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53条记录
玉米短链脱氢酶基因IDP2557的克隆及其抗旱功能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短链脱氢酶是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类氧化还原酶,并通过参与各种初生代谢及次生代谢反应调节动植物、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早期工作中发现耐旱玉米品系玉米自选系X923-1根系中zmIDP2557基因受干旱胁迫特异性诱导表达,推测其可能与玉米抗旱胁迫相关。为鉴定其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物学功能,我们通过RT-PCR的方法从耐旱玉米自选系X923-1根部总RNA中克隆了该基因。该基因包含一个996 bp的开放阅读框,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B73相比,有3个位点发生了突变,推测其可能与其抗旱能力的产生相关。构建该基因由组成型启动子35S驱动植物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该基因过表达的转基因玉米植株,通过分子检测证实该基因能够稳定遗传并正常转录。最后通过对T1代转基因玉米进行抗旱性鉴定,证实过表达该基因能够显著提高转基因玉米的抗旱能力,zmIDP2557基因是玉米耐受干旱胁迫的优异基因资源。对该基因的功能解析与抗性研究工作可为利用其进行玉米抗旱分子育种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短链脱氢酶 zmIDP2557 干旱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过表达OsHsp90和BsCspB基因可增强大豆的耐盐性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热休克蛋白90 (Hsp90)和冷休克蛋白B (CspB)在植物和微生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大豆品种‘天隆1号’为受体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方法获得转水稻OsHsp90和枯草芽孢杆菌BsCspB基因的大豆品系‘J93’。为了研究导入基因的过量表达对转基因大豆耐盐性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3个不同浓度(100 mmol/L, 150 mmol/L和200 mmol/L)的NaCl胁迫处理,利用荧光定量方法分析了盐胁迫下的Os Hsp90和BsCsp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测定了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并对植株的株高、鲜重、干重以及盐损伤症状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转基因株系‘J93’中OsHsp90和BsCspB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并且在盐胁迫后24 h内呈现出升降表达模式。同一浓度盐处理下,转基因株系‘J93’的叶片相对电导率比对照低;而叶绿素含量比对照高;转基因株系‘J93’和对照的植株株高、鲜重和干重均有所下降,但转基因株系‘J93’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除经200 mmol/L NaCl处理后植株全部死亡外,其他浓度处理下,转基因株系‘J93’的盐损伤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综上所述,OsHsp90和BsCspB基因的过表达可以增强大豆的耐盐性,转OsHsp90和BsCspB基因的大豆品系‘J93’将为进一步耐盐性转基因大豆育种提供基础材料。

关键词: 大豆 Hsp90 CspB 盐胁迫 耐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花生秧与花生壳的体外发酵特性

草业科学 2019 CSCD

摘要:为利用体外产气法评定吉林省花生(Arachis hypogaea)两种副产物(花生秧、花生壳)的营养价值,本研究以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草原红牛为试验动物,测定花生秧、花生壳、羊草(Leymus chinensis)不同时间点(2、4、6、8、12、24 h)累计产气量、产气动力学参数及体外发酵24 h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 VFA)含量、pH、氨态氮浓度和微生物蛋白(microbial crude protein, MCP)含量。结果表明:1)花生秧不同时间点累计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和达到最大产气量1/2时的产气速率显著高于花生壳和羊草(P <0.05);羊草的产气速率和产气延滞时间显著高于花生秧和花生壳(P <0.05)。2)羊草的pH显著高于花生秧和花生壳(P <0.05);花生秧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 TVFA)含量和丙酸比例显著高于花生壳和羊草(P <0.05);羊草的丁酸比例和乙酸/丙酸值显著高于花生秧和花生壳(P <0.05);乙酸比例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3)花生秧的微生物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花生壳和羊草(P <0.05);羊草的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花生秧和花生壳(P <0.05)。综上所述,花生秧的体外发酵效果最优,营养价值高;花生壳的利用率低,日粮添加比例不宜过大。

关键词: 花生秧 花生壳 羊草 体外发酵 吉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不同种类有机肥对黑土磷素含量的影响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5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种类有机肥(牛粪、鸡粪、猪粪和堆腐肥)对黑土磷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ck)相比,施用有机肥增加了土壤全磷、速效磷、无机磷组分(包括Ca_2-P、Ca_8-P、Ca_(10)-P、Al-P、Fe-P和O-P)及有机磷组分(包括活性有机磷、中等活性有机磷、中等稳定性有机磷和高稳定性有机磷)的含量。其中,Ca_2-P的增加幅度高于其他无机磷组分,活性有机磷和中等活性有机磷的增加幅度高于其他有机磷组分。不同种类有机肥相比,施用猪粪和鸡粪后土壤各形态磷素的含量均高于堆腐肥和牛粪处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速效磷与Ca_2-P和中等稳定性有机磷的相关性最高,而与Ca_(10)-P和中等活性有机磷的相关性最低。上述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可增加土壤不同形态(尤其是植物有效态)磷素的含量,猪粪和鸡粪对土壤磷素的贡献大于牛粪和堆腐肥。

