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氮肥对镉在土壤-芥菜系统中迁移转化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芥菜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用量的5种氮肥对污染农田土壤中镉(Cd)在土壤-根系-地上部迁移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氮肥均促进了芥菜根系对Cd的吸收,且根系Cd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根系吸收转运Cd的能力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在≤200mg(N)·kg-1(土)的施氮水平下,CO(NH2)2和Ca(NO3)2处理能显著降低芥菜地上部Cd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13%~29%和24%~30%。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NH4Cl和(NH4)2SO4显著降低了土壤pH,增加了土壤DTPA-Cd含量,促进了芥菜对Cd的吸收。本试验条件下,200mg(N)·kg-1(土)的CO(NH2)2在增加芥菜产量和降低芥菜地上部Cd含量等方面优于其他氮肥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串珠镰刀菌素对仔猪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动物医学进展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12头40日龄三元杂仔猪,平均初体重12 kg±0.5 kg,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头,以研究串珠镰刀菌素对仔猪免疫功能影响。对照组喂饲正常饲料,试验组在饲料中按30 mg/kg添加串珠镰刀菌素(MON)提取物。试验期为42 d,每周清晨空腹抽血1次。结果发现,试验组在攻毒后的第1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第2、3、4、5、6周显著下降(P<0.01)。试验组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在第1,2,3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第4、5、6周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含量在第1周差异不显著,第2、3、4周差异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MON可降低仔猪血液中T淋巴细胞数量,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含量,从而降低机体抵抗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瘟不同顺序零天免疫的免疫效果比较
《畜牧市场 》 2010
摘要:以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分别免疫3组初生仔猪,每头1.5头剂。第1组20头先免疫,1小时后吸初乳。第2组1 5头,吸初乳后1小时免疫。第3组13头,吸初乳后半小时免疫。75日龄,以猪瘟弱毒单抗酶联方法测定1组动物的平均抗体(OD值)分别为0.25、0.23及0.21。80日龄,每组各随机抽出4头猪,连同非免疫对照猪6头以猪瘟石门系强毒攻击后,对照猪全死,第1组100%保护,第2组75%保护,第3组50%保护。第1组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酵母源生物饲料的研究应用
《猪业科学 》 2010
摘要:酵母源生物饲料作为天然的绿色生物添加剂,在改善动物消化道健康、强化免疫水平、稳定饲料质量、提高动物产品质量及改善繁殖性能等多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酵母源饲料中除酵母培养物外,均属以酵母活菌或酵母的某部分功能性组分为主要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怀集县“珠三角安全食品产业基地”发展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简要介绍了广东省怀集县把握珠三角新一轮发展契机,依托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创建"珠三角安全食品产业基地",以建立安全农产品集约生产基地、粤桂湘安全食品加工物流基地和乡村美食观光休闲基地为方向,按照"资源整合、院县合作、生态种养、规模生产、品牌推进"的发展思路,形成各具特色功能的"四区一带"总体布局,科学打造适合怀集发展的安全食品产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钙镁营养对香蕉产量、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蕉是嗜K作物,养分需求最大的4种元素为K>N>Ca>Mg,而K、Ca、Mg三者间存在交互作用。本文研究了不同K、Ca、Mg营养条件下香蕉产量、品质及其贮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适量配施K、Ca、Mg肥能有效促进香蕉果实的生长发育,提高香蕉果实品质及产量;有效降低香蕉果皮多酚氧化酶活性、果皮丙二醛含量和果肉淀粉酶活性,减少贮藏过程中的重量损失,延缓香蕉果实的衰老进程,提高香蕉果实的耐贮藏性。在广东省高州市香蕉产区,为实现香蕉高产优质耐贮藏,适宜施肥量为K2O990kg·hm-2,Mg37.5kg·hm-2,Ca90.0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分析方法
《广东饲料 》 2010
摘要:转基因饲料(genetically modified feed,GMF)是指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获得的基因改良生物加工而成的饲料(SN/T1201-2003)。目前,转基因农作物的商业化种植面积正在逐年增加,品种日益丰富,鉴于转基因作物潜在的风险性,世界各国纷纷制定相应的政策要求对用于饲料的转基因作物进行风险性评估,并且要求在饲料中的转基因成分不能超过一定数量,如欧盟要求饲料中的转基因成分不能超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蕨麻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及其稳定性研究
《食品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琼脂打孔扩散法研究蕨麻水提取物、60%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6种常见食源性污染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pH值和热处理对蕨麻60%乙醇提取物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6种食源性污染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60%乙醇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好;在pH值为7时60%乙醇提取物对6种食源性污染菌的抑制效果均达到最大;加热对蕨麻60%乙醇提取物抑菌效果的影响与温度和时间均有关,在121℃加热30min时,抑菌活性有明显下降。
关键词: 蕨麻 提取物 抑菌作用 最小抑菌浓度(MI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橘红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食品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广东化州市特有药材化橘红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采用色谱条件为:Nucleosil C18反相柱(150mm×4.6mm,3μm),DAD检测器,流动相为水-体积分数50%甲醇溶液+体积分数15%~50%乙腈溶液,三元梯度洗脱,流速为0.3~1mL/min,柱温35℃,分离波长315nm。结果表明:11批次的化橘红提取物色谱图共有峰9个;经"中药指纹图谱鉴别分析系统"统计分析,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3%以下,相似度均在0.965以上。本法符合指纹图谱的要求,可建立共有模式,作为科学评价化橘红产品质量的检测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