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BSA分析技术对陆地棉抗旱基因的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抗旱相关的候选基因,为棉花抗旱性鉴定与评价和抗旱基因的挖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陆地棉石远321和奎85-174为亲本构建重组自交系中选取的20份极端抗旱和旱敏感材料,将筛选的极端材料分别构建极端抗旱池、极端敏旱池,与亲本进行BSA测序分析,以陆地棉基因组为参考,通过BSA测序分析,挖掘抗旱相关的候选基因。【结果】关联到3个相关的候选区域,候选区域的总长度为6.12 Mb,其中共包含86个基因。结合GO注释、KEGG通路和前期筛选出的5个关键指标,共筛选出5个候选基因。【结论】5个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根和茎,并且在抗旱性强材料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抗旱性弱的材料,且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新疆绿洲棉花生产布局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新疆绿洲棉花种植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产棉基地,研究新疆绿洲棉花生产布局变化特征对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布局、农民增收、促进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定新疆绿洲棉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90—2020年的新疆棉花生产数据,以新疆四大绿洲棉区(即塔里木盆地绿洲棉区、西北沿边绿洲棉区、将吐鲁番—哈密盆地绿洲棉区以及和田绿洲棉区)及主要产棉市县为研究基本单元,运用时间序列分析与空间分析相结合,对绿洲棉区的棉花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位产量趋势数据进行剖析,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新疆绿洲棉花种植业地理集聚的影响程度,揭示新疆四大绿洲棉区棉花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91年以来,新疆绿洲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波动性,四大棉区变化特点各异,其中以塔里木盆地绿洲棉区和西北沿边绿洲棉区面积增长明显,且塔里木盆地绿洲棉区在新疆棉花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生产驱动因素分析表明,自然条件、生产科技和政策引导是非常重要的驱动因素。由此可见,30年来新疆绿洲棉花种植面积先减后增,生产集中程度不断增大,优势产区趋于稳定,单位产量逐步提升;生产布局呈现新疆棉花生产重心呈现出由西向东北方向变迁的特点,同时自然条件、生产科技水平和政策因素也促进了棉花生产向塔里木盆地绿洲棉区转移。


新疆野生大环柄菇的分子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鉴定新疆野生大环柄菇属菌株,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为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ITS序列测定技术对供试菌株进行物种鉴定,并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17个野生大环柄菇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供试的17个菌株均为裂皮大环柄菇Macrolepiota excoriata。筛选出的1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了116条重复性较好,清晰的DNA条带,多态性条带总数为75条,多态比率约为64.66%。各供试菌株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范围约在0.71~0.99,当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85时,17个供试菌株可分为8个类群。【结论】裂皮大环柄菇在新疆也有分布,且其野生菌株具有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播期对南疆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推迟播期对新疆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规律,在南疆一年两熟地区大田条件下,于2020年10月5日(S1)、10月10日(S2)、10月15日(S3)、10月20日(S4)、10月25日(S5)5个播期下种植新冬60和新冬20,比较分析了不同播期下冬小麦产量、营养品质及加工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冬小麦的有效穗数、千粒重和产量均逐渐降低,且新冬20的降幅高于新冬60;播期对两品种的穗粒数影响不显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及沉降值随着播期推迟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播期对新冬60的湿面筋含量及新冬20的沉降值影响不显著;面团弱化度随播期推迟逐渐降低,拉伸面积、延伸度、最大拉伸阻力、拉伸比的变化规律与其相反,表现为S1>S2>S3>S4>S5.千粒重与沉降值、延伸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播期对南疆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效应存在不同步性,早播(10月5日)可获得高产的同时得到较佳的品质;晚播(10月25日)会减产,但可增加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降低弱化度.


气候变化对新疆膜下滴灌花生适宜播期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气候变化条件下新疆不同区域膜下滴灌花生适宜播期,该研究利用北疆和南疆试验区实测地温数据与同期平均气温数据确定了花生播种前日平均地温与日平均气温之间的关系,并基于新疆51个气象站点1951—202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条件下新疆不同产区膜下滴灌花生播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播种前农田表层土壤温度与日平均气温呈较强的线性相关性,当春季连续5 d日平均气温维持在14.00和16.10℃时,同期表层土壤温度维持在12和15℃;播前连续5 d表层土壤温度维持在12℃时播种,东疆、南疆和北疆花生产区播期日序数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06.94、108.53和121.09;播前连续5 d表层土壤温度维持在15℃时播种,东疆、南疆和北疆花生产区播期日序数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14.39、117.02和128.58;近70年新疆绿洲花生适播期平均日气温呈上升趋势,东疆、南疆和北疆地区花生适播期分别提前了1.44~1.75、1.13~1.43和1.05~1.88 d/10a;根据播前农田耕层土壤地温与播后根区土壤地温的变化规律,新疆膜下滴灌花生适宜播期,东疆花生产区比南疆早2 d左右,南疆比北疆早12 d左右,目前,北疆花生产区适宜的播期为4月底至5月上旬.研究结果可为新疆绿洲不同花生产区适宜播种日期的选择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作物 播种 气温 土壤温度 播期 膜下滴灌 花生 新疆


