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臭氧处理对冬枣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臭氧处理对冬枣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以白熟期的山东沾化冬枣为材料,探讨(0.00±0.50)℃贮藏条件下,不同臭氧浓度(0、2.14、10.72、21.44 mg/m3)对冬枣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臭氧处理能减缓冬枣果实硬度的下降,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含量以及丙二醛的含量,促进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通过对比不同处理组的冬枣品质变化趋势,发现T1处理组保鲜效果较好,以上结果表明适宜浓度臭氧处理可延缓贮藏期冬枣的成熟衰老,维持果实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四氯虫酰胺与3种助剂混配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
《植物保护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铃虫是为害棉花的主要害虫,给棉花生长造成严重影响.为筛选出四氯虫酰胺防治棉铃虫的最佳浓度和最适助剂,本文以四氯虫酰胺作为试验药剂,氯虫苯甲酰胺为对照药剂,青皮橘油、Silwet 408、甲基化植物油为农药助剂,采用人工饲料混药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四氯虫酰胺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72 hLC50为0.061 μg/mL,低于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减量30%后与青皮橘油、Silwet 408、甲基化植物油混配能够起到明显的增效作用,增效比分别为1.91、1.33、1.13.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在药后7 d内,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在推荐剂量下对棉铃虫的防效为64.84%~85.53%,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推荐剂量相当,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青皮橘油的防效为86.30%~95.56%,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且增效作用优于其他组合.由此建议使用四氯虫酰胺防治棉铃虫时,在推荐用药量基础上减量30%后再与青皮橘油混配进行防治,能够实现农药减施增效的目的.


不同类型和密度的诱捕器对桃小食心虫诱捕效果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最适的粘虫板和诱捕器以及最优的诱捕器悬挂密度,为桃小食心虫的监测与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桃小食心虫性诱剂结合6 种不同颜色的粘虫板和3 种不同类型的的诱捕器,以及设置3 种不同诱捕器悬挂密度,对比桃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结果]在红色、绿色、白色、黄色、黑色、蓝色6 种颜色的粘虫板中,白色粘虫板对桃小食心虫的诱捕量显著高于他颜色粘虫板;三角形诱捕器逐日诱蛾量为(12.35±2.24)头、桶形诱捕器逐日诱蛾量为(1.23±0.29)头、自制水瓶诱捕器逐日诱蛾量为(0.63±0.12)头,其中三角形诱捕器与桶形诱捕器和自制水瓶诱捕器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桶形与自制水瓶诱捕器之间无差异;不同悬挂密度诱捕器对桃小食心虫诱蛾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地挂 3 个 667m2 诱捕器平均总诱蛾量为(13.36±2.11)头,地挂6 个667m2 诱捕器平均总诱蛾量为(19.46±1.28)头,地挂9 个667m2 诱捕器平均总诱蛾量为(27.56±5.61)头,9 个/667m2、3 个/667m2 和6 个/667m2 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白色粘虫板和三角形诱捕器对桃小食心虫成虫诱捕效果最好;悬挂9 个/667m2 诱捕器可有效控制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数量.


不同叶面肥对'京沧1号'枣生长和贮藏性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适用于‘京沧1号’枣的叶面肥种类,提高其采前品质及货架商品性,探究不同叶面肥处理对‘京沧1号’枣生长发育及果实采后货架品质的影响,测定不同叶面肥处理组‘京沧1号’枣叶片、果实生长情况及枣果货架期内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喷施叶面肥处理的‘京沧1号’枣叶片横径和纵径分别提高7%~10%和5%~6%,果实横径和纵径分别提高3%~5%和10%~12%;各叶面肥处理组‘京沧1号’枣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的积累增加且以果满田复合叶面肥处理效果最佳,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2.8%和1.4%,并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采前叶面肥处理有效延缓了‘京沧1号’枣货架期内果实品质的下降,但不同叶面肥处理组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果满田复合叶面肥整体效果最优,至货架期末,该处理组‘京沧1号’枣果实硬度、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率分别为57.39%、7.14%、9.79%,显著低于对照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总酚、类黄酮含量分别为34.11%、0.39%、1.08 mg/g、1.75 mg/g、2.07 mg/g、4.08mg/g,较对照组和其他叶面肥处理组好。研究结果可为‘京沧1号’枣栽培生长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S-ABA、MeJA、COR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促进葡萄果实着色和品质提升的最佳处理,设置100 mg/L S-ABA、60 mg/L MeJA、2 000倍COR稀释液3个处理,于转色初期蘸穗,处理后至成熟期分7次采样,对果实粒重、纵横径以及可溶性固形物、总酸、花色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酚类物质含量等进行连续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S-ABA、MeJA、COR处理均可以促进果实着色,显著提高果面色泽参数a*、红色葡萄果实颜色指数(CIRG),并降低色泽参数L*、b*和色度角h;3个处理花色苷含量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169.09%、31.55%、142.27%。(2)S-ABA、MeJA、COR处理均可以提高果实品质,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9.17%、7.45%、9.74%,总酸含量分别降低6.81%、4.14%、9.25%,固酸比分别提高17.90%、12.16%、20.82%。(3)S-ABA、MeJA、COR处理的果实粒重、纵径、横径增大,类黄酮、黄酮、黄烷醇、总酚含量增加,总酸和单宁含量下降,但其果形指数和果柄拉力无显著变化。(4)花色苷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a*、CIRG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h、L*、b*、总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同时,花色苷含量与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类黄酮含量、黄烷醇含量、黄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研究发现,100 mg/L S-ABA和2 000倍COR在转色初期蘸穗处理均能有效促进‘火焰无核’葡萄果实着色,改善果实品质;果面色泽参数a*和CIRG值与花色苷含量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果实着色情况量化的参考指标。


小麦晚播和有机肥替代氮肥对麦长管蚜种群动态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晚播和有机肥替代氮肥对麦长管蚜种群动态的影响,为合理使用农药及科学防控麦长管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定期、定点调查的方法记录麦长管蚜发生期的虫口数量.[结果]不同播期和调查时间均对AP值有显著影响,5 月 19 日至 6 月 8 日晚播处理麦长管蚜的AP值分别为3.40、5.82、5.44、2.32 和0.00,均显著低于正常播期处理.不同肥料处理和调查时间对AP值有显著影响,晚播小麦有机肥替代氮肥60%、40%和20%处理麦长管蚜的AP值分别为4.83、4.70 和4.11,均显著高于晚播无替代处理.[结论]与正常播期相比,小麦晚播可显著降低麦长管蚜的种群数量.有机肥替代氮肥有利于麦长管蚜取食为害,且有机肥替代氮肥比例越高,麦长管蚜发生越重.


哈密瓜物流包装垂直和水平振动的建模分析与防护
《食品与机械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优化缓冲包装设计。方法:以哈密瓜及其包装为研究对象,对5层堆码包装进行扫频振动试验,测出各层包装在垂直和水平方向振动的固有频率、最大功率谱密度、峰值加速度,并建立最大功率谱密度、峰值加速度与堆码层关系模型。结果:越往上层的包装,其在垂直和水平方向振动的最大功率谱密度和峰值加速度越大;同一层包装在垂直方向上的最大功率谱密度和峰值加速度大于水平方向上的;最大功率谱密度和峰值加速度与堆码层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进行缓冲包装优化设计时,越往上层的包装其缓冲性能设计要越好;相比于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缓冲性能需要更好;该回归模型能较准确预测各层包装的振动情况。
关键词: 哈密瓜 物流振动试验 固有频率 最大功率谱密度 峰值加速度 建模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