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旱作区立式深旋耕作下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对垄沟比变化的响应

寒旱农业科学 2025

摘要:优化垄沟比是挖掘旱地作物光温水气资源利用潜力和生产力的有效措施之一,研究全膜垄上微沟种植技术与立式深旋耕作技术复合下垄沟比变化对马铃薯水分利用、商品率和产量稳定性的影响,为今后标准化半干旱区旱地马铃薯种植栽培参数和最佳空间配置提供理论支撑。于2021—2023年在定西市安定区采用全膜覆盖垄上微沟和立式深旋耕作技术复合种植模式下设置3个垄沟比处理(50 cm∶50 cm、60 cm∶40 cm、70 cm∶30 cm)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垄沟比变化对水分利用效率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与降水年份相关,在降水较好的年份,增加垄沟比有利于增加马铃薯产量,而降水较少的干旱年份增加垄沟比则降低了马铃薯产量。从马铃薯块茎折合产量、商品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产量稳定性方面综合来看,垄沟比为60 cm∶40 cm的种植模式是全膜覆盖垄上微沟和立式深旋耕作技术复合种植模式的最适规格。但单一从商品率和商品产量来看,垄沟比为70 cm∶30 cm的种植模式则可以有效地提高马铃薯商品率和商品产量,建议在未来降水多的年份适当提高垄沟比,可兼顾提高马铃薯产量与商品率。

关键词: 马铃薯 立式深旋耕作 垄沟比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效态重金属在土壤与作物系统中迁移运转及安全阈值研究

农学学报 2025

摘要:本研究旨在确定土壤中重金属的安全阈值,以保障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分析甘肃省金昌、张掖和白银市玉米和小麦不同器官对5种重金属Cr、Cd、Pb、As和Hg的富集转运特点,并探讨作物籽粒重金属与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土壤与作物系统中有效态重金属的安全阈值。本研究参考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SD)的方法和原理,基于Logistic函数分布模型的累积概率分布曲线推导土壤与玉米和小麦种植系统中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安全阈值。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植株中Cr、Cd、Pb、As和Hg的富集规律一致:根>茎>籽粒,同样玉米植株中Cr、Pb、As和Hg的富集规律为根>茎>籽粒,而Cd的富集规律为茎>根>籽粒。利用Logistic函数分布模型拟合基于有效态重金属含量的累积概率分布曲线,推导出小麦土壤中Cr、Cd、Pb、As和Hg的有效态安全阈值分别为0.019、0.771、35.294、2.777、0.133 mg/kg;玉米土壤中Cr、Cd、Pb、As和Hg的有效态安全阈值分别为0.296、7.90、52.363、12.462、0.119 mg/kg。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累积概率分布曲线法推定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安全阈值较为科学,为小麦和玉米的安全种植和风险管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支撑。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有效态重金属 安全阈值 土壤重金属 物种敏感性分布法 Logistic函数 累积概率分布曲线 农产品质量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银花提取物对软儿梨后熟生理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以软儿梨为试材,采用浓度1%的金银花提取物、500 mg·L-1的乙烯利,对兰州软儿梨果实进行浸泡处理,以常温贮存为对照,测定并比较第0、1、2、3、4、5、6、7、8天兰州软儿梨乙烯释放速率、呼吸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可滴定酸含量、失重率、硬度、色度、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研究金银花提取物对“兰州软儿梨”后熟生理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鲜食软儿梨货架品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贮藏期内,金银花处理兰州软儿梨乙烯释放速率最大值是CK和ETH处理的53.13%和48.48%,且呼吸速率未出现较大峰值。同时,金银花处理还可以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升高速率,降低果实失重率、维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减缓果皮褐变程度,使POD及SOD维持在较高的活性水平。因此,金银花提取物处理软儿梨果实可抑制乙烯释放速率,延缓果实衰老,保持软儿梨较好的后熟生理品质。

关键词: 金银花提取物 软儿梨 生理及品质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硒肥促进作物提质增产机理研究进展

寒旱农业科学 2025

摘要:硒(Se)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施用硒肥可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抗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不同价态Se被广泛应用于减缓作物遭受各种胁迫损伤,增强作物抗性及光合能力等领域。在资源、环境、人口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日益重要背景下,对Se肥改变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品质的研究将会不断增加。本文从外源Se在作物抵御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提高光合效率、促进营养物质摄取、提升产量品质方面发挥的作用,现有研究的不足和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进行了综述,旨在为Se肥在农业研究及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硒肥 提质 增产 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砧木对小芒森和维欧尼酿酒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河西走廊酿酒葡萄产区,探究不同砧木对小芒森和维欧尼酿酒葡萄的影响,为葡萄品种嫁接的适宜砧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种砧木(1103P、SO4、5BB、3309M、110R)嫁接小芒森(PM)和维欧尼(VG)为试材,以其自根苗为对照,分析其树体枝条的生长,测定果实品质指标。【结果】SO4、1103P和3309M为砧木的小芒森和维欧尼枝条的年生长量和节间长度均增加,其中SO4对小芒森、110R对维欧尼影响较为明显。5种砧木对小芒森和维欧尼的物候期与自根苗无明显差异。5种砧木提高了小芒森果实的还原糖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110R提高了小芒森果实的固酸比。SO4、110R、3309M和5BB为砧木的维欧尼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升高,5BB、SO4、3309M和110R显著降低了维欧尼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SO4和3309M显著提高了维欧尼果实的固酸比。5BB、110R、SO4为砧木的小芒森、维欧尼枝条的半致死温度均低于自根苗。【结论】针对河西走廊产区,本试验初步建议砧木SO4、3309M和110R适宜做小芒森葡萄的砧木,SO4、5BB和110R适宜做‘维欧尼’葡萄的砧木。

