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美洲大蠊对肉鸡肉质性状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将396羽1日龄雄性黄羽肉鸡随机分置于4个处理中,每处理设3个重复,每重复33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用2.0%、1.0%和0.5%美洲大蠊虫粉等比例替代基础日粮中的鱼粉,分2个阶段饲养至70d,进行屠宰、测定胸肌的肉质性状。结果表明:各处理组胸肌的pH值、滴水损失率、烹饪损失率及剪切力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美洲大蠊虫粉添加比例的提高,胸肌pH值、滴水损失率、烹饪损失率及剪切力均呈下降趋势(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内生菌的研究进展
《福建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植物内生菌生物学特性、动力学规律、群落生态组成,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随着其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深入,植物内生菌在科研、农业生物防治、医疗卫生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介绍了植物内生菌的发现过程和定义,概述了其生物多样性、动力学、研究方法、在农业和医药上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城白鸭肉用新品系胸肌的氨基酸分析
《福建畜牧兽医 》 2010
摘要:连城白鸭肉用新品系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与和昌(福建)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引入由丹麦引进并多年选育改良的丽佳鸭,与连城白鸭杂交,经过多个世代培育出的新品系,具有生产性能高、群体整齐度好等优点,且具有连城白鸭特有"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扎实开展茶叶百日科技服务行动 努力提高茶农科技素质
《茶叶科学技术 》 2010
摘要: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百日科技服务行动的通知》精神,全面推进茶叶科技进村、入社、到户,提高茶农科学种植水平,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结合国家茶叶产业技术工作任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禾本科牧草内生细菌的分布特性
《草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不同禾本科牧草植株内生细菌含量差异显著,杂交狼尾草闽牧六号内生细菌含量最高,达26.800×104CFU/g。具体到各个部位,禾本科牧草不同部位内生细菌含量差异也显著。通过微生物鉴定系统对内生菌进行鉴定的结果表明,64株内生细菌中与MIDI数据库比较相似性指数大于0.500,可确定其菌种名称的有50株,属于19个种,隶属于12个属。以分离到的19种内生菌为样本,以各菌株在各部位出现与否为指标,用类平均法对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当λ=8.35时,可将19种内生细菌分为4个大类群。从聚类结果显示,内生菌与宿主植株和不同分离部位都存在相关性,与宿主植株的关系更密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树花与白灰树花子实体蛋白质营养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3种不同废弃资源培养料栽培灰树花和5种不同废料栽培白灰树花的子实体为试验材料,采用国际通用的蛋白质营养评价方法,分析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1)灰树花和白灰树花子实体蛋白质含量高(平均含量22.95%),氨基酸总量平均值为17.51%,二者均高于香菇子实体,但不同培养料差别较大;EAA/TAA在0.39~0.44范围内,EAA/NEAA平均值高达0.75,符合FAO/WHO提出的理想蛋白模式。(2)灰树花和白灰树花子实体CS、AAS、EAAI和BV均优于香菇,且栽培原料对这些指标无显著影响;在NI方面,木屑、玉米秸秆和桑枝栽培的灰树花和白灰树花优于香菇,棉籽壳和羊蹄甲栽培原料生产的白灰树花劣于香菇;灰树花和白灰树花SRCAA指标低于略低于香菇,但远高于草菇和茶薪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