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EI(精确检索)
86条记录
生态型多层养鳖装置的试验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生态型多层养鳖装置的结构原理。成鳖养殖试验表明 ,养鳖水经过红萍的生物净化后可以循环使用 ,水体中 NH+ 4 - N含量保持在 10 mg/ L 以下 ,成功实现高密度、超浅水、集约化养鳖

关键词: 多层养鳖装置 循环水 生物净化 红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编织布育秧与机插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199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工作于1984~1997 年在福建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在秧田中用塑料编织布代替工厂化塑料盘育秧,秧苗素质两者相近;编织布投资比后者降低95 % ;同常规铲秧相比,编织布育秧表现出根系发达,抗寒力强等优点。它可培育手插秧,机插秧与抛栽秧。编织布秧机插,与盘秧机插比较,在机插质量,生育期,农艺性状与产量方面都相近。编织布育秧与机插技术经济简便。

关键词: 水稻 育秧 编织布 机插 秧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田尿素点深施机

农业机械学报 1991 EI CSCD

摘要:本文提出了点深施商品尿素的设计思想,阐述了水田尿素点深施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施肥搅龙“行星”运动的特点和效果,在此基础上研制成的水田尿素点深施机,其性能达到先进水平。

关键词: 尿素 点深施机 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示踪原子法研究水稻主茎与分蘖的营养关系

原子能科学技术 1964 EI

摘要:一、前言闡明作物羣体与个体、主茎与分蘖的相互关系,是合理密植的理論基础。近年来对不同作物的密植程度和范围,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这些研究結果往往受地区和条件的限制,而产生很大的局限性,当地区和条件一发生改变时,原来的密植規格就难于适用。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合理密植問題,首先要从理論上探明羣体与个体、主茎与分蘖的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离辐射对马铃薯生育影响的研究

原子能科学技术 1963 EI

摘要:马铃薯在我国南方栽培,也是高产作物之一,福建省目前尚有很大面积的冬闲田未加以分利用,因此利用冬闲田扩种马铃薯对提高粮食产量有很大的意义。本实验除了探讨低剂量辐射对促进马铃薯生育、提高产量外,还研究了不同剂量的辐射马铃薯发芽的抑制作用和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不同发育阶段对磷素的吸收、运转和分配

原子能科学技术 1963 EI

摘要:1.前言磷素是组成原生质和细胞核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在植物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即可想而知,因此改进磷肥的施用技术,对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企图利用示踪原子探索水稻在不同发育阶段从根部吸收的磷肥后,磷肥在体内运转和分配的规律,为制定合理施肥技术提供科学根据。2.研究材料和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6789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