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B/S模式的WebGIS应用系统研究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WebGIS是Internet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文章在对WebGIS模式分析的基础上,以开发基于网络运行的作物品质遥感监测与肥水调优栽培系统为例,阐述Browser/Server模式在网络GIS系统集成中的应用。
关键词: WebGIS Browser/Serve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碱增强长片段PCR的扩增(英文)
《生物工程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作为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可以用于基因组序列的扩增。普通的PCR技术只适合于短片段DNA的扩增 ,一般在 6kb以下。对于 6kb至十几kb甚至几十kb以上的DNA片段的扩增就非常困难。通过添加不同化学物质 ,发现甜菜碱对长片段PCR的扩增有非常有效的增强作用。通过对玉米总DNA以及质粒DNA的扩增 ,发现 1mol L到 2 5mol L甜菜碱对改进PCR扩增效果明显。通过添加甜菜碱 ,可以从玉米基因组中扩增出 9kb以上的单拷贝片段 ,从质粒中扩增出 16kb以上片段。经过试验 ,发现不同GC含量的引物需要使用不同浓度的甜菜碱。甜菜碱可以减少甚至消除长片段PCR中的非特异性扩增。同时 ,我们发现其它的添加物 ,如DMSO ,甘油 ,甲酰胺对长片段PCR的作用不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软构件模型的农业智能系统平台
《农业工程学报 》 200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详细分析了农业智能系统平台的软构件构造流程,提出了一种面向构件设计的自适应软总线模型,依据模型可以进行系统功能构件的组装和组装推导。建立了一个可扩展、可裁减的公共构件底层框架,该框架对构件的接口、约束和交互协议进行了描述,并通过XML格式提供构件扩展机制。在框架研究基础上,开发了一个构件化农业智能系统平台,为农业信息技术人员提供了统一规范、方便快捷的二次开发环境,可显著提高农业智能系统的开发质量,并缩短系统开发周期。
关键词: 农业智能系统 开发平台 构件 自适应软总线模型 软件重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玉米叶片全氮、叶绿素及叶面积指数的光谱响应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夏玉米的不同生长阶段,测定冠层光谱,结合农学参数 LTN、CHL.C、CHL.D、LAI ,研究了农学参数的光谱响应规律及其与冠层光谱参量 反射率R、一阶微分光谱R′和红边位置REP 的相关性,并建立预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拔节-抽雄期,伴随着植株生长和群体壮大,红边斜率缓慢增加,红边位置呈逐渐偏向长波方向的 红移 ,至抽雄期群体稳定后而停止;开花-乳熟期,随着个体衰老和群体减弱,红边斜率减小,红边位置又呈偏向短波方向的 蓝移 .利用一阶微分光谱和红边位置推算夏玉米冠层CHL.D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反演精度较高,最适模型分别为指数 R2=0.9487 和抛物线 R2=0.9392 .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冠层氮素的垂直分布及光谱响应
《遥感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考察了田间条件下冬小麦主要生育阶段冠层氮素、叶绿素的垂直分布及其光谱响应。不同叶层的叶片含氮量按上 (冠层顶部向下至 1 / 3株高处 )、中、下层的顺序呈明显下降的梯度 ,全生育期不同土壤施氮处理平均 ,上、中层间相差 1 3 3% ,中、下层间相差 2 9 5 %。在生育前期 ,各层叶片的含氮量随土壤供氮水平增高而增加 ,但不同叶层间氮素的梯度相对稳定。到生育中后期 ,中、下层叶片间氮素含量梯度增大 ,且随土壤供氮水平增高而加剧 ,最大时可相差 4 5 3% ;冠层内叶绿素 (a +b)含量的垂直分布规律与氮素含量的垂直分布相类似 ,但对土壤供氮水平的反应上表现出与氮素不尽一致的趋势。不同叶层的光谱特征表现为 ,在土壤低氮水平下 ,不同叶层间在红光波段、短波红外波段 (1 4 0 0nm— 1 80 0nm及 1 95 0nm— 2 30 0nm)的反射率差异显著 ,下部叶层的反射率显著高于上、中叶层 ,但在土壤高氮水平下 ,上述差异消失 ;在近红外平台处 ,不同叶层间反射率按上、中、下顺序降低 ,梯度分布特征明显。