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粤引澳卡菠萝丰产栽培技术

福建果树 201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癌农杆菌介导花生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表面活性剂(MES,methyl ester sulfonate)、真空渗入法和二次侵染对提高花生转化效率的影响,建立了一种农杆菌介导的花生快速高效遗传转化体系。该体系以带子叶的胚轴为外植体,在OD600为0.7的菌液中,加入150mg/L的MES,40kPa真空处理10min,共培养3d后进行二次侵染。采用该体系可显著提高遗传转化率,GUS基因阳性表达率最高,达73.3%。

关键词: 花生 根癌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草种生草对幼树柑桔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柑桔幼树园进行花生、紫花苜蓿与百喜草生草试验,结果表明,3种草均能有效的改善树势和土壤肥力,其中百喜草生长势最强,更能促进幼龄桔树的生长和提高土壤pH值、有效磷含量;花生更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与速效钾含量。

关键词: 生草 柑桔园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场内部猪瘟净化的实施方案

广东饲料 2010

摘要:近几年猪病的发生和危害日益加重,其中传染性疫病占总发病率的70%以上,而且猪瘟仍然是目前养猪业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我国大部分地方普遍存在猪瘟病毒的污染,据丘惠深2001年至200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调理剂的添加对造纸污泥好氧堆肥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造纸污泥为原料,添加不同的调理剂,研究其对造纸污泥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水稻秸秆作为调理剂的处理无法达到高温。添加米糠作为调理剂的处理升温最快,温度最高;添加蘑菇渣作为调理剂的处理也可达到高温,温度却偏低,但高温期较添加米糠长;水稻秸秆作为调理剂处理的pH整体较低,添加米糠处理和添加蘑菇渣处理pH相近。各处理EC均较低,堆肥结束时3个处理EC分别为2.0、2.1和1.2mS/cm。水稻秸秆处理的全氮呈不断上升趋势,添加米糠处理和添加蘑菇渣处理全氮基本不变。至堆肥结束时,水稻秸秆处理全氮含量比堆肥初始增加58.6%,而添加米糠处理和添加蘑菇渣处理分别比堆肥初始时低了3.3%和0.98%。至堆肥结束,3个处理DOC含量分别比初始时降低48.7%、68.2%和49.1%,GI分别为85.9%、110.5%和95.2%。各堆肥后的产品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值,养分含量增加。

关键词: 造纸污泥 好氧堆肥 调理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氨酰胺对新生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激素水平及小肠黏膜酶活性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谷氨酰胺(Gln)对新生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激素水平和小肠黏膜中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4日龄新生仔猪36头,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2公1母),各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5%和1.0%谷氨酰胺。试验期1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1.0%谷氨酰胺显著提高了仔猪4~14日龄平均日采食量(P<0.05);日粮中添加0.5%谷氨酰胺显著提高了仔猪14日龄血清胃泌素含量(P<0.05);添加1.0%谷氨酰胺也显著提高了仔猪21日龄血清胃泌素含量(P<0.05);仔猪21日龄时,添加0.5%和1.0%谷氨酰胺显著提高了空肠黏膜中鸟氨酸脱羧酶(ODC)、Ca2+,Mg2+-ATP酶和Na+,K+-ATP酶的活性(P<0.05);添加1.0%谷氨酰胺显著降低了空肠黏膜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鸟氨酸转氨酶(OAT)的活性(P<0.05)。日粮中添加1.0%谷氨酰胺显著提高了仔猪14日龄空肠黏膜蔗糖酶、麦芽糖酶和乳糖酶活性(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1.0%谷氨酰胺提高了人工饲养新生仔猪14日龄肠道消化能力,改善了21日龄空肠黏膜中与谷氨酰胺代谢相关的酶活性。

关键词: 新生仔猪 谷氨酰胺 生长性能 肠黏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仁化县的示范应用效果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9—2010年晚季在广东省仁化县进行了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对比试验和连片示范。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法相比,采用水稻"三控"技术每667 m2增产54.7~60.6 kg,增幅11%左右,增加收入121~168.4元。水稻后期倒伏大幅减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明显减少,少打农药2次。

关键词: 水稻 “三控”施肥技术 高产稳产 节本增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粤北普通野生稻表型多样性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参考《野生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对保存于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国家种质野生稻圃的174份5个居群粤北普通野生稻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共调查21个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利用SPSS、popgene软件进行相关、聚类、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粤北普通野生稻在表型性状上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19个有差异的表型性状间171对组合中,50对性状呈极显著相关,14对性状呈显著相关。聚类分析在卡方距离41.33内均不能将5个居群材料聚成规则类群,推测各居群材料之间有较大的遗传相似性,没有发生种的变异,可能是由一个大居群演化而来的。

关键词: 粤北普通野生稻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指数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葛根韧皮部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作用初探

食品工业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初步探讨从葛根韧皮部中提取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葛根韧皮部中提取总黄酮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浸提溶剂95%乙醇、料液比1:8、浸提时间1h、浸提次数3次,总黄酮提取率为75.43%。同时探讨葛根总黄酮粗提物对花生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葛根粗提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其抗氧化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而明显增强;在一定使用量的条件下其抗氧化效果优于BHT、茶多酚;在加热条件下葛根总黄酮粗提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以及相对良好的热稳定性;柠檬酸、VC对葛根总黄酮粗提物具有抗氧化协同增效作用。

关键词: 葛根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抗氧化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薹新品种‘油绿粗薹菜心’

园艺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绿粗薹菜心’是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耐热,耐湿,优质菜薹新品种。叶片圆形,油绿色,叶长19.9cm,叶宽10.6cm;主薹高22.2cm,薹粗1.8cm,单薹质量37.9g,薹色油绿。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及抗性,耐涝,抗霜霉病、炭疽病和软腐病,产量高,适宜广东省菜薹产区春夏秋季种植。

关键词: 菜薹 早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