ClO2熏蒸处理对湿鲜核桃贮藏效果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二氧化氯(ClO2)处理对湿鲜核桃低温贮藏期间效果影响,筛选适宜的处理浓度,为生产中湿鲜核桃贮运保鲜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新疆主栽核桃品种温185 湿鲜核桃为试材,采用0(CK)、50、100 和150 mg/L四个浓度ClO2熏蒸处理后,置于(0±1)℃、相对湿度(RH)75%~80%条件下,定期统计其种壳霉变率,测定种仁相关的品质和理化指标,分析不同浓度ClO2 熏蒸处理对湿鲜核桃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与对照CK相比,ClO2熏蒸处理可显著抑制核桃坚果表面霉菌发生,降低其种皮褐变指数,维持核桃新鲜度和较好的核仁感官品质,且酸价和ClO2残留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其中100 和150 mg/L ClO2处理可使湿鲜核桃种壳霉变发生时间推迟7d,霉变率较对照组分别降低 10.67%和 7.33%.[结论]100 mg/L ClO2熏蒸处理效果最好,贮藏49d时,种壳霉变率为 26.67%,种皮褐变指数为 18.89,好果率达到86.67%.


日光温室温度对西红柿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 2023
摘要:西红柿风味独特、果实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及碳水化合物等多种有益成分,是中国居民备受喜爱的蔬菜之一。为满足居民对西红柿的需求,设施农业应运而生。设施农业主要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方法,营造出作物适宜的生长环境,其中设施环境的有效调节则是影响设施作物质量的关键因素~([1])。设施西红柿有较突出的低温冷害问题,为了保证低温下西红柿正常结果,菜农常用生长激素来保花保果,


21种药用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筛选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新疆植物资源的药用活性,本研究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以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和拟轮枝镰刀菌等3种棉花致病菌为靶标菌,对21种新疆药用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筛选与测定,然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以及相关数据库和文献对曼陀罗乙醇提取物质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21种植物提取物中曼陀罗对3种棉花病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效果,并通过液质联用共鉴定曼陀罗乙醇提取物21个化学成分,主要包括10个生物碱类、4个脂质类、2个酚酸类、2个有机酸类和其他类化合物,其中生物碱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占总的47.62%,生物碱类物质因具有显著抑菌活性,可能是曼陀罗类物质的主要抑菌活性成分。
关键词: 新疆药用植物 棉花病害 曼陀罗 抑菌活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赛蜜酥1号枣及其芽变的表型和光合差异比较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测定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赛蜜酥1号枣及其芽变赛蜜酥2号的表型特征及光合日变化的差异,为芽变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比较观测两者表型特征,采用LI-68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两者的光合指标,分析叶片特征和光合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赛蜜酥1号和赛蜜酥2号的花期基本同步,花器结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叶片特征只有叶片宽具有显著差异,叶片宽之间相差8.90 mm左右,其它表型特征无明显差异,赛蜜酥1号的叶片为细长型,赛蜜酥2号叶片则为扁长型,两者枣吊长与枣吊粗之间具有显著差异,而单吊花量之间无显著差异.光合指标均有显著差异,且两者光合指标的日变化曲线基本一致,两者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为"双峰"曲线,"光合午休"现象明显,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曲线均为大"V"型,且赛蜜酥1号的WUE高于赛蜜酥2号,两品种Pn、Tr、Gs、Ci、WUE等指标间分别相差2.60μmol/(m2·s)、1.49 mmol/(m2·s)、0.07 mol/(m2·s)、8.04 μmol/(m2·s)、0.19 μmol/mmol.[结论]赛蜜酥2号的花和叶片均大于赛蜜酥1号,枣吊的生长势也强于赛蜜酥1号.赛蜜酥2号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6s)均显著高于赛蜜酥1号,光合能力较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