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27条记录
兰州百合冷冻-压差膨化干燥工艺优化

食品工业科技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解决市售百合干硬度大、适口性差的问题,开发兰州百合脆片生产新技术,筛选兰州百合片冷冻后的含水率、压差膨化干燥温度和压差膨化干燥时间为影响因子.以兰州百合脆片膨化产品的含水量、酥脆度、色泽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 Behnken试验设计构建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兰州百合冷冻-压差膨化干燥前后的结构进行比较.结果 表明:原料冷冻后的含水率、压差膨化干燥温度和压差膨化干燥时间对兰州百合脆片膨化产品的含水量、酥脆度、色泽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冷冻后的含水率>压差膨化温度>压差干燥时间,兰州百合脆片冷冻-压差膨化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冷冻处理后干基含水率70%、压差膨化干燥温度65℃、压差膨化干燥时间120m in,在此条件下,加工的兰州百合脆片膨化产品的含水量为4.75%、酥脆度为1.78、色差值为10.63,产品外观形态及口感最佳;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压差膨化干燥对兰州百合结构的影响较小,组织结构未发生皱缩、塌陷,冷冻-压差膨化干燥后的百合形态较好,该工艺可以获得品质较好的兰州百合膨化脆片产品.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兰州百合 冷冻-压差膨化干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寒阴湿区与干旱区马铃薯试管薯大田直播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马铃薯试管薯大田直播栽培技术的可行性及生物产量与块茎淀粉的积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在不同地区不同播种深度对试管薯植株生长发育、生物产量及块茎淀粉等因素的影响。试验以0.22~0.27 g的‘陇薯3号’试管薯为材料,以4、5、6、7 cm 4个水平的播种深度在甘肃省高寒阴湿区与干旱区进行大田直播试验,结果表明:(1)马铃薯试管薯大田直播出苗率在92.2%以上,高寒阴湿区要适当浅播(播深5 cm),干旱地区适当深播(播深7 cm)。(2)播种深度对株高无显著影响,在相同播深下高寒阴湿区株高显著高于干旱区株高,茎粗在不同播种深度之间以6 cm播深茎粗显著高于其他播深;(3)单株结薯个数在不同种植区及播深下无显著变化,试管薯块茎产量积累量在高寒阴湿区随播深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干旱地区随播深增加呈增长趋势,且高寒阴湿区块茎产量积累量高于干旱区;(4)在同一生育期高寒阴湿区块茎淀粉积累量随着播深增加呈现显著减少的趋势,而干旱区块茎淀粉积累量随着播深增加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在块茎膨大期、淀粉积累期、成熟期高寒阴湿区块茎淀粉积累量高于干旱区。

关键词: 试管薯 大田直播 高寒阴湿区 干旱区 播种深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黄游离蒽醌纳米乳的制备工艺及对白粉病和红蜘蛛的防治效果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进行大黄游离蒽醌纳米乳的制备,初步探讨其对白粉病和红蜘蛛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滴定法制备大黄游离蒽醌O/W型纳米乳,分析其理化性质和稳定性;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该纳米乳对温室辣椒白粉病和田间茄子红蜘蛛的防治效果.【结果】大黄游离蒽醌纳米乳中游离蒽醌的含量为(962.54±25.13)μg/mL,平均粒径为(25.37±0.55) nm,常温避光贮存较稳定.大黄游离蒽醌纳米乳100倍液处理辣椒白粉病后的相对防效为(82.44±0.75)%,对茄子红蜘蛛的防治效果为(99.64±0.51)%,分别高于15%三唑酮和0.05%生物苄呋菊酯800倍液的效果.【结论】大黄游离蒽醌纳米乳25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相当,对供试植物无负面影响,应用前景好.

