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30条记录
青椒品种抗CMV和TMV苗期鉴定

上海蔬菜 1995

摘要:病毒病是青椒主要病害之一,以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为主。青椒罹病后植株畸形、矮化,严重影响正常生长,产量下降。为了弄清国内品种对二种病毒的抗性强弱,本试验采用苗期人工接种方法,对国内部分主要栽培品种进行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u Ni As Cr对萝卜出苗的影响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1995

摘要:利用盆栽试验研究Cu、Ni、As、Cr4个元素不同浓度对萝卜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Cu50mg/kg以上时,随着含Cu量的增加,出苗数随之减少.在酸性土壤上发生Cu和Ni危害时,可用提高土壤pH至中性的办法来消除.在中性土壤上,含Ni50mg/kg以上对萝卜出苗有害.Cu、Ni复合污染比单一元素污染的危害大,且毒性Ni>Cu.土壤Cr、As含量越大,对萝卜出苗的危害也越大,并且毒性Cr(6+)>Cr(3+).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元素,萝卜,出苗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几种野生葡萄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1995

摘要:以8种野生葡萄的试管苗为材料,探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茎段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葡萄在BA1.00mg·L(-1)与IAA1.00mg·L(-1)的培养基上可达到腋芽增殖与幼茎伸长的双重效果;IAA是野生葡萄试管苗生根繁殖的适宜添加剂,其适宜浓度为0.5~100mg·L(-1)。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野生葡萄;试管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柳松菇栽培技术的研究

食用菌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柳松菇(Agrocybe cylindracea)隶属于粪伞科、田头菇属,又称柳环菌、杨树菇、柱状田头菇。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纤维素含量高,风味和咀嚼感好,深受欧洲和东南亚等消费者的喜爱。人工栽培始于50年代,法国用白杨树段木栽培,其后Varia(1974)和 Zadrazil(1979,1987)等进行了代料栽培研究。Caleux和Diop(1974)报道了影响子实体形成的环境因子。80年代日本学者开始了柳松菇栽培的基础研究,善如寺厚(1986),近滕(1980),木内(1985)相继进行了生理生态及栽培技术研究。我国于1982年开始驯化栽培,目前贵州、山西、广东、昆明、江苏均有研究报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色木霉纤维素酶CBHⅡ基因的结构研究

遗传学报 1995 SCI 北大核心

摘要:实验经限制性酶切和双向Southern杂交将重组质粒pCBHII-14的14kb外源片段上的绿色木霉纤维素酶CBHII基因定位于4.4kb的EcoRI片段上,将该片段克隆于质粒pUC19,获得重组质粒pCBHII。通过限制性分析构建了pCBHII上4.4kbEcoRI片段的物理图谱。在此基础上用质粒制作该片段的亚克隆,采用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了含绿色木霉纤维素酶CBHII基因的4074bp的DNA序列,由GT-AG规则和cDNA序列推知该结构基因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总长1613bp,5′端存在与一般真核基因类似的两个特征性调控序列,但3′端不存在真核基因通常具有的特征序列而存在功能未明的短重复序列和嘧啶富集区。并对纤维素酶基因间的同源性和可能的功能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纤维素酶,木霉,基因,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科院贯彻“稳住一头,放开一片”方针的现状与问题

农业科技管理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稳住一头,放开一片”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议题。本文结合华东地区六省一市农科院的情况,对这一中心议题作一粗浅的阐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制剂EM控制鸡粪堆制过程恶臭的研究

农村生态环境 1995

摘要:以上海阿妮优美容保健品有限公司提供的微生物制剂──环境有用微生物群(简称EM)作为添加剂进行鸡粪堆肥腐熟对比试验,结果差异明显。EM处理的堆肥中NH-N含量比对照下降41.86%(10d)~56.71%(20d),NH-N散发量明显减少,且在后期有较强酿酒芳香味逸出,除臭效果显著。EM处理能加速堆肥腐熟,减少氮的气态损失,并可将无害化处理时间缩短到20d。这些作用是由EM引入的外源微生物所引起的。

关键词: 微生物制剂,鸡粪堆肥,恶臭控制,NH-N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子干热消毒对甜椒TMV病毒的影响

上海农业科技 1995

摘要:种子干热消毒早在1922年就开始进行研究,这种方法对杀死各种病原菌、细菌、病毒都是有效的。日本的中村浩认为甜椒种子采用干热消毒比较困难,经73℃处理3天后,种子的发芽率会下降,但对防止由带TMV病毒种子引起的病害是很有效的;高维恒经过试验发现,在70℃温度下干热处理一天,或经过4年以上的干燥贮存,或用10%Na_5PO_4浸泡30分钟,都不能有效地脱去甜椒种子的TMV。为此,本试验进行不同干热温度对种子发芽率影响及种子不同处理后对病毒影响的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菇染色体核型的鉴定

食用菌学报 1995

摘要:利用等高锁状同源电场凝胶电泳(CHEF),获得草菇的电泳核型.综合两组脉冲电泳的电泳条件、溴化乙锭染色以及DNA杂交分析结果,草菇染色体DNA至少可分为9个谱带.这一结果和以前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草菇的染色体数目的结果相一致.以混浊酿酒酵母和粟酒裂殖酵母等的相对迁移率为基准,草菇染色体长度估计在1.32~5.4Mb之间,染色体组总长约25Mb.

关键词: 草菇 染色体核型 脉冲电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RFLP技术检测水稻染色体片段的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已定位的28个RFLP标记为探针,测定了IR8及其亲本在9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条件下的RFLP表现,以此来判断IR8品种中这些标记所在的染色体片段来源。结果,有18个标记揭示了品种间RFLP存在。根据RFLR图谱,IR8品种中9个标记的图谱相同于Reta,5个标记的图谱相同于低脚乌尖(DGWG),这表明这些标记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分别来自Peta和DGWG。另外3个标记显示了IR8持有的RFLP图谱,表明IR8中这些标记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的DNA顺序已经发生了重组。在IR8不同个体的测定中,发现了一个不与RG365标记DNA杂交的个体,该个体可能是缺少RG365标记同源顺序的突变体。RG237标记在EooRV酶切条件下,也揭示了个体间的RFLP存在。

关键词: 水稻;RFLP;染色体片段;DNA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