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番鸭呼肠孤病毒σC蛋白模拟抗原表位的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以番鸭呼肠孤病毒MW9710分离株原核表达蛋白pGEX-4T-1-σC为靶分子,利用噬菌体随机七肽库进行亲和筛选,经过4轮亲和筛选后,对整个被选噬菌体集合单链DNA进行测序。结果:噬菌体展示序列为CATCCTATTCATCCGCGTCAT,相应的短肽序列为HPFYSCY,该短肽序列与MDRVσC氨基酸序列N端一处-P-YS--的氨基酸片段相似,推论MDRVσC的模拟抗原表位可能是由该不连续氨基酸片段所构成的构象表位。通过Genbank的蛋白质检索,发现该构象表位也存在于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的多肽序列中。结果表明,噬菌体展示随机肽库技术是一种用于研究抗原表位结构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σC蛋白 噬菌体展示肽库 模拟抗原表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新的鸭病(暂名鸭盲肠肿大坏死症)病原学研究初报
《福建畜牧兽医 》 2010
摘要:近年来,在福建省某些山区放牧肉鸭出现了一种以盲肠肿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新病。通过化验,在盲肠内检出大量大小平均为1.768mm×1.407mm的吸虫。通过有关专家对虫体和虫卵的鉴定结果,初步判定该病是由棘口目光口科球孔属的一种新型球孔吸虫引起的。在临床上,使用丙硫咪唑治疗该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黄观音幼籽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初步研究
《福建茶叶 》 2010
摘要:通过对茶树黄观音幼籽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获得了大量茶树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17种分化培养基上分化生长,大多数分化培养基能使愈伤组织转绿并有大量绿色小突起同时能分化出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姬松茸~(60)Co辐射新菌株J_5的营养成份、重金属含量与农药残留分析及其安全性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对姬松茸60Co辐射新菌株J5子实体中营养成份、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其子实体中鲜味氨基酸总量(5.51 g/100 g)、甜味氨基酸总量(5.7 g/100 g)、硫氨氨基酸总量(1.81 g/100 g)、支链氨基酸总量(3.97 g/100 g)、芳香族氨基酸总量(1.68 g/100 g)、儿童氨基酸总量(1.8 g/100 g)、必需氨基酸总量(10.16 g/100 g),分别占氨基酸总量(23.17 g/100 g)的23.78%、24.60%、7.81%、17.13%、7.25%、7.77%、43.85%,也分别比姬松茸J1高24.94%、22.84%、14.56%、19.22%、17.48%、17.65%和19.53%。多不饱和脂肪酸(76.35%)和不饱和脂肪酸(74.65%)比姬松茸原菌株J1分别高2.21%和2.61%。1 kg子实体含镉5.61 mg、铅0.39 mg、汞0.5 mg和砷0.03 mg,也分别比原菌株姬松茸J1降低21.32%、19.35%、58.51%和72.73%;铅和砷的含量符合国家绿色食品食用菌NY/T749-2003的标准。子实体中农药残留的溴氰菊酯、百菌清、六六六、多菌灵、滴滴涕和二氧化硫的含量符合国家绿色食品食用菌NY/T749-2003的标准。联苯菊酯、阿维菌素、甲基托布津、甲胺磷和毒死蜱的含量符合欧盟2003年出口规定的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通过中期监理
《福建稻麦科技 》 2010
摘要:2009年12月26日,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组织专家监理组,在福州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2008NZ001)进行中期监理,专家监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茂谷橘橙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研究了提取溶剂、提取次数对茂谷橘橙果皮中类胡萝卜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并比较了茂谷橘橙和其他6个柑橘品种之间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柑橘果皮中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溶剂石油醚∶丙酮(1∶1,v/v),提取次数为3次,测定波长为该品种的最大吸收峰值。茂谷橘橙果皮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为(68.09±0.29)mg·kg-1,极显著高于其他6个柑橘品种,是最低(新骑士橙)的6.37倍,是平均的2.81倍。果肉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为(4.49±0.03)mg·kg-1.FW,也极显著高于其他6个柑橘品种,是最低葡萄柚的9.55倍,是平均的2.27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菌株活性物质诱导辣椒果抗疫病的生化机理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利用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菌株的活性物质喷施辣椒果后0、24、48、72 h接种辣椒疫霉病菌进行防治辣椒疫病试验,结果表明,TB2菌株的活性物质对辣椒果疫病的发生有一定控制作用,活性物质处理间隔24 h后再接种病菌,其防病效果得到显著提高。生化机制研究表明,TB2的活性物质处理可使辣椒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MDA)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发生显著变化。病菌处理的辣椒果,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及POD、S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氨解酶(PAL)活性均会显著升高,且其最大值高于活性物质处理果的相应最大值。活性物质和病菌共同处理的辣椒果,POD和PAL的活性可上升到高于病菌单独处理的峰值,但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及SOD和CAT活性均较低,与对照的接近,表现出相对稳定状态。由此推断,TB2的活性物质诱导辣椒果抗疫病与POD、PAL等酶的活性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紫云英品种物候期及主要经济性状研究
《草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福建省对15个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品种(系)生长生育过程的特征和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选育并正在扩繁的8个品种(系)8410441、8324411、84471031、8428121、84341022、8487711、闽紫6号和8454311表现中熟,生长性状表现良好,各项指标优于从外省引进的品种,特别是盛花期鲜草产量都比引进种常德种有显著的提高,说明这8个品种(系)可以进行大规模扩繁鉴定,为紫云英育种提供优良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