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香蕉间作模式和香蕉茎秆堆沤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香蕉3种间作模式(香蕉-大豆、香蕉-花生、香蕉-生姜)和香蕉茎秆堆沤处理后2种不同还田量(2.5kg·株-1、1.5kg·株-1)对蕉园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蕉间作可提高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其中对蔗糖酶活性的影响最为明显,碱性磷酸酶、脲酶次之;香蕉间作模式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低于香蕉单作。不同间作模式对酶活性影响的大小总体表现为:间作大豆>间作花生>间作生姜>香蕉单作。茎秆堆沤还田处理的蔗糖酶、脲酶活性明显上升,其中对蔗糖酶活性提高的幅度最大,达34.6%~39.2%,脲酶达9.7%~28.7%;茎秆堆沤还田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相对较小,而对碱性磷酸酶活性则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还田量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随还田量增加,脲酶活性增强,蔗糖酶增加不显著,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还田量低于2.5kg·株-1时比对照略有下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坡岗地甘蔗和木薯主产区土壤有效磷、钾丰缺指标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开展坡岗地甘蔗和木薯肥效田间试验,采用常规方法对基础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测试,以缺素区与推荐施肥区相对产量<75%、75%~90%、90%~95%和>95%为标准,研究土壤有效磷、钾供应的丰缺临界指标,为高效施肥技术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南方坡岗地甘蔗产区土壤有效磷缺乏临界值为15.1mg/kg,高产临界值为21.2mg/kg,缺乏比例占测试土样的60.0%;土壤有效钾缺乏临界值为100.0mg/kg,高产临界值为122.0mg/kg,缺乏比例占测试土样的82.5%。木薯产区土壤有效磷缺乏临界值14.1mg/kg,高产临界值为22.6mg/kg,缺乏比例占测试土样的87.9%;土壤有效钾缺乏临界值为96.1mg/kg,高产临界值为119.8mg/kg,缺乏比例占测试土样的83.3%。
关键词: 坡岗地 甘蔗 木薯 土壤有效磷 土壤有效钾 临界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畜禽其因组选择的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tection,GS)是继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之后发展起来的新一代畜禽遗传评估的新方法.近年来,不少学者从各方面对GS在畜禽育种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与其他方法相比,GS优势明显,是当前畜禽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热点.作者系统地阐述了GS估计染色体片段效应的方法及其准确性比较,详细介绍了影响GS准确性的因素、GS的经济效益,以及世界各国学者研究GS在实际育种中的应用情况,最后简述了中国畜禽育种开展GS策略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胚中段为外植体的花生高效再生体系构建研究
《花生学报 》 2010
摘要:参考幼叶、子叶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方法,利用花生种子胚生长旺盛的特性,以花生种子胚中段为外植体材料建立一个新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在含3.0mg/L的6-BA的MS培养基上,培养30d可以诱导出丛生芽,诱导率达到92.5%;丛生芽转至1/2MS+0.2mg/LIBA+0.1mg/LNAA的培养基中培养2~3周,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树杀梢剂“帮你控”对荔枝杀除花穗小叶及成花的影响
《福建果树 》 2010
摘要:为探索简单而又高效安全地控制荔枝花穗冲梢的方法,提高荔枝成花率,应用果树杀梢剂"帮你控"2000、4000、8000倍液处理妃子笑及桂味荔枝花穗小叶,观察其对小叶枯萎、花穗冲梢、成熟叶片药害及成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帮你控"4000倍液可在3d内杀除妃子笑荔枝花穗小叶,促进成花,提高纯花穗比例,成花率达99%,对成熟叶片无药害;"帮你控"8000倍液可杀除桂味荔枝花穗小叶,促进成花及提高纯花穗率,成花率达92%,对成熟叶片无药害。
关键词: 果树杀梢剂“帮你控” 荔枝 花穗小叶 控制冲梢 促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哺乳与保育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
《饲料工业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仔猪腹泻现象十分普遍,导致饲料报酬较低、成活率下降、生长发育停滞。引起腹泻发生的病因往往是多因素相互作用,呈多重感染或交叉混合感染,临床诊断防治困难,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岭头单枞乌龙茶HS-SPME/GC-MS/GC-O研究
《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 》 2010 CSCD
摘要:采用HS-SPME-GC-MS、GC-O对岭头单枞茶乌龙茶进行测定,GC-MS共检出53个成分,含量高的成分是: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Ⅰ、α-萜品醇、1,3,8-对孟三烯、β-香叶烯、柠檬烯、顺-罗勒烯、水杨酸丙酯、香芹醇、β-紫罗酮,这10个化合物含量占总量的64.25%。GC-O呈味的有34个成分,香气强度大于3(较强以上)的主香成分是:芳樟醇(玫瑰花香)及其氧化物Ⅰ(淡花香),2个化合物;大于2(中等强度)的助香成分是:顺-3-己烯-1-醇、苯甲醛、β-香叶烯、香芹醇、柠檬烯、顺-罗勒烯、α-萜品醇、水杨酸甲酯、香叶醇、水杨酸丙酯、己酸-顺-3-己烯酯、β-紫罗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等13个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