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193条记录
石漠化地区野生多花木蓝根瘤资源调查与分析

中国环境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充分发挥豆科植物在生态恢复与重建中的作用,调查了贵州省境内石漠化部分地区的野生多花木蓝根瘤资源.结果表明:隶属于干热河谷南亚热带季雨林生态区的野生多花木蓝根瘤菌及内生细菌资源较为丰富;野生多花木蓝的共生结瘤率只达50%左右,根瘤全部着生于寄主的侧根及须根上,大小可达0.5~3.0mm;12株根瘤菌分布在6个属10个种,其中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的分布频率最高41.67%,慢生根瘤菌属的B.japonicum和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 bacterium的发生频率最高16.67%;16株根瘤内生细菌分布在4个属11个种,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分布频率最高43.75%,芽孢杆菌属的B.megaterium的发生频率最高31.25%.

关键词: 石漠化 多花木蓝 根瘤菌 内生细菌 区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射花粉授粉诱导黄瓜单倍体及染色体加倍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辐射剂量和基因型对黄瓜单倍体诱导的影响以及对染色体加倍技术的探究.本试验选用了5个不同基因型的黄瓜作为母本,选取雄花在150 Gy、200 Gy、250 Gy、300 Gy、350 Gy的60Coγ辐射剂量下辐射后对雌花进行授粉,通过胚拯救获得单倍体,然后用0.1%的秋水仙素和5%的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单倍体植株茎尖进行染色体加倍.5个基因型累计授粉48朵雌花,收获22个瓜,诱导了8个胚,其中有5个胚再生出植株,获得了3个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染色体加倍采取浸泡0.1%的秋水仙素和5%的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1 h,植株正常生长,加倍率为72.5%.本试验研究发现60Coγ射线剂量为150 Gy时,能够对雄花有效灭活,对雌核发育诱导植株率最高,60%基因型能获得再生植株,单倍体再生率最高为0.81%.

关键词: 黄瓜(Cucumis sativus L.) 60Coγ辐射授粉 单倍体 倍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真空油炸苹果脆片预处理工艺优化

食品工业科技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优化苹果脆片预处理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均匀设计法,以破碎力、含油量、L~*值、感官评分、综合评分和电子鼻检测挥发性成分为指标,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破碎力经二次逐步回归分析,达到极显著(P<0.01),相关系数到达0.960,模型拟合度好;经一次逐步回归分析,感官评分、L~*值和综合评分达到显著水平(P<0.05),含油量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浸渍液配比和漂烫温度影响产品感官评分和L~*值;浸渍液配比、漂烫温度、漂烫时间和冷冻时间4个因素影响产品含油量和综合评分;经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得到模型预测最佳工艺为:麦芽糖添加量14%、蔗糖添加量5%、麦芽糊精添加量15.7%,漂烫温度98℃,漂烫时间2 min,冷冻时间3 h.在此工艺条件下,样品的破碎力为53.1 N、感观评分为83.0、含油量为17.2%、L~*为89.9、综合评分为89.6,且样品风味品质最佳.

关键词: 苹果脆片 真空油炸 预处理 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儿茶素糖基化修饰研究进展

中草药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儿茶素是茶叶保健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具有抗菌作用、抗突变、抗癌和保护神经系统等功效,但存在储存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率低等问题,对儿茶素进行糖苷化结构修饰是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儿茶素不同位点的糖苷化修饰方法进行综述,为儿茶素的相关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儿茶素 糖苷化 稳定性 结构修饰 合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园控释复合肥肥效与施用技术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贵州黔南、黔东北3个茶园(SN,GD,PT)为研究对象,设置①对照(CK):不施肥,②习惯施肥(FFP):基肥(茶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追肥(尿素)+撒施,③处理1(T1),化肥减施量42%:基肥(控释复合肥)+追肥(尿素)+沟施,④处理2(T2),化肥减施量48%:基肥(控释复合肥+油菜籽饼)+追肥(尿素)+沟施,⑤处理3(T3),化肥减施量48%:基肥(控释复合肥+酒糟有机肥)+追肥(尿素)+沟施,比较分析各处理对茶叶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提供依据。结果表明,T1、T2、T3的春茶发芽密度高于FFP,显著高于CK,T2的春茶发芽密度显著高于FFP。总体来看,T1、T2的一芽二叶百芽重高于其他处理。T1、T2、T3、FFP的茶叶鲜叶年产量显著高于CK;在SN和GD,T1、T2的茶叶鲜叶年产量显著高于FFP;在PT茶园,T2的茶叶鲜叶年产量显著高于FFP。相对于FFP,T1、T2、T3的茶叶品质无明显改善。T1和T2的新梢年氮吸收量、氮利用率显著高于FFP。茶园控释复合肥配施尿素(T1)的减施增效效果好于习惯施肥(FFP),控释复合肥与尿素、油菜籽饼配施(T2)效果更好。

关键词: 茶树 控释复合肥 减施增效 产量 品质 氮素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草米根霉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及菌株保存条件筛选

