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精克草能、盖草能可安全防除花生田杂草

农家顾问 2010

摘要:5%精克草能在禾本科杂草3~4叶期施用,防除禾本科杂草效果较好,防效均达90%以上。精克草能防除花生田杂草的两年两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平方米施用精克草能25~35毫升防除花生地禾本科杂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滨海盐碱(渍)地蔬菜栽培技术

蔬菜 2010

摘要: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km,全国面积大于500m2的岛屿共有6000多个,岛屿岸线总长1.4万km。包括沿海及内陆地区,我国有盐渍土面积3000多万hm2,耕地盐碱化760万hm2,近1/5耕地发生盐碱化。由于我国海岸线长,海岛多,盐渍地多,如何就地解决这些地区特别是滨海地区的蔬菜供应,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后发酵过程翻堆次数对陈香茶综合品质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翻堆次数对陈香茶品质的影响,在茶叶堆积发酵过程中设计3~8次的翻堆次数处理,结果表明,翻堆次数与陈香茶品质关系密切;随翻堆次数的增加,陈香茶主要品质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TF、TR及粗纤维素显著下降,而褐素成分的TB大量积累。

关键词: 后发酵 翻堆次数 陈香茶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副猪嗜血杆菌hhdB基因的鉴定和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副猪嗜血杆菌致病菌株的毒力相关因子,从广东省不同地区发病猪场送检病猪中分离到9株细菌(H1~H9),并对其hhdB基因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所分离的9株细菌经形态观察、生化特性鉴定和PCR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阳性,并具有卫星现象和不溶血特征。用hhdB基因引物从分离菌株中扩增到了特异性片段,序列分析表明,所获得的hhdB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副猪嗜血杆菌SH0165的hhdB基因同源性为99%,分离菌株hh-dB基因之间序列同源性为97.5%~99.8%,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少数放线杆菌、杜克雷嗜血杆菌的溶血素激活蛋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RT-PCR扩增到了hhdB基因的目的条带,表明该基因在分离菌株中得到了相应的表达。这将为副猪嗜血杆菌致病菌株毒力特征基因的鉴定以及副猪嗜血杆菌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hhdB基因 克隆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新品种仙进奉的性状观察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仙进奉荔枝的植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的观察,分析其品质优、少裂果、迟熟等的综合优良性状,发现该品种中等果型、果色鲜红、肉质爽滑、汁多有蜜香味、少裂果、迟熟,是一个优异的荔枝品种;同时,利用EST-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发现仙进奉荔枝的指纹图谱存在特征带,确认仙进奉荔枝为新品系。

关键词: 荔枝 仙进奉 品种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栗瘿蜂在中国板栗和日本栗上的危害率调查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栗瘿蜂在中国板栗和日本栗上的危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栗瘿蜂在不同板栗品种之间危害率差异显著,其中枝条危害率最高的是河果1号(65%),中国板栗比日本栗受害严重,栗瘿蜂在树冠的南向、中下部以及内部危害严重。广东、湖北、贵州等板栗产区调查结果表明,在管理不善的果园,枝条危害率高达40%~80%。

关键词: 栗瘿蜂 中国板栗 日本栗 危害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增城市的示范应用效果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增城市2年3造的示范应用效果。与习惯施肥相比,"三控"施肥技术的氮肥和磷肥用量分别减少31.9%和57.8%,钾肥用量增加8.3%,总肥料用量减少27.5%。每667 m2平均增产稻谷37.3 kg(增幅10.4%),节省肥料成本41.36元,增收节支125.74元。同时,"三控"施肥技术抗倒性增强,病虫害明显减轻。

关键词: 水稻 “三控”施肥技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烯酰吗啉与咪鲜胺混配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和炭疽病菌的联合作用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杀菌剂烯酰吗啉与咪鲜胺7∶3、3∶2、1∶1和2∶3等4个配比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和炭疽病菌的毒力,并根据Wadley法评价了该4个配比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该4个配比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和炭疽病菌均具有显著的相加作用。考虑到配比1∶1烯酰吗啉所占比例相对较低,有利于降低荔枝霜疫霉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抗药性风险,且该配比在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和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测定中增效系数分别为0.99和1.19,相加作用均表现优良,因此推荐该配比作为烯酰吗啉与咪鲜胺混配的优选方案。如考虑生产实际,也可选择配比3∶2作为烯酰吗啉与咪鲜胺复配制剂的生产配比,该配比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和炭疽病菌的联合毒力的增效系数分别达到1.05和0.84,相加作用也表现良好。

关键词: 烯酰吗啉 咪鲜胺 荔枝 霜疫霉病 炭疽病 杀菌剂混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皮冬瓜新品种‘黑优2号’

园艺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优2号’是以自交系B94-2-1-4为母本,B184-1-3-1为父本配组而成的黑皮冬瓜杂交品种。瓜形匀称、整齐,长圆柱形;单瓜质量14.0kg,长64.5cm,横径22.0cm,肉厚6.0cm;皮墨绿色有光泽,转色快,浅棱沟;肉质致密,品质优,商品率高;抗枯萎病,中抗疫病和病毒病。

关键词: 冬瓜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锦鲤疱疹病毒囊膜蛋白ORF59的克隆、分析及其主要B细胞表位区的原核表达

南方水产 2010

摘要:从感染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的锦鲤(Cyprinus carpiokoi)肾脏组织中提取DNA,通过PCR扩增了KHVORF59基因。该基因全长411bp,所编码的蛋白包含136个氨基酸,分子量14.3kDa,等电点(PI)6.91,有12个潜在的O糖基化位点。此研究克隆的KHVORF59基因第130位碱基由G突变为A,使其编码的第44位氨基酸由Ala突变为Thr。采用DNAStar程序,在综合分析二级结构柔性区、蛋白的亲水性、表面可能性和抗原性指数的基础上,预测了KHVORF59蛋白主要B细胞表位,并将其区段的编码序列与KHVORF59完整编码序列分别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pET32a-ORF59S和pET32a-ORF59C,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菌株,IPTG诱导表达。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显示,pET32a-ORF59S可以高效表达,表达的截短KHVORF59蛋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采用HisBindResin填料,层析纯化了该截短蛋白。

关键词: 锦鲤疱疹病毒 囊膜蛋白 B细胞表位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