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580条记录
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Myogenin和MCK基因的表达

遗传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骨骼肌分化过程受多个信号通路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是其中最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之一。PI3K/AKT信号通路可以调控骨骼肌分化,但在染色质水平上的调控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文章以小鼠成肌细胞(C2C12)为研究材料,采用免疫印迹、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定量PCR(Q-PCR)的方法研究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Myogenin和MCK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C2C12细胞分化过程中添加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剂处理24 h,Myogenin和MC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组蛋白H3K27me3去甲基化酶UTX的表达也升高,H3K27me3在Myogenin基因启动子区和MCK基因启动子及增强子区的富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用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处理,结果相反。因此,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调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UTX的表达活性改变靶基因的H3K27me3的富集进而调控骨骼肌分化。

关键词: PI3K/AKT信号通路 Myogenin基因 MCK基因 UTX H3K27me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X染色体60149273位点在脂尾(臀)和瘦尾绵羊品种中的多态性及其基因定位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绵羊X染色体60149273位点在不同沉脂尾型绵羊品种中的多态性,为解析绵羊尾脂沉积性状的遗传机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首先,采用PCR-SSCP分型方法检测X染色体60149273位点在不同脂尾类型绵羊品种的多态性,并借助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确认各基因型相应序列,利用卡方检验的方法检测各基因型分布在不同品种中的平衡性。其次,利用生物信息方法将该SNP定位与绵羊androgen receptor(AR),并使用电子克隆的方法克隆出绵羊AR全长编码序列。同时以阿勒泰羊臀部脂肪RNA为材料,采用RT-PCR的方克隆绵羊AR第3—8外显子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序列同源性以及序列的物种进化保守性。【结果】①PCR-SSCP结果显示,在脂尾(臀)型绵羊品种阿勒泰羊和湖羊群体中X染色体60149273位点未检出多态性,GG基因型占100%;而瘦尾(臀)型绵羊品种中国美利奴和萨福克羊群体中则出现了多态性,GG基因型分别下降至10%和21%。②利用比较基因组学首次电子克隆出该SNP所属基因AR的全长编码区,并从阿勒泰羊臀脂mRNA中成功扩增羊源AR第3—8外显子片段,测序结果与电子克隆序列完全一致。③物种同源性比对进一步显示,AR在哺乳类动物中高度保守,哺乳动物各物种间同源性高达90%;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牛、绵羊、海豚和猪等哺乳动物亲缘较近。【结论】首次发现绵羊AR第3内含子一处SNP在脂尾(臀)与瘦尾绵羊品种中存在较大差异,该SNP将可作为一个分子标记运用于低脂绵羊新品种的培育,同时该SNP所属AR也可作为一个重要候选功能基因应用于绵羊尾(臀)脂沉积分子机制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脂尾性状 阿勒泰羊 多态性 基因型 标记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3个脂肪酸碳链延长基因的cDNA克隆和表达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棉花脂肪酸合成碳链延长的3个重要基因,分析它们的基因表达及其对逆境胁迫的反应,为棉花高油分育种和抗逆育种提供候选基因。【方法】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陆地棉脂肪酸合成碳链延长3个重要基因GhKAR、GhHAD和GhENR的cDNA全长;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克隆基因编码蛋白的特性;通过RT-PCR,分析目标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时空表达水平和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特性。【结果】GhKAR和GhENR属于NADB Rosemann超基因家族,GhHAD属于hotdog超基因家族;GhKAR、GhHAD和GhENR的cDNA全长分别为1 119、906和1 318 bp,分别编码283、221、394个氨基酸;它们在根、茎、叶及胚珠发育不同时期均有表达。3个基因在高油材料中的基因表达水平都高于低油材料;20DPA(days post anthesis)到30DPA是高低油材料油分积累的主要时期,而30DPA到成熟期是高低油材料油分含量差距产生的关键时期。20DPA低油材料3个基因均有一个表达低值,高油材料基因表达量则持续升高;30DPA时表达量达到最高,其中,对于GhHAD和GhENR的表达量,棉花高油材料为低油材料2倍以上。不同非生物胁迫的诱导表达分析表明,GhKAR、GhHAD和GhENR都不同程度地受低温诱导,GhKAR和GhHAD在ABA诱导时上调表达,但都不受MeJA诱导表达;而GhENR在MeJA诱导2 h时上调表达,之后逐渐下调,受ABA诱导不明显。【结论】获得了GhKAR、GhHAD、GhENR 3个基因cDNA全长,通过基因表达特征分析,3个基因的表达可能对种子油分积累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在棉花抗逆方面也起一定的生理作用。