关键词: 大黄游离蒽醌 纳米乳 白粉病 红蜘蛛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走廊地区棉蚜发生动态及植物源农药药效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棉蚜田间种群动态消长规律,筛选得到高效、低毒的植物源农药,为棉蚜的绿色防控和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2018年在甘肃省敦煌地区棉田采用田间人工调查方法调查虫情,选用以植物源农药0.5%藜芦碱可溶液剂、0.5%苦参碱水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等为主的10种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开展田间防治棉蚜药剂筛选试验。【结果】2017、2018年棉蚜种群的发生动态趋势基本一致,每年从5月上中旬棉蚜即迁入棉田持续为害至棉花收获前,有两个相同的高峰期,分别为6月上中旬和7月中下旬,但不同年份间发生程度存在差异,2017和2018年最高峰值三叶虫量分别为平均8 713.3和1 880.0头/百株,化学农药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持效性最好,药后14 d防效达90.22%,两种植物源农药0.3%印楝素乳油和0.5%苦参碱水剂防治效果较好,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为84.41%和85.06%。【结论】河西走廊敦煌棉区棉蚜田间年发生动态有两个高峰期,棉蚜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为7月上旬;植物源农药0.3%印楝素乳油和0.5%苦参碱水剂可用于棉蚜的绿色防控药剂,也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关键词: 棉蚜 发生动态 植物源农药 药剂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腊牛肝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分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腊牛肝在加工过程中风味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为探究腊牛肝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加工0、1、2、3、4 d腊牛肝的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半定量分析,并对筛选出的风味物质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在腊牛肝加工过程中共检出7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醇类、醛类和酯类为腊牛肝的特征性风味物质。在腊牛肝加工过程中,酸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呈显著减少(P <0. 05)趋势,说明腊牛肝的腥味和不愉快气味减少;酯类和醛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呈显著增加(P <0. 05)趋势,说明腊牛肝的清香、油香和脂香味增加。因子分析将筛选出的风味物质分为三类,分别为脂肪氧化产物,前体物质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

关键词: 腊牛肝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风味物质 因子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干旱雨养区一膜三年覆盖下的土壤水温特征及对谷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针对半干旱雨养区双垄沟玉米+谷子一膜三年用种植模式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方法]2015—2016年以陇谷12号为试验材料,设双垄沟一膜三年用穴播(A1)、双垄沟一膜一年用穴播(A2)、露地条播(CK)3种种植方式,比较研究双垄沟一膜三年用对土壤水温环境及谷子生长发育、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形成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谷子全生育期内,(1)5~25cm土层地积温A1较A2低12.1~20.5℃,但较CK高145.2~149.6℃;(2)土壤耗水量A1较A2、CK分别低19.2~32.7mm、38.2~49.6mm,A1在2015丰水年份对60~100cm深层土壤水分的调用能力弱于A2强于CK,在2016严重干旱年份,均弱于A2、CK,且在两季间均能平衡谷子各生育期内的耗水需求;(3)2年间考察10个谷子主要农艺性状中,A1处理下除千粒重与CK处理下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丰水年份仅茎粗显著的低于A2,而严重干旱年份生育期、株高、穗长、单株穗重、单株粒重显著的低于A2。[结论]基于双垄沟一膜三年用(A1)下的土壤水温特征及对谷子生长发育的影响,其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较A2显著的降低1.2~3.3kg·hm~(-2)·mm~(-1)、16.2%~31.4%,但较CK显著提高2.5~3.5kg·hm~(-2)·mm~(-1)、11.2~18.7%,结合投入产出效益,双垄沟一膜三年用是一种操作简单、节能高效、适合于半干旱区推广应用的谷子种植方式。