利用近红外波段的冠层反射光谱能够很好地反演中下层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不结球白菜实验地中外源基因流动及在不同作物中的自然渗入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首次报道了转基因不结球白菜实验地中 ,以除草剂抗性基因bar为标记基因的外源基因流动以及在芸薹属不同栽培作物中的基因渗入情况 .结果表明 ,外源基因能随花粉的散布流动 ,距离转基因花粉源越远 ,流动频率越低 .距离转基因白菜 0~ 3m处为花粉的主要流动区域 ,其频率占总流动率的 5 0 %左右 .2 0m隔离带后基因的流动频率仅为10m隔离带后的 1/2 0 .自然条件下 ,白菜中的外源基因在芸薹属同基因组作物中具有较高的渗入频率 ;在基因组具部分同源性的甘蓝型油菜中具一定的渗入频率 ;不能渗入甘蓝基因组中 .基因的渗入频率与作物间的亲缘性、隔离距离等多因素相关 .探讨了基因流动频率与基因渗入频率的差异 ,提出在有显性标记基因及花粉的供体、受体完全亲合的情况下 ,可以用基因的渗入频率来反应田间的基因流动情况 .图 4表 4参 1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精准变量施肥机的研制与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 200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针对传统均匀施肥,没有考虑土壤肥力不一致的特点,介绍了一种可与国产拖拉机配套实现变量施肥的施肥机,该施肥机在GPS导航系统的帮助下可以按照预先设计的处方图实现变量施肥。机械采用国产的普通外槽轮作为变量施肥机的肥料计量装置,通过调整外槽轮的转动速度达到调整肥料量的目的。对变量施肥机械在田间的作业原理和机械的基本结构进行了详尽的介绍。针对变量施肥机施用肥料的种类不同,试验了在不同槽轮转速情况下,使用不同肥料排肥数量的变化情况。试验证明在施用尿素时要增加槽轮的排肥槽长度,在施用磷酸二铵等不规则的肥料时,应力求减少排肥槽轮的长度,通过增加槽轮转速达到提高排肥计量系统的精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数字照片特征的小麦覆盖度自动提取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被覆盖度是农作物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利用数字相机获取田间小麦冠层影像,通过基于特征的自动影像分类估测覆盖度和叶面积指数.在分析数字影像中小麦和背景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小麦覆盖度的提取算法,并开发了一个对影像进行自动分类提取小麦覆盖度的程序包.该方法综合了ISO-DATA无监督分类的快速、操作简便的优点和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精度高的优点,分类精度达90%左右.此外还分析了自动分类的误差来源,提出了改进办法,指出了自动分类方法的适用范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高保真遥感影像融合方法比较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遥感影像融合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定量遥感不仅要求影像融合提高空间分辨率 ,更重要的是保持影像光谱信息 ,减少失真。为了使人们对不同遥感影像融合方法优缺点有一概略了解 ,首先详细介绍了两种新的高保真融合算法 (基于亮度调节的平滑滤波和 Gram- Schmidt变换 )的原理和方法 ;然后以城区 IKONOS影像为数据源 ,通过目视判别、定量统计参数和图形法 3种方法对两种融合算法进行了比较 ,并与传统的融合算法 IHS变换和 PC变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4种融合算法的空间效果是相似的 ,但从对光谱信息的保真来看 ,PC变换和 IHS变换都较差 ,基于亮度调节的平滑滤波保真效果最好 ,Gram- Schmidt变换次之 ,但 Gram- Schm idt变换保真效果已比PC变换和 IHS变换有了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 遥感 融合 保真 基于亮度调节的平滑滤波 葛兰-施密特变换 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