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密植条件下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北疆地区玉米品种密植条件下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粒数、穗粒重、脱粒含水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变化,找出该地区密植条件下玉米产量的主要因子,为筛选出适宜新疆北疆地区种植的耐密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北疆 18 个中熟玉米品种为材料,在 10.5×104 株/hm2密度下,分析各参试玉米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结果]在密植条件下各参试品种产量差异极显著;产量与行粒数(r=0.565?)、百粒重(r =0.485?)呈显著正相关;18 个玉米品种的 9 个农艺性状可以解释85.6%的产量变异;优化后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16.391+0.469X6+0.33X8.[结论]新疆北疆博州地区密植条件下选择玉米品种时,选择穗长稍长、穗粒重较大、百粒重较重且脱水快的品种,华西 704,登海 1707和华西917 可作为新疆博州地区中熟春播地膜玉米栽培选择品种.


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疆苜蓿生产中的应用
《农学学报 》 2023
摘要:苜蓿作为优质的高蛋白饲料,被称之为“牧草之王”。新疆作为中国五大牧区之一,人工饲草料地建设滞后,长期以来饲草生产中普遍存在灌溉管理水平差,水肥利用效率低,高投入低产出问题,成为制约新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新疆的农牧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以大型喷灌机为基础的节水牧草业,迫切需求喷灌苜蓿节水高产优质生产技术。把水肥一体化技术与喷灌苜蓿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从品种选择、地块的理化性状、平整土地、系统管理、种植模式及群体指标、苜蓿各生育期的水肥管理和配套栽培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苜蓿生产中的应用技术要点,形成了具有普遍指导性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该技术要点体现了喷灌水肥一体化的技术优势,可为北疆的喷灌苜蓿生产、广大农技推广人员、农技推广服务和农业领域科研工作者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二氧化氯对仔姜保鲜效果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二氧化氯对仔姜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新鲜仔姜为试材,在室温条件下,用80 mg/L二氧化氯处理,以去离子水作为对照,分别浸泡10 min,自然风干后在4℃条件下贮藏28 d。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处理显著降低了仔姜在整个贮藏期内的呼吸速率和腐烂率,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TSS)的下降,明显降低了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同对照组相比,二氧化氯处理明显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以上结果说明,二氧化氯通过增强抗氧化能力保持仔姜贮藏期间品质。


16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小麦萌发及幼苗生长活性筛选与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植物甲醇提取物对小麦萌发及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筛选出生长调节活性较好的新型植物源提取物并确定适宜的浓度范围.[方法]以推广春麦品种新春44号为材料,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将16种农业药用植物甲醇提取物浸膏分别制备成4种不同浓度(10%、1%、0.1%、0.01%)的溶液.采用发芽试验筛选与盆栽试验验证,测定小麦幼苗的叶长、茎粗、地上部分干鲜重、内源激素含量以及光合特性等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与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效果最优的植物源提取物并确定适宜的浓度范围.[结果]与对照比较,0.01%苦豆子、苦草和孜然甲醇提取物浸种发芽势分别增加10.00%、8.83%、7.62%;根长分别提高23.44%、21.88%、18.75%.筛选出 0.1%苦豆子、0.01%苦豆子、0.01%孜然、1%苦草、0.1%苦草、0.01%苦草、10%曼陀罗和0.01%大戟提取物,0.01%苦豆子和苦草提取物叶长分别提高16.62%、15.91%;0.01%孜然与苦豆子提取物处理的小麦鲜重分别增加14.78%、5.15%.综合评价前3位分别为0.01%苦豆子、0.01%苦草和0.01%孜然提取物,对小麦具有一定的促生潜力.[结论]苦豆子、苦草、孜然3种低浓度甲醇提取物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效果较好,能够调控小麦内源激素水平,促进幼苗生长.


商标保鲜卡对巨峰葡萄采后果梗褐变的抑制作用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鲜食葡萄电商和物流技术需求,以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采用商标保鲜卡T1(0.8 g焦亚硫酸钠+0.2 g缓释剂)、T2(0.8 g焦亚硫酸钠+1.0 g层状硅酸盐+0.2 g缓释剂)进行处理,在(12±1)℃、相对湿度(85±5)%货架条件下,研究商标保鲜卡处理对巨峰葡萄采后货架期间果梗褐变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商标保鲜卡T2能够抑制果梗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延缓巨峰葡萄果梗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 APX)、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活性的下降;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产生速率、H2O2含量、相对电导率以及丙二醛含量的上升;能够提高果梗的总酚含量,延缓葡萄果梗发生褐变。研究表明商标保鲜卡能够延缓葡萄果梗发生褐变,其中T2(0.8 g焦亚硫酸钠+1.0 g层状硅酸盐+0.2 g缓释剂)对果梗有显著的护绿效果,提高了葡萄的商品价值。该试验为葡萄果梗保鲜产品在鲜食葡萄电商物流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新疆棉籽蛋白产业发展概述
《中国棉花 》 2023
摘要: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植棉省区,棉副产品中棉籽产量巨大,棉籽蛋白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棉籽粕与豆粕相比营养成分含量和成本的优势明显,棉籽蛋白有替代大豆蛋白的基础和潜力.但是新疆本土对于棉籽蛋白的开发利用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民众对棉籽蛋白的认识不足,导致棉籽蛋白使用率低;行业加工技术水平有限,新疆本土仅有个别企业能够生产高浓缩棉籽蛋白;相关政策引导不充分.为加快新疆棉籽蛋白产业发展,通过多方考察给出以下建议:构建技术体系,多方位刺激棉籽蛋白生产;加强高浓缩棉籽蛋白技术和产品应用的示范推广,提高民众对棉籽蛋白及其价值的认同度;政府加强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棉籽蛋白发展环境.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试验分析
《农业装备技术 》 2023
摘要:为分析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德美亚 12 号作为试验材料,在新疆农业科学院吐鲁番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按照 50 000~100 000 株/hm2 设计了 6 个种植密度进行试验.在收获后测定果穗长度、玉米果穗径粗、玉米果穗行数、空秆率以及玉米产量等指标和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各构成因素以及产量的影响.经试验发现,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产量主要构成因素以及产量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种植密度为70 000株/hm2 时产量最高.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将种植密度控制在 70 000 株/hm2 左右,以便获得较高的玉米产量.


中度嗜盐菌Halomonas salifodinae N35-6产四氢嘧啶的培养基优化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优化从新疆哈密七角井盐湖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四氢嘧啶产量较高的中度嗜盐菌N35-6 发酵培养基.[方法]以四氢嘧啶产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成分,利用 HPLC检测四氢嘧啶产量.[结果]从七角井盐湖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能够产四氢嘧啶的细菌,经 16S rDNA 序列分析鉴定为Halomonas salifodinae,并命名为 H.salifodinae N35-6,该菌株四氢嘧啶产量能够达到 0.83 g/L.[结论]中度嗜盐菌Halomonas salifodinae N35-6 具有高产四氢嘧啶的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