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长期施用化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土壤通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4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砂姜黑土、白散土和灰潮土上,以适量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冬小麦、夏玉米、夏大豆、夏花生的增产效果最好,而单一施用一种化肥的肥效逐年降低。施肥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的含量,而降低了pH值,土壤铜、锰、铁的有效性提高。土壤磷素积累,但降低了锌的有效性,故需隔年施用锌肥。
关键词: 化肥,作物产量,土壤养分,定位试验


1998年河南省脱毒甘薯繁育和示范推广总结
《河南农业科学 》 1999
摘要:河南省甘薯常年种植面积在1000万亩左右,仅次于小麦、玉米,是我省第三大粮食作物。甘薯的种植和其淀粉、粉丝等产品的加工生产已成为我省部分地区农民致富的一条切实可行之路。但甘薯为无性繁殖作物,生育期间容易感染病毒病,并逐代积累。据粗略估计,河南省每年因...


我国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中国农学通报 》 1999
摘要:高新技术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原力。当今世界,高新技术日新月异,正在全球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农业高新技术首要是生物技术,其次是电子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核技术、激光技术等。我国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经过近10多年的努力,已建成一批设备较为完善的实验室,培养了一支技术队伍,在农业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性研究初报
《河南农业科学 》 1999
摘要:在当今推行的棉虫综合治理体系中,抗虫品种的筛选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转Bt基因抗虫棉则被认为是控制棉铃虫暴发危害的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为了客观地评价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控制作用,1998年作者以国内外6个有代表性的转基因棉品种(系)为材...


沿黄水稻病虫害生物防治配套技术
《河南农业科学 》 1999
摘要:河南省水稻种植面积800万亩,其中沿黄稻区大约150万亩。与豫南稻区相比,沿黄稻区植稻历史虽短,然而气候条件和黄河水浇灌决定了优良的米质,深受消费者欢迎。80年代初期,沿黄稻区水稻病虫害并不复杂,整个生长期仅用药2次,可基本控制病虫害发生,很多田块甚...


夏栽青花菜品种筛选试验
《河南农业科学 》 1999
摘要:青花菜又名嫩茎花椰菜,俗名西兰花,为十字花科甘蓝类蔬菜。其茎叶生长适宜温度18~20℃,花球生长适宜温度15~18℃,25℃以上植株容易旺长,高于30℃会产生毛叶花球,花蕾发黄,松散老化,花球品质下降。黄淮流域一般以春秋栽培为主,夏季栽培较少,因此,...


浅谈股份合作制与我院科技企业改制
《河南农业科学 》 1999
摘要:对科技企业进行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促进科技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在对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特殊形式股份合作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提出了我院科技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改制应把握的几个原则。1正确理解股份合作制股份合作制是介于合作制和股份制...


检测评价优质小麦的若干问题
《作物杂志 》 1999 CSCD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优质(本文指加工品质)小麦的选育与开发利用已日益引起重视,各项检测方法与评价标准也日趋完善,农业部有关单位先后组织了三批优质小麦品种的评选工作,生产上利用优质小麦的呼声已愈来愈高。然而,从近几年的实践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例如同一品种...


河南省平原农区肉牛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模式
《农业技术经济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肉牛养殖已成为河南平原农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作用。规模经营的养殖形式主要是育肥场+农户,而肉牛养殖的产业化模式却随地方特色而异,主要的典型模式有:鹿邑模式、鄢陵模式和内乡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