗倒伏和抗落粒能力,多效唑能明显降低苦荞麦的株高,防止植株倒伏,但对单株生产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多效唑以始蕾期喷洒200 mg/kg,每小区1 000 ml,效果最好。奈乙酸能明显减轻苦荞麦的落粒性,但对单株生产力同样有抑制作用,需要确定适宜的用药浓度和喷洒时期。萘乙酸以始花期喷洒40 mg/kg,或灌浆初喷洒40 mg/kg,每小区1 000 ml,效果较好。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苦荞麦 抗倒伏 抗落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期、密度对冬小麦冠层结构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陕西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播期、密度对冬小麦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以长6359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16种不同播期、密度处理模式下冠层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A1B4、A2B4、A2B2、A2B3四个处理的产量比较显著,其中处理A1B4产量最高,处理A2B4为最佳模式。总结出产量显著的四个处理群体冠层结构具有以下特征:株高75 cm左右,穗长在5.84-6.06 cm,节间长度17.98-18.21 cm,叶面积54.06-58.14 cm2,叶面积指数2.82-3.63,叶倾角43.56-52.38°。说明小麦的冠层结构取决于品种、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所以因地制宜构造合理群体、培育理想的冠层结构是小麦获得稳产高产的保障。

关键词: 冬小麦 播期 密度 产量 冠层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早熟玉米新品种特早2号的选育及应用

园艺与种苗 2011

摘要:特早2号是以自选系太早1001作母本,R综57-3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属特早熟品种,需≥10℃积温2 300℃左右,播种生育期90~95 d。2009—2010年在各级各类区域试验中表现为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抗倒、高淀粉和耐深播。适宜春播特早熟区种植,种植密度以60 000~67 500株/hm2为宜,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特早2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产与进口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苗免疫对比试验

养猪 2011

摘要:为比较国产与进口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效果,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笔者选用国产和进口的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用3种不同的免疫程序,对240头母猪和1 200头仔猪进行免疫试验。试验期间,定时随机采集免疫猪的血液,用ELISA试剂盒进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母猪和仔猪无论免疫国产或进口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免疫效果均良好。母猪免疫抗体合格率达100%,仔猪49日龄前免疫抗体合格率达100%,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但免疫猪群在75日龄后抗体逐渐降低,120日龄后基本消失。为维持猪体免疫力,不给野毒入侵的机会,建议仔猪首免后,在适当时间进行二次加强免疫。

关键词: 国产与进口 猪伪狂犬病 gE基因缺失疫苗 免疫对比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树无公害栽培的几点建议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

摘要:枣业是山西省传统特色产业之一。目前,山西省红枣栽培面积已达14.33万hm2。随着枣树栽植密度的加大,枣树病虫害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影响了枣品质以及栽培效益的提高。在枣树无公害生产上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品种资源抗旱性鉴定指标及方法

山西农业科学 2011

摘要:黄淮海地区2021份大豆品种资源在甘肃敦煌(年降雨量不足50mm)田间进行抗旱性鉴定,从中随机抽取100份具有代表性的品种资源,进行大豆品种资源抗旱性鉴定指标及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产量、二粒荚数、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分枝数和植株高度6个性状受干旱影响较大,表现型相关系数较小,可作为综合评定抗旱性的指标。同时,采用修改的抗旱隶属值法对100份大豆品种资源的抗旱性进行评价分级,其中,一级抗旱材料3份,二级抗旱材料15份,三级中间材料63份,四级干旱较敏感材料18份,五级干旱敏感材料1份,且呈正态分布,符合抗旱性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

关键词: 大豆 品种资源 抗旱性 鉴定指标 鉴定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及施氮方式对‘临草2号’干物质积累及鲜干草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大田条件下施氮量和施氮方式对‘临草2号’干物质积累及鲜干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使‘临草2号’干物质积累量和鲜干草产量明显增加,且随施氮量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和鲜干草产量呈增加趋势,施氮量在300kg/hm2时,鲜干草产量最高,氮肥利用效率最高,再增施氮肥干物质积累量和鲜干草产量变化不明显;施氮量相同时,氮肥采用70%基施+30%追施比一次基施更有利于‘临草2号’干物质积累,提高鲜干草产量。因此,在施纯氮300kg/hm2基础上,氮肥采取70%基施+30%追施,可实现‘临草2号’高产高效栽培。

关键词: 施氮量 施肥方式 干物质积累 鲜干草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醇溶蛋白组分的遗传研究

北京农业 2011

摘要:选取杂交组合(晋麦13×晋农190)通过A-PAGE技术并结合统计分析,分析了单个醇溶蛋白谱带在杂交后代中的遗传规律。醇溶蛋白谱带遗传在F2代表现为:6条谱带的分离(出现/缺失的比率)符合一对基因的分离规律,它们分别是13.9、23.2、26.0、40.2、50.0和71.5;5条谱带的分离符合两对有互补作用的基因的分离规律,它们分别是12.9、15.7、17.8、32.2、76.8,另外有2条谱带的分离符合两对独立基因的分离规律,它们分别是16.5、19.1。

关键词: 小麦 醇溶蛋白 遗传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