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三种中药组方对小鼠热应激的调节作用
《中兽医学杂志 》 2016
摘要:探讨中药组方A、B和C对小鼠热应激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调节作用,将ICR小鼠110只,取100只用生化培养箱复制热应激病理模型,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每天分别灌服不同剂量(0.2、0.4、0.6 m L)的中药组方煎剂;第10组为阳性对照组;另外10只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0.4 m L,各组连续灌胃10d。各组于末次灌药4 h后,眼球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相关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三种中药组方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改善热应激小鼠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异常,以中药组方C在中剂量下调节作用最为明显,血清Na+、K+、Cl-;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浓度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小鼠血清中的AKP浓度升高,AST和ALT浓度降低与其他试验组比较最为明显,恢复最好。


EM生态益生菌对木薯渣发酵品质的影响
《粮食与饲料工业 》 2016
摘要:为研究EM生态益生菌对新鲜木薯渣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组,分别为试验Ⅰ、试验Ⅱ、试验Ⅲ和试验Ⅳ组,其中,试验Ⅰ组由70%新鲜木薯渣、10%米糠、18%麦麸、2%硫酸铵组成,不接种菌种直接装发酵罐密封,另外3个处理组在试验Ⅰ组基础上添加不同比例的EM生态益生菌,接种量分别为1 000、2 000、3 000ml/t,发酵30d后采样分析。结果表明:EM生态益生菌添加组木薯渣的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钙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其中,以试验Ⅲ组(EM菌2 000ml/t)发酵木薯渣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中性纤维含量最低;EM生态益生菌添加组木薯渣的pH值均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而乳酸、乙酸含量则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综合认为,发酵木薯渣时添加EM生态益生菌可以改善发酵饲料的品质,其中以EM生态益生菌添加量为2 000ml/t时粗蛋白质最高,建议生产中使用。


高温季节三种中药组方对文昌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中兽医学杂志 》 2016
摘要:为研究三种中草药组方对高温季节对文昌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选用28周龄1200只产蛋文昌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对照组及3个中药添加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1%的三种不同的中药组方。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的中草药组方C可以明显改善文昌鸡的产蛋性能,产蛋率提高9.37%,料蛋比比对照组降低11.23%。畸蛋率、破壳率明显降低(P<0.05)。明显增加平均蛋重、蛋白高度、蛋壳重、蛋壳厚度和蛋黄重(P<0.05),改善文昌鸡蛋品质。


海南甜椒新品种比较试验
《辣椒杂志 》 2016
摘要:为筛选适合海南种植的甜椒新品种,以中椒105为对照,对6个甜椒品种的生育期、果实商品性、抗病性、抗冷性与产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绿将军、08-16A两个品种总体优于对照。绿将军为绿色厚皮长方形果,早熟,果实商品性好,产量高,可作为北运甜椒在海南大面积种植。08-16A为浅绿色薄皮长方形果,早熟,果实商品性好,产量高,适合海南本地市场。


蓝药睡莲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方法的研究
《中国园艺文摘 》 2016
摘要:以蓝药睡莲的根状茎、根、叶片、叶柄及种子作为外植体,进行消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根状茎及种子为材料消毒效果较好。根状茎的适宜消毒方法:清洗干净→无菌水冲洗2次→无菌水浸泡震荡30 min→无菌水冲洗1次→0.1%Hg Cl2浸泡20 min→无菌水冲洗1次→5.0%Na Cl O浸泡5 min→无菌水冲洗5次,成功率55.56%;种子的适宜消毒方法:取纱布包种子→无菌水冲洗2次→0.04%Hg Cl2消毒1 min→无菌水冲洗5次,发芽率75.56%。


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防治稻曲病药效试验
《南方农业 》 2016
摘要:进行了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曲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稻曲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发病初期及时施用,其168.75g/hm2处理的相对防效达87.16%,其140.63g/hm2处理的防效为81.21%,建议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40.63-168.75g/hm2(制剂12.5~15g/667m2).
关键词: 75 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水稻 稻曲病 药效试验


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
《核农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系统评价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资源,通过表型变异结合I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表型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观察的农艺性状中,除蔓性、生长势、果柄、果肉质地等4个性状外,其他性状在不同品种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平均变异系数为34.88%,其中果形的变异最大,部分农艺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使用UPGMA法聚类分析可依据叶片大小、叶色和叶尖将28份材料划分为2个类群。ISSR标记和SRAP标记所揭示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基本一致,均表明供试品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基于ISSR标记,所有供试品种间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943,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为62.90%;基于SRAP标记,H=0.2258,PPB=61.50%;2种标记的UPGMA聚类结果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均可将供试品种分为5类,但是其聚类结果与表型分析结果之间相关性较低。综合2种标记的扩增结果,各品种间的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GS值为0.7741,海13和海17亲缘关系最近,而海30与海18遗传基础差异最大。供试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间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变异,ISSR和SRAP标记均能有效应用于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研究结果为中国南瓜海南农家品种保护和创新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中国南瓜 海南农家品种 表型变异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分子标记


菠萝清汁工艺优化技术研究
《食品工业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研究了菠萝清汁的加工工艺,试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菠萝酶解工艺,得出菠萝清汁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果胶酶浓度0.051%,纤维素酶浓度0.080%,酶解温度51℃,酶解时间2.1 h时,菠萝出汁率可达88.51%;以色变指数和透光率为评价指标,对比树脂处理组与澄清剂处理组对菠萝汁脱色、透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LX-200和阳离子交换树脂LX-100分两段式处理的效果较好,菠萝清汁色变指数下降到0.033,下降了77.24%;透光率达到98.36%,比对照提高了24.43%。


五指山猪FSHβ基因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克隆五指山猪的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β)基因,获得该基因序列并分析基因结构和相关遗传变异,试验采用PCR扩增FSHβ基因组序列,通过克隆测序寻找基因中的突变位点,采用PCR产物直接电泳法检测FSHβ基因位点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猪FSHβ基因组中共发现6处单碱基突变位点,分别位于第1内含子(A-757G、A-645G、A-531G)和第2内含子(C+1 431T、A+1 434G、C+1 502T);多态性分析发现,在五指山猪中存在AA和AB两种基因型,其中A等位基因频率为0.96,B等位基因频率为0.04。
关键词: 五指山猪 促卵泡素β(FSHβ)基因 克隆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 生物信息学分析


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妃子笑荔枝开花坐果调控效应的比较
《西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8年生妃子笑荔枝树为试材,采用烯效唑等5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荔枝花穗喷施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对妃子笑雌雄花开放动态、坐果、单株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处理能够推迟开花物候期,延长花期,显著提高雄花量,有利于提高初始坐果量,产量明显增加,并能够诱导果实种子的败育,提高焦核率;赤霉素和乙烯利处理明显加速开花,缩短花期,并减少开花总量;氯吡苯脲处理显著延缓花穗衰老,延长花期,增加开花量和开花批次,有利于坐果和促进果实发育,且明显增加果皮厚度;萘乙酸处理下雌花率仅5.04%,初始坐果量3.50粒,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的23.16%和25.17粒,说明萘乙酸处理不利于雌花发育和提高坐果,导致产量显著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