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不同海藻肥对韭菜生理特性的影响

陕西农业科学 2023

摘要:为研究海藻肥对韭菜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以韭菜新品种航研998作为试验材料,选用了淋根型和叶面喷施型两种海藻肥,并设置不施肥对照和常规施肥对照组来对比分析两种新型有机肥对韭菜的株高、叶片长、叶片宽等形态生理指标的影响,初步探索海藻肥对韭菜生理特性的影响,也为韭菜生产提供更多的有机化施肥选择.试验结果表明海藻肥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韭菜的株高、叶长、单株重及产量,而不同类型的海藻肥对韭菜形态特征的影响差异并不显著.

关键词: 韭菜 海藻肥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成本核算探析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3

摘要:在加速实行创新发展战略的大环境下,科研单位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改善科研单位成本核算工作有益于提升科学研究资源分配的合理性,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以及合理地执行费用预算绩效评估。在新时期,推行成本核算是贯彻执行中共中央重要决策部署的重要规定,也有利于进一步压实绩效考核管理与合理分配资源。本文以农业科研单位为基本研究对象,翔实阐述了科研成本的基本构成,深入剖析了农业科研单位成本核算的基本特征,并尝试从不同层面提出加强农业科研单位成本核算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成本核算 科研成本构成 具体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

中国农业会计 2023

摘要:科研事业单位在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预算管理作为科研事业单位运行和发展的核心环节,对于保障科研项目顺利进行、资源合理配置及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降低了预算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本文旨在分析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科研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 问题 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莎豆茎豆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种子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油莎豆块茎(茎豆)萌发过程中(干茎豆-吸胀茎豆-初发芽茎豆)多种内源激素的含量进行检测,旨在揭示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调控作用。结果表明,脱落酸(ABA)、生长素(IAA)和茉莉酸(JA)的含量在油莎豆休眠的干茎豆中较高,随后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相反,赤霉素(GA3)和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起始较低,随后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明ABA、IAA和JA为萌发抑制类激素而GA3和ZR为萌发促进类激素,并通过相应的外源激素处理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各种激素之间的协同途径,将为解析油莎豆茎豆休眠与萌发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 油莎豆 萌发 内源激素 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莎豆基因组大小、倍性和系统发育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黄淮地区油莎豆主栽品种和特色种质资源的基因组特性及与其近缘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利用流式细胞仪和基因组Survey分析对6个油莎豆材料基因组大小、倍性进行评估,并基于核糖体DNA的外转录间隔区(Ex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ETS)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其与近缘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6个油莎豆材料基因组在0.808 6~0.858 5 Gb,均值为0.826 4 Gb;基因组Survey分析结果表明,3种粒型油莎豆材料豫油莎2号、豫油莎3号、YYS-4的基因组大小、重复序列占比、GC含量、杂合率分别为0.697 9 Gb、81.02%、34.7%、0.28%,0.778 7 Gb、84.45%、36.4%、0.08%,0.790 6 Gb、83.75%、34.9%、0.19%;基因组Survey分析和花粉粒染色结果显示,3种粒型油莎豆材料均为三倍体。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6个油莎豆材料聚为油莎豆分支,该分支与香附子和头状穗莎草构成的分支形成亲缘关系较近的姐妹群,并与其余的C4植物(碎米莎草、长尖莎草等)构成C4植物分支。

关键词: 油莎豆 基因组大小 基因组倍性 系统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葡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磷肥与复肥 2023

摘要:水肥一体化技术因其高效的节水、节肥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葡萄园水肥管理中.阐述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我国葡萄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起源和发展、灌溉方式和制度、合理施肥,以及物联网技术在葡萄水肥一体化中的应用,并展望我国葡萄水肥一体化发展前景.

关键词: 葡萄 水肥一体化 物联网技术 发展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切绿芦笋漂烫过程中护绿工艺优化