关键词: 陆地棉 脂肪酸合成 基因克隆 表达量 非生物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发情周期不同组织Cry1 mRNA转录水平相对定量研究

遗传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表明,时钟基因Cry1在哺乳动物季节性繁殖内分泌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多浪羊(非季节性繁殖)和中国美利奴羊(季节性繁殖)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主要组织Cry1在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的表达变化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表明:绵羊Cry1在所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松果体和甲状腺Cry1的表达水平较高;不同绵羊品种Cry1在发情周期不同阶段的组织表达谱基本一致,除下丘脑外,卵巢、子宫、松果体、垂体和甲状腺中Cry1的表达水平均是在发情前期达到峰值;卵巢、子宫、垂体和松果体Cry1在发情前期和发情期的表达变化幅度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Cry1可能具有启动发情和季节性繁殖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Cry1基因 发情周期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绵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溉频率对滴灌小麦土壤水分分布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频率对滴灌小麦农田土壤水分分布及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个生育期来看,在灌水量375mm条件下,高频灌溉(每4天1次)处理0~40cm土层含水率和土壤贮水量较高,而深层(40~100cm)土壤较低;低频灌溉(每10天1次)处理有利于水分的下渗和侧渗,深层土壤含水率和土壤贮水量较高,但水分补给不及时,表层土壤含水率和贮水量偏低;总体上中频灌溉(每7天1次)处理有利于水分在土壤剖面中的均匀分配,有利于作物生长。中频灌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都最高,分别比高频灌溉和低频灌溉产量增加7.6%和13.5%,水分利用效率增加2.6%和9.9%。在当地自然气候条件下,滴灌小麦采用375mm灌溉量和每7d1次的灌溉频率是较适宜的灌溉模式。

关键词: 滴灌 小麦 灌溉频率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鉴定及序列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了解新疆地区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流行株的特性。通过病原的分离纯化、PCR扩增及测序,分析8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血清型,16SrDNA基因、ompH基因和ompA基因的差异。结果表明,3株羊源、2株牛源和1株禽源分离株为荚膜A型,1株牦牛源分离株为荚膜B型,1株标准株为荚膜E型,均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分离株与GenBank公布的代表株的16SrDNA基因、ompH及ompA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3%~100%、93%~100%、98%~100%。ompH基因的ORF氨基酸C端最后10个氨基酸变化较大,分离到5株ompA基因的ORF氨基酸序列N端多出6个氨基酸(M-K-R-I-I-Q)替代原先的起始位置。可见:新疆主要流行株为强致病性的荚膜A型,且有出现变异趋势。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16S rDNA ompH基因 ompA基因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DAMS的分流式平地残膜回收机四连杆摇臂机构的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分流式平地残膜回收机四连杆摇臂机构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疲劳强度大、工作性能不稳定等问题,运用ADAMS软件对其进行建模、动力学分析及优化.结果表明:经优化后,液压油缸最大铰接力由3 224.3N降低到了2 299.6N,降低了28.6%、液压油缸最小铰接力由2 823N降低到了2 147.8N,降低了23.7%,油压波动系数降低了61.2%.产品设计方案合理,具有良好的可装配性.