农药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烟草上米根霉Rhizopus oryzae对6种杀菌剂(代森锰锌、多菌灵、嘧霉胺、嘧菌酯、啶酰菌胺及氟啶胺)的敏感性,并就其适宜的保存条件进行了筛选,同时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上述6种杀菌剂对烟叶霉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米根霉孢子萌发和烟叶霉烂病均表现出了不同的抑制活性。其中,抑制孢子萌发活性最为明显的是氟啶胺和啶酰菌胺,其EC_(90)值分别为0.67和1.53 mg/L;其次为代森锰锌和嘧菌酯,15.16和17.66 mg/L;最弱为嘧霉胺和多菌灵,71.87和81.96 mg/L。对烟叶霉烂病防效最好的为嘧菌酯,50 mg/L处理的防效为85%;其次为啶酰菌胺,200 mg/L处理时防效为83%;氟啶胺的防效较差,1 000 mg/L处理时仅为48%;而代森锰锌、多菌灵和嘧霉胺在最高使用剂量(分别为4 000、800和800 mg/L)时防效均低于20%。病原菌保存方法筛选结果表明,保存后米根霉的孢子萌发率均发生了不同程度降低。其中,4℃保存于20%甘油组的孢子悬浮液萌发率为60%;4℃保存的孢子干样萌发率为36%;4℃保存的孢子悬浮液和–20℃保存于20%甘油的孢子悬浮液萌发率均低于20%;20℃保存的孢子干样萌发率为11%;–20℃保存的孢子悬浮液萌发率为6%。研究结果可为烘烤期烟叶霉烂病防治和米根霉孢子的保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烟叶霉烂病 米根霉 杀菌剂 嘧菌酯 啶酰菌胺 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长阶段杂交鲟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比较不同生长阶段杂交鲟[史士鲟(Acipenser schrenckii)♀*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肌肉营养成分差异.选取0.5~1.5 kg、1.5~2.5 kg、2.5~3.5 kg 3个阶段的杂交鲟,每个阶段随机选取4尾,取每尾鱼背部肌肉,采用国标法,分析测定肌肉中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1) 2.5~3.5 kg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0.5~1.5 kg组(P<0.05).2) 3组间肌肉矿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3)随着鱼体重量的增加,肌肉中维生素A含量降低,0.5~1.5 kg组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4) 0.5~1.5 kg、1.5~2.5 kg杂交鲟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2.5~3.5 kg杂交鲟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半胱氨酸.5) 0.5~1.5 kg组肌肉多中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1.5~2.5 kg、2.5~3.5 kg组(P<0.05).由此可见,不同生长阶段杂交鲟肌肉中均含有较为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在蛋白质营养方面,2.5~3.5 kg杂交鲟营养价值更高;在脂肪酸营养方面,0.5~1.5 kg杂交鲟营养价值更高.

关键词: 杂交鲟 营养成分 矿物质 维生素 氨基酸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玉米自交系综合评价

种子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自交系,以来自不同区域的34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对14个主要性状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权重,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加权关联度分析,通过综合效益值和加权关联度值对参试玉米自交系进行综合评价与筛选.结果表明,2种分析方法中,QB 2787、QB 2182、QB 2828、QR 273、T 32、木6、QB 512这7个自交系综合表现较好;其次是QB 2229、QB 2819、PH 6 wc、QB 1923、双M 9和QB 1064;ZHL 908、S 611、EY 560这3个自交系综合表现较差;PH 6 wc产量最高,QB 2229次之;QB 48和CML 171产量最低.说明在实际选育过程中,不能只根据单一的性状指标来进行选择,应综合多方面优良性状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分析,QB 2787、QB 2182、QB 2828、QR 273、T 32、木6、QB 512这7个自交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作考虑为组配杂交种的优良基础材料.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主成分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干旱条件下桑树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蚕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自然干旱条件下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对桑树生长、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的影响,揭示AM真菌提升桑树WUE的原因,为岩溶区域植被人为调控WUE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以桑品种桑特优2号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接种(CK)、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和接种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 3个处理,培养40 d后自然干旱7 d,测定桑树的菌根侵染率、生长指标、光合特性,获得桑树WUE及增幅贡献来源等.结果发现,桑树接种AM真菌后47 d,菌根侵染率达40%以上;接种Fm的桑树株高、地径、叶面积、地上部分和根系干质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6.57%、19.02%、91.35%、239.66%和342.86%,接种Ri分别比对照增加10.13%、14.11%、23.04%、91.38%和125.71%;与CK比较,接种Fm和Ri都可显著增加桑树根冠比,分别增加29.39%和17.08%,并且接种Fm的效果优于接种Ri;AM真菌处理显著提高桑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n),降低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接种Fm和Ri均显著提高桑树WUE,增幅分别达160.70%和51.56%,但贡献大小因菌种而存在差异,其中接种Fm通过使Pn显著提高而对WUE贡献率高于接种Ri,接种Ri则使Tr显著降低而对WUE贡献率大;桑树菌根侵染率、生长状况、光合特性、WUE之间彼此显著相关,并且AM真菌对桑树根冠比有极显著的直接作用,同时通过正向影响地径和负向影响Tr表现明显的间接作用;AM真菌通过提高桑树根冠比而促进WUE提升.因此,AM真菌侵染桑树根系后,主要通过协调根冠生长而提升桑树WUE,并且接种摩西斗管囊霉更易提高桑树WUE.

关键词: 桑树 干旱 丛枝菌根 摩西斗管囊霉 根内根孢囊霉 根冠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不同品种苦荞品质及其对荞麦面条加工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贵州地区不同品种苦荞的灰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淀粉、直链淀粉、总糖、粗纤维、总黄酮、出粉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不同品种苦荞粉对苦荞面条感官品质、蒸煮损失、拉伸特性、质构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加工苦荞面条的苦荞品种.结果 表明:10个品种总黄酮含量均值可达2.07 g/100 g,黔苦7号中总黄酮含量(2.95±0.11) g/100 g显著多于其他品种(P<0.05),粗蛋白含量均值为10.91 g/100 g,黔苦7号粗蛋白含量最高(12.09±0.77) g/100 g,直链淀粉含量均值达到22.85 g/100 g,出粉率均值达到70.32%.在苦荞粉添加量40%,小麦粉添加量60%,面团含水量35%的条件下制作苦荞面条,黔苦7号感官评分最高,拉伸阻力最大,弹性较好,更适用于苦荞面条加工.

关键词: 苦荞 品种 品质 面条 加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