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普通小麦谷蛋白研究中的应用
《麦类作物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谷蛋白是面筋的主要成分之一,对小麦食品的加工品质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基因序列、分子结构、多态性、遗传转化、QTL研究和MAS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麦谷蛋白亚基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麦谷蛋白的等位基因变异十分丰富,多态性高,序列之间存在很高的同源性。麦谷蛋白的基因结构分为三部分:无重复结构的N-末端和C-末端以及中部重复区域,等位基因的变异主要由基因中部重复区域的序列大小、重复次数及该区域内DNA序列的插入或缺失所造成;Cys-残基的数目和位置影响麦谷蛋白聚合体内亚基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亚基生化特性的重要因素;应用转基因技术已将HMW-GS基因(1Ax1、1Dx5和1Dy10)导入普通小麦中,有助于进行品质改良和麦谷蛋白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此外,对面筋强度性状的QTL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也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aestivumL.) 麦谷蛋白亚基 分子生物学 MAS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C-MS法测定大葱、细香葱、小葱中的挥发性物质
《分析测试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葱是多年生草本百合科植物,有大葱、香葱、小葱、青葱等多个品种。葱类蔬菜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尤其是对痢疾杆菌以及皮肤真菌抑制作用强烈。葱能增加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和降低血脂的作用,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疗效,还可降胆固醇,减少血小板凝集,调节血糖,增加淋巴细胞与巨噬细胞血性,提高免疫力和抗癌。本试验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simultaneousdistillationandextraction,SDE)提取其中的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并初步确定了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和相对百分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分子连锁图的构建与分析
《园艺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久保’与‘兴津油桃’杂交的F2 代 10 9株群体为试材 ,采用AFLP、RAPD、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分析。筛选扩增稳定、多态性丰富的 36对AFLP引物、 3对SSR引物、 2对RAPD引物进行群体分离分析 ,获得分离标记 136个 ,卡方检验 2 7个标记偏离孟德尔分离比例。应用Mapmaker分析软件将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比例的标记构建了包含 11个连锁群的连锁图谱 ,每个连锁群包含 3~ 2 1个标记 ,平均为 8 73个标记。该图谱覆盖基因组 10 6 1 8cM ,11个连锁群的平均长度为 96 5cM ,标记间平均图距为11 0cM ,与果实毛 /油桃 (G/g)、白 /黄肉 (Y/y)连锁的RAPD标记、非酸 /酸 (D/d)性状连锁的AFLP标记分别定位在第 3、 7、 9连锁群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熟蟠桃新品种‘瑞蟠3号’
《园艺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瑞蟠3号’是以‘大久保’ב陈圃蟠桃’育成的中熟蟠桃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发育期 105 d,平均单果质量200 g。果实扁平形,黄白肉,硬溶质,味甜,粘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THK1基因调节拟南芥渗透胁迫信号转导过程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以拟南芥ATHK1基因T-DNA插入所产生的缺失突变体和野生型WS(Wassilewskija)生态型为材料,分析了它们在生理和基因表达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突变体的离体叶片失水率明显大于野生型;在30%PEG-6000胁迫后,野生型和ATHK1突变体的细胞膜离子外渗率比胁迫前分别增加了50%和80%。PEG胁迫48 h时突变体的萎蔫程度明显大于野生型WS。以上结果说明ATHK1突变体的抗渗透胁迫能力低于野生型,即ATHK1基因参与了拟南芥适应逆境的调节反应。利用DDRT-PCR技术研究二者在PEG胁迫36 h后的基因表达差异,分离到9个在野生型中被PEG诱导表达而在突变体中未被诱导的参与逆境应答的基因片段,其中包括MAPKKK18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即ATHK1基因失活引起下游基因响应渗透胁迫的能力减弱,进一步说明ATHK1基因参与拟南芥适应逆境的调节反应,并且ATHK1可能在逆境信号转导组分MAPK的上游起作用,很可能是植物体中的渗透感受器。
关键词: 拟南芥 ATHK1突变体 生理差异 基因表达差异 渗透感受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