关键词: 小芒森 维欧尼 砧木 生长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8个燕麦品种(系)在白银市沿黄河灌区的生产性能研究

作物杂志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分析白银市沿黄河灌区燕麦品种的综合生产性能、丰产潜力及其影响因素,试验选取适宜水浇地种植的18个燕麦品种(系)的16个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度、主成分分析、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中与籽粒产量相关系数居前5位的依次是成穗数(0.45)、千粒重(0.40)、单株粒重(0.15)、叶茎比(0.09)、株高(0.08);与干草产量相关系数居前5位的依次是生育期(0.73)、株高(0.60)、叶茎比(0.47)、主穗长(0.44)、千粒重(0.43);籽粒产量与各性状关联度前3名为生育期>千粒重>单株粒重。干草产量与各性状关联度前3名为成穗数>旗叶长>苗数。综合评判,银燕8号、银燕6号、航燕1号适宜作为粮用籽粒型燕麦;定燕2号、银燕9号适宜作为饲用麦草型燕麦品种示范推广、开发应用。

关键词: 燕麦 籽粒产量 干草产量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个葡萄品种在兰州日光温室的栽培表现

果树资源学报 2025

摘要:兰州地区是最适合葡萄栽培的区域之一,但鲜食葡萄设施栽培较少。为了满足产业和消费者对初夏时节兰州鲜食葡萄的需求,从多地引进优良鲜食葡萄品种进行日光温室栽培试验,根据植物学特性、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果实品质、抗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适合在兰州市日光温室栽培的优良鲜食葡萄品种。结果表明,午夜美人、南太湖特早、夏黑适宜在兰州区域日光温室栽培推广。

关键词: 葡萄 栽培表现 日光温室 兰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微生物学通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作物长期连作会导致土壤环境恶化,破坏土壤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平衡,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探讨了作物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 (WOS)核心数据库中2003-2023年间所收录的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了发文国家/地区、机构、作者和关键词等。【结果】通过筛选共获得相关文献1 652篇,出版物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在该研究领域发文量逐年增加,2003-2023年间总发文量位居全球首位。发文量最大的机构为中国科学院。以学者LIANG Aizhen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在该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期刊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是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在研究内容方面,连作过程中微生物群落与土壤碳氮循环的互作机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土壤微生物群落对耕作措施的响应为该研究领域的重点内容。【结论】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利用多种微生物学研究方法探究土壤微生物群落在连作过程中介导土壤环境变化对土壤食物网的影响机制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潜在趋势,今后的研究重点则是关注于连作过程中农业管理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调节和改善。

关键词: 连作 微生物 CiteSpace 文献计量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个彩色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调查及ROS信号转导机理研究

种子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彩色冬小麦TW10-1154、太黑3号、太蓝1号、张紫麦1号、穗选5号、冬黑10号、农大3153和西农黑等8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以pSc119.2(绿色)和pTa535(红色)为探针,明确8个彩色冬小麦均属于六倍体材料(AABBDD,2 n=42)。同时,对这8个彩色冬小麦进行常温处理(25℃)和冷胁迫(4℃)处理,并结合NBT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ROS定位。结果表明,冷胁迫处理下,张紫麦1号、冬黑10号和西农黑的长势最好,在根尖顶端组织区域ROS信号富集最多,而在伸长组织区域ROS信号随着胚根的生长而逐渐减少,因此,推测ROS信号可能是一种动态传递的信号分子。对冷胁迫下成熟期8个供试材料的根系进行拍摄,结果发现,太蓝1号、张紫麦1号、穗选5号、冬黑10号根须健壮发达,表明这4个品种的小麦生长能力和抗冻性强,适宜陇东地区种植。

关键词: 彩色冬小麦 冷胁迫 活性氧 信号传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1份叶用莴苣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寒旱农业科学 2025

摘要:通过筛选适合甘肃冷凉区种植且性状优良的叶用莴苣新优种质资源,为叶用莴苣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从收集到的种质中,选取11份叶用莴苣进行11个质量性状和9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1个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11个质量性状表型丰富,9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5%~38%;2种类型的叶用莴苣相关数量性状中,单株(球)重变异系数在25%以上。对11份叶用莴苣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散叶莴苣叶宽、叶柄宽与单株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叶柄宽与叶柄厚呈显著正相关;结球莴苣株高与叶长呈显著正相关,株幅与叶宽、叶球横径与单球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长和球叶数呈显著负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4个主成分,可代表叶用莴苣85.74%的信息,通过对11份参试材料的表型性状的综合评价,SC01、SC04和SC06的田间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合在甘肃省冷凉区春季露地栽培推广种植。

关键词: 叶用莴苣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综合评价 多样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