关键词: ADAMS 分流式平地残膜回收机 四连杆摇臂机构 优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Dlx3基因启动子活性及其多态性与羊毛品质性状的关联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开展绵羊Dlx3基因启动子结构、活性、多态性及其与羊毛品质性状的关联等分析,揭示Dlx3基因在绵羊毛囊发育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CR扩增Dlx3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1.5 kb区域,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分析Dlx3基因启动子活性,采用测序方法寻找Dlx3基因启动子区SNP,并利用PCR-RFLP技术进行SNP分型。【结果】①Dlx3基因启动子近端序列的保守性较高,该区域内人、鼠及绵羊都具有23个保守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和一个CpG岛,而启动子的远端序列的保守性较低;②Dlx3基因的启动子在绵羊胚胎成纤维细胞中具有启动子活性;③Dlx3基因启动子的-1 551—-1 108 bp与-1 108—-707 bp区域对启动子活性影响较大;④Dlx3基因启动子区SNP位点(G-1166A)多态性与羊毛卷曲度显著相关。【结论】①Dlx3基因启动子在绵羊胚胎成纤维细胞中有活性;②Dlx3基因启动子的近端序列组成在人、鼠和绵羊中较为保守,而其远端序列的保守性较低,但是Dlx3基因启动子的远端序列对启动子活性影响较大;③Dlx3基因启动子区G-1166A位点是羊毛卷曲度的一个分子标记。

关键词: 绵羊 Dlx3基因 启动子活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春小麦品种资源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等位变异的分布

华北农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新疆春小麦矮化育种提供有用信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利用Rht-B1和Rht-D1位点的4个STS标记(NH-BF.2/WR1.2、NH-BF.2/MR1、DF/WR2.4和DF/MR2)对270份新疆春小麦品种资源(包括49份地方品种、77份新疆自育品种和144份引进国内外品种)中矮秆基因Rht-B1b(Rht1)和Rht-D1b(Rht2)等位变异的组成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在新疆春小麦品种资源中,携带Rht-B1a(野生型)、Rht-B1b(突变型)、Rht-D1a(野生型)和Rht-D1b(突变型)等位基因品种的比例依次为63.3%,36.7%,42.2%,57.8%,以Rht-B1a和Rht-D1b等位变异类型为主。其中,只携带有1个矮秆基因(Rht-B1b或Rht-D1b)的品种(系)有233份,占总数的86.3%;同时携带有RhtB1b和Rht-D1b 2个矮秆基因的品种(系)有11份,占总数的4.1%;既不携带Rht-B1b又不携带Rht-D1b基因的品种(系)有26份,占总数的9.6%。新疆地方品种、自育品种和引进国内外品种中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的分布比例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依次为20.4%,87.8%,72.7%,24.7%,22.9%,65.3%。总之,新疆春小麦品种株高改良应该以培育矮秆或半矮秆的Rht-B1b基因型为重点,同时可以直接利用这2个矮秆基因的功能标记来提高育种效率。

关键词: 新疆 春小麦 品种资源 矮秆基因 等位变异 STS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品种间部分血液免疫指标比较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绵羊品种间免疫力或抗病力的差异,为开展绵羊抗病育种提供基础。【方法】以引进品种萨福克羊、培育品系多胎萨福克羊、地方品种哈萨克羊以及多胎萨福克羊和哈萨克羊杂交F1羔羊为实验对象,应用ELISA方法检测绵羊外周血部分免疫指标,分析绵羊品种间免疫指标差异并作相关分析。【结果】绵羊外周血中IFN-α、IFN-γ、IgG、IL-1β、IL-2、IL-5、IL-6、IL-8、IL-10、IL-12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外周血中MHC含量不是免疫力的间接指标。萨福克羊外周血中IFN-α、WBC、IgG、IL-5和IL-10含量显著低于哈萨克羊和萨哈F1羔羊(P<0.05),IFN-α和WBC显著低于多胎萨福克羊(P<0.05),萨哈F1的外周血中免疫指标最高。【结论】免疫指标也具有杂种优势的特点,引进品种萨福克羊的一般抗病力较弱,哈萨克羊是开展抗病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之一。

关键词: 萨福克羊 哈萨克羊 多胎萨福克羊 萨哈F 1 免疫指标 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