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乙酰甲胺磷水解动力学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气谱-质谱联用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乙酰甲胺磷在不同pH和温度条件下的水解动力学.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不易水解,在碱性条件下水解速率较快,25℃时,乙酰甲胺磷在pH5.0,7.0,9.0水解速率常数分别为5.3×10-3,1.99×10-2,7.42×10-2 d-1,半衰期分别为130.8,34.83,9.34 d;50℃时,水解速率常数为1.012×10-1,2.04×10-1,7.542×10-1 d-1,半衰期为6.85,3.40,0.92 d.温度升高有利于乙酰甲胺磷的水解反应,pH5.0,7.0,9.0缓冲溶液中的水解活化能分别为94.38,74.47,74.19 kJ/mol;在酸性环境中,水解速率受温度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 乙酰甲胺磷 水解 温度效应 动力学 气谱-质谱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培养容器容积对AM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菌物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宿主植物栽培容器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e,AM)真菌Glomusmosseae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容积容器的根系密度相对较大,在菌根共生体建立初期,菌根真菌繁殖体与根接触的机会增大,对于菌根真菌的迅速侵染及共生体的迅速建立非常有利,同时还增大了根外菌丝二次侵染的机会,从而使菌根真菌生长发育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最终有利于根外孢子的形成。容器对共生体的影响决不是简单的盆的体积问题,而与其面积和体积之比有关,也和种植密度有密切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遮荫对山麦冬生长特性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植物研究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遮荫水平(遮光率分别为:对照0%、20%、50%、70~75%、80~85%、92.5%)对山麦冬生长以及生物量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遮荫程度的加重,山麦冬的生物量增量表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遮荫50%水平下生物量增量达到最高;随光强减弱同化物分配发生改变,叶重比增加,根重比和根冠比下降。此外,遮荫还提高了植株的含水量和冠径。我们还观察到强光环境和深度遮荫均不利于花序、分蘖和块根的形成。因此,我们认为山麦冬作为耐荫植物对光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强光或严重遮荫均不利于其正常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蛋白激酶ZmSPK1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定位
《华北农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玉米蛋白激酶ZmSPK1在植物体内亚细胞水平上的分布情况,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为报告基因,分别构建了以35S为启动子表达ZmSPK1-GFP融合蛋白和GFP的植物表达载体35S∷ZmSPK1-GFP和35S∷GFP,用花粉浸醮的方法将表达载体转入拟南芥,筛选稳定表达株系,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观察ZmSPK1在植物细胞中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融合蛋白ZmSPK1-GFP的荧光分布与游离GFP相似,在细胞浆及细胞核内均可见。与单独表达GFP相比,融合蛋白ZmSPK1-GFP在核内信号更强,推测ZmSPK1是可溶性蛋白,定位在核内。
关键词: ZmSPK1 绿色荧光蛋白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亚细胞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扶芳藤种子与枝条的~(60)Coγ辐射效应
《核农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60Coγ射线辐射扶芳藤干种子和枝条,结果表明,种子辐照后其发芽率、出苗率和存苗率均受到抑制,与辐射剂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辐照处理后第1真叶期明显晚于对照,并且植株生长随剂量增大变缓慢。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128.56Gy。枝条辐射后插穗生根的数量和长度与剂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枝条的半致死剂量为95.54Gy。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依赖性派生玉米品种DNA指纹鉴定标准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模仿育种是一快速、高效、针对性强的(改良)育种方法,但是根据最新国际保护公约规定,所育品种属于依赖性派生品种,侵害了原品种权人的权利。改良品种与原品种的遗传差异多大才算是依赖性派生品种,目前国内外没有标准。以BA为母本,以H28、昌7-29、502、P138、齐319、连87、吉853、京2101、京343、京832为父本组配了10对同母异父玉米杂交组合,研究了杂交组合两两之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遗传差异在20%以下的组合,父本之间具有明确的血缘关系;遗传差异在20%~30%的组合,父本之间有40%具有血缘关系,没有血缘关系的占60%;遗传差异在30%以上的组合,父本之间全部没有血缘关系。无论两父本之间是姊妹系,还是其中一个父本是用另一个父本回交2次改良而成,用它们组配的杂交组合之间的遗传差异都在10%以上。通过回交3次改良的组合,与原组合之间的遗传差异在10%以下。因此,将遗传差异小于10%作为判断是否是依赖性派生品种的DNA指纹鉴定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黄瓜栽培专用品种选育的路径探讨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适应保护地生产发展和市场对黄瓜品种特性的新要求,在研究改进抗逆性、抗病性和分子标记追踪血缘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有性杂交,聚合抗病性、低温弱光耐受性、持续生长结果能力以及与品质相关的优良性状,选育出了多个有刺型、无刺型等不同类型的优良骨干亲本自交系和优良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取得了较高社会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