食品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解决鲜切绿芦笋在漂烫过程中易失绿变黄的问题,以绿芦笋为原料,选用茶多酚浓度、D-异抗坏血酸钠浓度和漂烫时间为影响因素,叶绿素含量和a*值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试验建立响应值和因素之间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对鲜切绿芦笋漂烫过程中护绿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护绿工艺为茶多酚浓度1.00g/L、D-异抗坏血酸钠浓度0.80 g/L、漂烫时间0.90 min,在此条件下测定绿芦笋叶绿素含量为0.0169 mg/g,a*值为-16.95.研究结果为绿鲜切芦笋护绿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绿芦笋加工过程中颜色保持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绿芦笋 漂烫 护绿 叶绿素 a*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错株密植对夏玉米冠层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错株种植方式改善玉米密植群体冠层结构,实现增产的作用机制,以耐密品种‘郑单958’为材料,设置67 500(D1)、82 500(D2)和90 000(D3)株/hm~2 3个密度水平,常规对株(CK)和错株(S)种植2种方式,测定错株密植夏玉米群体冠层叶面积指数(LAI)、无截获散射(DIFN)、叶绿素荧光参数、SPAD、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表明,密植水平和错株种植均对夏玉米冠层特性和产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提高密植水平虽然显著增加了植株叶面积指数,降低了无截获散射;但对穗位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和SPAD产生了不利影响,以90 000株/hm~2密植水平下降幅最大。说明过高的密植水平不利于叶片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错株种植方式可有效削弱密植群体冠层叶片相互遮蔽的弊端。与对株(CK)种植相比,错株种植(S)可显著增加冠层叶面积指数,降低冠层无截获散射,优化了群体冠层结构,且对82 500株/hm~2密植水平调控效果最优。同时,错株种植缓解了高密植水平对植株穗位叶的不利影响,提高了D2和D3密植下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和SPAD。夏玉米在82 500和90 000株/hm~2的密植水平下分别增产18.89%和8.12%,但过高密植水平90 000株/hm~2显著降低了穗粗、穗粒数和千粒重,且使秃尖延长。与CK相比,S可使各密植水平夏玉米千粒重提高6.72%~11.94%,增加82 500和90 000株/hm~2密植水平下的收获穗数,使夏玉米增产10.23%~14.08%。在各密植水平和种植方式中,以82 500株/hm~2密植,错株种植方式下产量最高,2年较对照平均增产30.03%。因此,黄淮海平原夏玉米在82 500株/hm~2密植水平下采用错株种植方式可以显著优化群体冠层结构,提高群体光能截获和利用,是实现夏玉米密植增产的最佳种植模式。

关键词: 夏玉米 错株密植 冠层特性 产量 叶绿素荧光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粒播种与施磷对间作花生种间竞争和生长的调控效应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玉米(Zea mays)间作花生(Arachis hypogaea)(玉米|花生)地上、地下种间作用明显,间作产量优势突出,在缓解我国油粮争地矛盾中起到重要作用,但花生处于种间竞争劣势,成为限制间作优势进一步提高的瓶颈。【目的】探明提高玉米|花生体系中花生种间竞争的调控措施及其机理,为玉米|花生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2021—2022年在河南科技大学试验农场,以玉米‘郑单958’和花生‘花育16’为供试材料,设种植方式、花生播种方式和施磷量3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即种植方式设花生单作和玉米|花生,花生播种方式设花生单粒播种和双粒播种,施磷量设0(P0)和180 kg P2O5·hm-2(P180);以花生双粒播种的玉米|花生体系为对照,研究花生单粒播种对间作花生相对玉米的种间竞争力、净光合速率、最大生长速率、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及间作产量优势的影响。【结果】与花生双粒播种的强势株和弱势株相比,单粒播种显著提高了间作花生相对玉米的侵占力和拥挤系数,相对侵占力分别提高29.72%—80.85%和38.91%—87.07%,相对拥挤系数分别提高76.59%—172.02%和244.43%—308.70%。单粒播种间作花生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双粒播种,最大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双粒播种的强势株和弱势株,其生育后期的干物质显著提高、干物质向荚果的分配比例增加,提高了茎、叶干物质对荚果的贡献率。单粒播种间作花生的产量和间作优势高于双粒播种,其中产量高出18.84%—33.32%,差异显著。与不施磷相比,施磷显著提高间作花生净光合速率,增加最大生长速率、促进干物质积累,增加产量。【结论】花生单粒播种能提高间作花生产量和间作优势,关键在于单粒播种较双粒播种能增强间作花生种间竞争能力,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促进干物质积累及其向荚果分配。施磷对单粒播种间作花生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玉米|花生 种间竞争 强势株与弱势株 最大生长速率 产量 单粒播种 磷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郏县红牛和安格斯牛18月龄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畜牧与兽医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旨在通过转录组学分析筛选出影响牛肌肉发育的候选基因.对5头18月龄的郏县红牛背最长肌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转录组数据后与3头18月龄安格斯牛背最长肌的转录组数据(GSE57327)进行联合分析.结果:与安格斯牛相比,郏县红牛背最长肌中4 945个基因表达显著上调(FDR<0.05),2 186个基因显著下调(FDR<0.05).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与代谢相关生物学过程中.KEGG信号通路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富集到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等通路上.从氧化磷酸化通路中筛选出两品种间差异表达最显著的20个基因,通过反刍动物基因组数据库(ruminant genome database,RGD)查看该20个基因的组织表达情况,其中泛素-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Ⅲ亚基Ⅺ(UQCR11)、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7A1(COX7A1)、细胞色素c铜伴侣蛋白(COX17)、NADH氢酶辅酶Q铁硫蛋白5(NDUFS5)和线粒体ATP酶合成体ε亚基(ATP5F1E)这5个基因在牛骨骼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推测这5个基因在牛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候选基因进行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 郏县红牛 安格斯牛 转录组 肌肉 候选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