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农杆菌介导转化蝴蝶兰遗传体系的研究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摘要:为建立蝴蝶兰植株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以蝴蝶兰花梗腋芽诱导的类原球茎体为受体材料,利用农杆菌侵染并在侵染前后辅以超声波及负压处理的方法将gus基因导入到蝴蝶兰中,经过近90 d的筛选,获得了69个抗卡那霉素抗性PLB,经X-gluc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检测,表达率最高达39%,并获得了50株再生蝴蝶兰,其中17株PCR检测呈阳性。初步建立了蝴蝶兰遗传转化体系。另外,我们在农杆菌侵染前后辅以超声波及负压处理,可以提高转化效率。

关键词: 蝴蝶兰 农杆菌介导转化 类原球茎体 gu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抗逆玉米新品种丰禾96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山西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丰禾96是山西丰禾种业有限公司玉米课题组自行选育而成的中早熟玉米新品种,其母本为F093,父本为F172,2008年4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耐旱等特点,不仅适宜山西省中早熟旱作区栽培,而且在中晚熟区推广应用也有着强劲的势头。2008—2010年累计推广面积达5万多hm2。

关键词: 丰禾96 玉米 选育 推广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燕麦产业现状及技术发展需求

山西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燕麦是山西北部高寒地区的主要杂粮作物,也是高寒地区的优势作物,符合调产要求.从燕麦生产、科研、加工3个方面阐述了山西省燕麦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山西省燕麦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 燕麦 优良品种 产品加工 市场 产业化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间偃麦草抗小麦白粉病基因导入及其抗性评价

华北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利用中间偃麦草对小麦白粉病的抗性,通过八倍体小偃麦TAI7045与普通小麦杂交、回交,育成一批兼抗我国黄淮麦区和西南麦区小麦白粉病、条锈病的新品系和新材料。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无论苗期还是成株期,对小麦白粉病菌优势小种E09及强毒力小种E20、E21表现为免疫或高抗的有57份,占测试材料的67.9%;中抗的有10份,占11.9%,且对白粉病的抗性来自中间偃麦草。对随机选取的4份抗病品系及其与普通小麦的杂交F1进行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计数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 MI)染色体构型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2,4个材料及其与中国春杂交F1的平均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为0.13Ⅰ+19.75Ⅱ+0.06Ⅲ和0.16Ⅰ+20.06Ⅱ+0.04Ⅲ,而且与中国春小麦的染色体配对构型无显著差异,说明它们的染色体组成与普通小麦基本一致,在遗传学和细胞学上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小麦 中间偃麦草 白粉病 基因导入 抗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柴胡栽培种ZQ-T干根药材的AFLP鉴别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干根药材为材料,采用AFLP技术进行了柴胡栽培种ZQ-T的鉴别.首先以3个柴胡栽培种干根样品混合DNA为模板进行AFLP分析,筛选出3对引物,经3次重复其DNA指纹图谱一致.然后以3对引物分别进行了7个栽培种的AFLP分析,每对引物均能从ZQ-T中扩增出特异条带,将ZQ-T鉴别出来;通过聚类分析,当遗传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81、0.86、0.97时(引物分别为E-AAC/M-CTA、E-AGG/M-CTG和E-AGG/M-CAA)可将7个柴胡栽培种完全区分开.结果表明:AFLP可以较好地揭示柴胡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并可用于柴胡栽培种干根药材的鉴别.

关键词: 柴胡 干根 AFLP 药材鉴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保水扩蓄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中国水土保持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制备土壤保水剂的工艺,并对其吸水、保水性能进行了考察。最佳合成条件是:在淀粉与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3∶1、氢氧化钠为丙烯酰胺质量的75%、硝酸铈铵的浓度为5mmol/L、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0.2%、反应温度控制在(60±2)℃的条件下,制得的保水扩蓄剂吸水率可以达到750g水/g。进一步试验表明,该聚合物具有提高土壤持水性和蓄水性、有效抑制土壤蒸发的功能。

关键词: 淀粉 丙烯酰胺 保水剂 吸水率 土壤持水性 近红外光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葫芦新品种长青王6号的选育

山西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以韩国最高峰杂交1代自交纯合选育的代号A-1-2深绿皮自交系为母本,美国4094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的代号03-28淡绿皮稳定自交系为父本,育成了早熟、丰产、半蔓型杂交种长青王6号。该品种生长势强,丰产性好,植株后期不衰。瓜长筒形,纵径24.0~24.5cm,横径7.0~7.5cm。瓜皮翠绿色,光泽度好。田间表现为高抗病毒病、耐白粉病。露地栽培公顷产量为67962.0~73510.5kg,比早青一代增产13.4%,比碧波增产4.9%。

关键词: 西葫芦 新品种 长青王6号 杂种1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树不同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验证现有枣树材料的亲缘关系,利用RAPD标记对21种枣树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36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20个可扩增出清晰且多态性高的条带的引物用于RAPD-PCR扩增,共获得185条DNA片段,其中173条具有多态性,多态率达93.51%,平均每个引物可以扩增出9.25条。利用DPS软件建立了21种枣树品种的聚类分析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82.48处所有枣树品种被聚为一类,在65.98处21种枣树品种被分为2大类群。

关键词: 枣树 RAPD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土高原地区边坡喷播纤维本地化及绿化草种的筛选

中国水土保持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黄土高原地区进行边坡绿化时,喷播中通常使用稻纤维组成喷播基质,但由于其成本过高等原因,限制了边坡绿化的进程。以本地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加工成的纤维分别组成喷播基质,与通常使用的稻纤维作对比,对禾本科和豆科绿化草种的发芽率、苗高及地上总生物量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高羊茅的生长优于无芒雀麦,苜蓿和白三叶混播优于苜蓿与草木樨或沙打旺的混播,但差异性基本不显著;与稻纤维相比,本地的玉米纤维和小麦纤维并未显著影响绿化草种的萌发和生长,可以代替稻纤维应用于喷播中。

关键词: 边坡绿化 喷播 纤维 本地化 发芽率 苗高 地上生物量 黄土高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抗性玉米接种矮花叶病毒后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对玉米矮花叶病毒的抗感病品种沈137和Mo17,以未接种植株为对照,接种矮花叶病毒后,对144h内叶片中的可溶性糖、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及防御反应酶系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接病后抗病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大或有上升而感病品种则下降;丙二醛含量在抗感玉米中均变化不大;抗病玉米中H2O2含量下降,而感病玉米中无太大变化.接病后的玉米叶片中4种酶活性的变化表现为抗病品种的CAT活性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感病品种变化不大;抗病品种的POD活性高于对照,感病品种则以下降为主;SOD活性在感病玉米中呈升高,抗病品种中变化不大;PAL酶活的变化是抗病品种表现为先升高随后下降,而感病玉米则相反.用干燥和冷冻保存后的病叶接病,玉米的发病情况是冷冻保存的叶片比干燥保存的叶片发病率高.

关键词: 玉米 矮花叶病毒 生理生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