关键词: 半干旱雨养区 谷子 地膜覆盖 水温特征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岷县黑裘皮羊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分析岷县黑裘皮羊群体内遗传多样性,筛选出理想的遗传标记,为岷县黑裘皮羊的选育保种提供理论依据。选取144只岷县黑裘皮羊,颈静脉采血并提取DNA,对24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用毛细管电泳技术进行基因分型,计算其等位基因数、等位基因大小及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结果显示,24个位点共检测到210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75;群体等位基因频率为0.0104~0.7396,等位基因片段大小为97~285 bp;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7581~8.2433个;群体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4839;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95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527。其中MAF70位点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最高;OarFCB128位点观测杂合度最高;OarAE129位点等位基因数最少,SRCRSP9位点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最低;OarFCB304位点观测杂合度最低。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结果表明,所选位点中有19个处于非平衡状态。结果表明,岷县黑裘皮羊的遗传背景复杂,群体内遗传多样性丰富,可为其遗传资源的评估和选育保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岷县黑裘皮羊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毛细管电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至精油对绵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对绵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3月龄、体重[(20.30±1.27) kg]相近、体况良好的断奶萨福克×小尾寒羊F1代公羔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单圈饲喂。对照组(CON组)不添加牛至精油,试验组分别添加4(EO4组)和7 g/d(EO7组)牛至精油。预试期10 d,正试期72 d。结果表明:EO4组和EO7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 EO7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ON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CON组(P<0.05); EO7组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屠宰率均显著高于CON组和EO4组(P<0.05); EO4组和EO7组每只羊的毛利润高于CON组,分别提高了2.0%、0.2%; EO7组半腱肌和股二头肌pH显著低于CON组(P<0.05),而且,EO7组背最长肌、半腱肌的剪切力显著低于CON组(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提高绵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改善肉品质。饲粮中添加7 g/d牛至精油对绵羊促生长性能较好,添加4 g/d牛至精油经济效益更好,综合考虑,在生产实践中绵羊饲粮中添加4 g/d牛至精油为最佳。

关键词: 牛至精油 绵羊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灌区酿酒葡萄水肥一体化的水肥适宜用量

经济林研究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完善河西灌区酿酒葡萄节水控肥技术,以5年生酿酒葡萄'Merlot'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灌水量与施肥量对酿酒葡萄修剪量、产量、灌水生产力和肥料偏生产率的影响.以常规大水漫灌撒施化肥为对照(CK),采用灌水和施肥二因素裂区试验,3个滴灌灌水量水平为2400 m3/hm2(WL)、3600 m3/hm2(WM)、4800 m3/hm2(WH),3个施肥量(N-P2O5-K2O)水平分别为870 kg/hm2(FH)、580 kg/hm2(FM)、290 kg/hm2(FL).运用多元回归分析,量化滴灌酿酒葡萄的适宜灌水量和施肥量.结果表明:水肥投入量显著影响酿酒葡萄的生长与产量.随着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增加,修剪量呈上升趋势.中水中肥(WMFM)处理可以显著增加酿酒葡萄果实的百粒质量、产量,提高灌水生产力与肥料偏生产率.继续增加灌水量与施肥量(WHFH)降低了百粒质量,且产量未显著增加,灌水生产力与肥料偏生产率显著下降.与CK相比,WMFM处理能节水59.73%,节肥42.00%,增产31.29%.根据建立的滴灌水肥投入量与酿酒葡萄产量关系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滴灌酿酒葡萄适宜的灌水量为4127.00 m3/hm2,氮、磷、钾肥适宜的施用量分别为240.50、216.45、240.50 kg/hm2,此模式可作为当地酿酒葡萄滴灌节水、控肥的最优水肥模式.

关键词: 滴灌 肥料 灌水 酿酒葡萄 产量 河西灌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西走廊'贵人香'7个葡萄砧穗组合抗寒性的综合评价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价河西走廊'贵人香'7个葡萄砧穗的抗寒性强弱.[方法]酿酒葡萄品种'贵人香'与'5BB''5C''420''3309C''101-14MG''110R''1103P'7个砧木进行嫁接,采集一年生休眠枝条,分别在-15、-20、-25、-30、-35℃下进行人工低温胁迫处理,以4℃贮藏的枝条为对照,测定了各砧穗组合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抗寒相关指标的变化,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砧穗组合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处理温度的降低,各葡萄砧穗组合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呈现出'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现出'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其中砧穗组合IR/5C的相对电导率在-30~-35℃温度范围下降幅度大于其它组合,而在温度为-20~-25℃时,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合;IR/1103P在-10~-15℃和-25~-35℃温度范围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结论]综合各项生理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以及相关性分析,科学的鉴定了河西走廊葡萄产区葡萄砧穗组合的抗寒性.结果显示抗寒性由强到弱为:IR/1103P>IR/5BB>IR/420>IR/110R>IR/5C>IR/101-14MG>IR/3309C.

关键词: '贵人香'葡萄 砧穗组合 主成分分析法 聚类分析 抗寒性 河西走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