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近红外分析技术测定玉米子粒品质与进行品质育种的探讨
《玉米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FOSS公司1255型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仪,对2000~2001年的686份玉米自交系和2001~2004年的2517份杂交组合的子粒品质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玉米子粒3种品质成分在不同材料间存在显著差异,粗脂肪和蛋白质变异幅度和变异系数较大,粗淀粉含量的变异幅度和变异系数较小,年份之间有差异。自交系中粗脂肪平均含量为4.24%~4.27%,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1.75%~12.17%,粗淀粉平均含量为71.04%~71.10%。玉米杂交组合粗脂肪平均含量为4.45%~4.86%,粗蛋白平均含量为9.65%~10.05%,粗淀粉平均含量为72.53%~73.49%,并对玉米品质育种和近红外技术的利用作了探讨。
关键词: 玉米 近红外分析技术 反射光谱 品质育种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蚊蛋白基因cry11 Aa的克隆与表达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克隆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亚种的杀蚊毒素蛋白基因cry11Aa,并使其在酵母双杂交系统受体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L40中获得表达。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获得cry11Aa基因,构建表达载体pHybLex/Zeo-cry11Aa,转化到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L40。结果用Cry11Aa抗体和LexA抗体进行的Western blot免疫杂交表明cry11Aa基因在酵母菌L40中成功表达,生成了Cry11Aa-LexA融合蛋白。结论成功地克隆、表达了cry11Aa基因,为进一步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寻找与毒素蛋白Cry11Aa特异性结合的蚊幼中肠受体蛋白,揭示苏云金芽孢杆菌毒杀蚊虫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cry11 Aa基因 杀蚊毒素蛋白 克隆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于AFLP分析用的桃成熟叶片DNA提取方法
《果树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多个野生桃秋季成熟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进CTAB法对其基因组总DNA的提取进行了研究,并与其相应幼叶DNA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野生桃成熟叶片提取的DNA除产量低于幼叶外,DNA的纯度和完整性都较好,D260nm/D280nm的比值均为1.8~2.0,无降解现象,RNA去除干净,能被限制性内切酶完全消化;其AFLP分析(引物EcoRI-TA/MseI-CTT)条带清晰,多态性好,说明此方法提取的野生桃成熟叶片基因组总DNA完全适于AFLP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靶斑病菌接种体的繁殖
《华北农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瓜靶斑病是近年来严重为害保护地黄瓜生产的一种新病害,为了促进靶斑病的抗病育种和防治,开展了12种固体和液体培养基配方、病菌移植方式、菌落颜色、光照条件、培养时间对黄瓜靶斑病菌繁殖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靶斑病菌菌落颜色深的菌株孢子产量大于菌落颜色浅的菌株;采用菌块涂抹法移植靶斑病菌效果最佳;繁殖靶斑病菌适宜的培养基为CZA120g,CZA80g,液体培养不适合靶斑病菌的繁殖;连续光照和黑暗处理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暗培养比光、暗交替和连续光照更有利于孢子的产生;28℃恒温、黑暗培养5 d是靶斑病菌产孢高峰期,分生孢子数量可达20.7×105个/m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地区皂荚种子及荚果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
《林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我国皂荚北方自然分布区7个产地采集的皂荚种子及部分荚果进行取样测定,分别测定荚果及种子10项形态指标,结果发现:各指标在同一群体不同家系间差异显著;不同群体间,除荚果宽、种子长、荚果长宽比外,其余指标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荚果质量、荚果长度、荚果宽度及荚果长宽比表现为同地理经度上的南北变异;荚果宽厚比及种子长宽比,表现为同地理纬度的东西变异;荚果厚度、种子长度与种子长宽比表现为西南—东北向变异;种子千粒质量无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主要与分布地点的海拔高度、水分、太阳辐射及炎热状况的综合作用有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烯分解纳米光催化反应器关键性能参数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 200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果品与蔬菜在采后贮藏过程中所产生和释放的乙烯是加速成熟、衰老和腐烂的重要环境因子。该研究采用纳米光催化技术开发设计了一种可以去除气调库中乙烯的玻璃管光催化反应器,并对其主要性能参数进行了模拟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气体流量、玻璃管直径与长度以及光源种类均是影响光催化反应器乙烯分解性能的主要因素。在该试验条件下,气体流量在40~80 L/h的范围内较佳;玻璃管的适宜内径为50 mm;在相同功率条件下黑光灯的光催化效果优于紫光灯。光催化反应器可以多级串联使用,以便提高系统的乙烯分解能力。这些研究结果为气调库用光催化乙烯分解装置设计提供了基础设计参数和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