关键词: 黑土 有机肥 速效磷 无机磷组分 有机磷组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ZmRINO1基因盐碱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Zm RINO1基因氨基酸序列进行结构、疏水性和亲水性、亲缘关系等分析,为最终解析该基因调控玉米耐盐碱的分子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根据水稻中耐盐碱基因OsRINO1序列信息进行电子克隆玉米中的同源基因Zm RINO1,获得650 bp的基因全长,然后利用该基因的CDS区设计特异引物,对吉林省主要玉米品种及亲本自交系进行筛选鉴定,同时在三叶期用不同浓度的NaHCO3(0 mol/L, 0.05 mol/L和0.1 mol/L)处理,进行筛选鉴定和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吉单66'及其母本中有Zm RINO1基因,实现了该基因的有效聚合;并且在盐碱胁迫下该基因相对表达量随着盐碱浓度的升高而表达量先升高而后下降,初步判断该基因可能在'吉单66'的耐盐碱过程中起到正向调控作用.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ZmRINO1 生物信息学 盐碱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春玉米高产与养分高效综合管理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东北春玉米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区,主要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东部(赤峰、通辽、呼伦贝尔和兴安盟),常年种植面积约15 732万hm2,总产量为10 335万t左右,分别占全国玉米总播种面积的37.3%和总产的40.2%[1],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2-3].在当今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农业用地数量与质量矛盾日益突出的全球背景下,粮食总产进一步增加必须依靠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4-6].然而,东北黑土地农田长期玉米连作,产量不断提高主要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杆线虫Oscheius tipulae JL1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L.诱集法,从采自吉林省的土样中分离到小杆类昆虫病原线虫1种。经形态学、ITS及28S rDNA序列分析鉴定,明确了该线虫为Oscheius tipulae JL1。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24 h时,线虫JL1浓度为120 IJs/larva及以上时,大蜡螟的死亡率达90%以上;48 h时,浓度40 IJs/larva时,大蜡螟死亡率达93%以上;60 h时,浓度高于20 IJs/larva时,大蜡螟死亡率100%。耐热性方面,在38℃下处理8 h,线虫死亡率快速增加,35℃处理16 h,线虫死亡率开始快速增加。线虫JL1在35和38℃条件下,分别至少可耐16和8h的高温,死亡率分别在3.2%和15.3%以下。结果表明该线虫具有较好的耐热力、侵染力和致死力,未来有望用于害虫防治。

关键词: 小杆线虫 Oscheius tipulae 侵染力 耐热性 大蜡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碳代谢基因gabT调控生防菌Snea253的γ-氨基丁酸代谢途径影响杀线虫活性

微生物学通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委内瑞拉链霉菌Snea253是本实验室前期获得的具有杀植物线虫活性的生防放线菌,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γ-氨基丁酸转氨酶基因(gabT)是参与Snea253碳代谢的重要基因之一。【目的】明确gabT基因通过调控Snea253的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代谢通路,从而影响菌株的活性。【方法】以紫外诱变所得弱毒株(Snea253-R)为材料,以南方根结线虫为靶标,在弱毒株中过表达gabT基因,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检测菌株中GABA和下游代谢产物琥珀酸的含量及杀线虫活性,同时检测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野生型菌株gabT基因表达水平、产物含量和杀线虫活性。【结果】过表达菌株R-p IB139的gabT基因上调表达,GABA含量降低,琥珀酸含量升高,杀线虫活性提高了39%;在8种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gabT基因在野生株中相对表达量较高的培养基碳源是可溶性淀粉和玉米淀粉,其发酵液中GABA含量较低,发酵液中下游代谢产物增多,杀线虫活性较高。【结论】通过改变gabT基因的表达,明确GABA支路在调控Snea253代谢以提高杀线虫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转氨酶基因gabT 委内瑞拉链霉菌 γ-氨基丁酸(GABA) 琥珀酸 杀线虫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大豆抗胞囊线虫QTL定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 cyst nematode,SCN)是大豆生产上的重要病害,野生大豆是拓宽大豆抗病育种遗传基础的重要种质资源。为发掘野生大豆优异基因资源,利用SLAF-seq技术,以杂交组合"绥农14×ZYD03685"的亲本、126个F2单株及其衍生的F2:3家系为试验材料,进行了SLAF标签的开发、遗传图谱的绘制和QTL分析。共获得7783个SLAF标签用于遗传图谱绘制,遗传图谱总长度为2664.2 cM,20个连锁群的平均长度为133.21 cM。两个SCN抗性QTL(qSCN-1和qSCN-2)分别位于Chromosome 18(Chr 18)的4.25~4.31 Mb和13.50~13.81 Mb,分别解释了22.96%和10.96%的抗性(胞囊指数)变异,QTL区段内分别包含了6个和14个基因。qSCN-2区段未见有前人关于SCN抗性QTL的报道,为新的QTL。本研究为SCN抗性机制解析和利用ZYD03685进行SCN抗病分子育种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 QTL SLAF-seq(特异位点扩增片段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中筋春小麦新品种一吉春26号

麦类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