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业龙头企业在科技先导型支柱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以南通市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分析龙头企业对科技先导型支柱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作用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南通市科技先导型支柱产业建设中龙头企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的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辐射对非洲菊组培苗苗期生长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研究结果表明,非洲菊组培苗经60Co-γ辐射处理后,株高、生根率、黄化率、死亡率与辐射剂量呈负相关,且生根组培苗与无根组培苗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其中,低剂量辐射处理对生根苗根系的损伤较小,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抑制效应越明显、生根苗的死亡率有升高的趋势;而经辐射处理的无根组培苗叶片黄化现象严重,未经辐射处理的无根苗均能生根,30 Gy处理无根苗部分生根,50、70 Gy处理无根苗则毫无生根迹象,同时指出要提高非洲菊组培苗后期变异的总成活株数,以生根组培苗为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抗虫棉对亚洲玉米螟抗性的时空动态研究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集寄主棉株的不同器官,饲喂一、二、三代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初孵幼虫,测定中棉所41、鲁棉研15、科棉1号3个转基因棉品种对幼虫存活综合指数的影响,并与对照品种泗棉3号进行比较,以明确转基因抗虫棉对亚洲玉米螟抗性的时空动态。结果表明:中棉所41、鲁棉研15、科棉1号饲喂亚洲玉米螟初孵幼虫与泗棉3号相比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高的抗性,但在不同品种、不同代次、不同寄主器官和不同饲喂天数间存在着时空动态差异。经幼虫死亡率方差分析、幼虫校正死亡率比较和幼虫存活综合指数测定,其抗性时空动态的总体趋势:3个转基因棉品种的抗性由大到小依次为一代、二代、三代,中棉所41二代与一代抗性相近,三代抗性下降幅度大;鲁棉研15和科棉1号二代抗性递减速度较快,三代与二代抗性相近;中棉所41抗性略高于鲁棉研15,两者抗性明显高于科棉1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