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桑叶酚类物质的变化规律研究
《中草药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测定不同品种桑叶在不同采收时间总多酚及绿原酸、芦丁、安息香酸和黄芪苷4种主要酚类单体化合物的量,初步探讨桑叶酚类物质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Folin-Phenol法测定桑叶中总酚的量,采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芦丁、安息香酸和黄芪苷的量。结果 6个品种桑叶总多酚量在4~10月连续7个月内变化的趋势基本相同。各品种中13种酚类单体物质的变化比较复杂:同一品种桑叶中不同酚类物质变化不一样,不同品种桑叶中相同酚类物质变化也不一样。结论不同品种桑叶的酚类单体成分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具有品种特异性,在相同栽培条件及气候条件下,桑叶中酚类物质的量在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但在所有品种中多酚的量均以绿原酸最高,其次为芦丁,再次为安息香酸和黄芪苷。


亚蔬甜椒引进品种比较试验
《辣椒杂志 》 2010
摘要:5个从台湾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引进的常规甜椒品种在2009年秋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这5个引进品种的前期产量、总产量均未超过对照,说明这5个引进品种暂时不宜作为商品品种来利用;单从这5个引进品种来看,表现最好的是ISPN8-5,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均最高,商品性状较好,果实绿色,灯笼形,且果实硬度很好,该品种作为甜椒的育种材料,有很好的利用价值;从甜椒育种材料来看,ISPN8-4果色淡黄,粗牛角形,前期产量和总产量也较高,这种甜椒材料在本地较少,可以作为甜椒的储备材料,待以后加以利用。


高盐胁迫对罗布麻生长及离子平衡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网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100~400mmol.L-1)胁迫30d对罗布麻植株生物量积累、生长速率、根系活力、盐分和矿质离子吸收、分布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00mmol.L-1NaCl处理30d,罗布麻植株鲜质量和生长速率显著下降,但对其干质量没有影响;随着盐度的增加,罗布麻植株干质量、鲜质量和生长速率均显著降低.100~200mmol.L-1NaCl胁迫下,罗布麻根系活力明显高于对照;300~400mmol.L-1NaCl盐胁迫下,其活力显著降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罗布麻根、茎和叶片Na+含量逐渐增加、K+含量缓慢降低;叶片Ca2+、Mg2+含量明显降低,茎部Ca2+和根部Mg2+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盐胁迫明显降低了罗布麻根、茎和叶片K+/Na+、Ca2+/Na+和Mg2+/Na+的比率,植株选择性吸收和运输K+、Ca2+的能力显著提高.罗布麻植株很强的拒盐能力,以及对K+、Ca2+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是其具有高盐适应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盐胁迫 罗布麻 生物量 离子平衡 离子选择性吸收和运输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新构想及应用前景
《广东饲料 》 2010
摘要:微生态制剂又名益生素、促生素、生菌剂以及活菌剂等,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类饲料添加剂。它由多种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组成,能有效促进动物体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能高效转化饲料,改善生产性


油茶粕资源堆肥化利用探讨
《广东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茶粕富含茶皂素、茶籽多糖、茶籽蛋白等多种成分,是生物医药、生物农药、生物饲料、化工、轻工等多个行业的重要原料,但大多直接作为清塘剂、燃料使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通过论述油茶粕资源当前的利用现状,提出了堆肥化利用的优势、工艺和前景,为油茶粕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


线粒体基因高变区应用于香蕉种属亲缘关系的鉴定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香蕉种属关系鉴定的手段和方法。[方法]根据不同香蕉品种线粒体基因内含子序列间的差异性,通过PCR扩增线粒体基因组中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Ⅱ基因中的1个内含子,并进行测序和聚类分析,对分属5个基因型(AAA、AA、AAB、ABB和BB)的16个香蕉品种进行了分类。[结果]16个香蕉品种可分为3大类:第1类包括1个品种,基因型为BB;第2类包括7个品种,基因型为ABB;第3类包括8个品种,基因型包括AA、AAA、AAB和BB。其中,抗病新株系逸仙1、2、3号与粉杂有最近的亲缘关系。[结论]该方法对香蕉品种的分类结果与基因型的组成类型基本一致,说明它在鉴定香蕉种属亲缘关系方面是可行的。


香蕉片的真空油炸工艺及质构品质初探
《现代食品科技 》 2010
摘要: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以感观特性及脆性等质构特性为指标,研究大蕉脆片的真空油炸工艺。从新鲜大蕉前处理方法、油炸温度、时间等对大蕉脆片的真空油炸生产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原料品种与成熟度对其质构有显著影响。在护色环节,0.10%抗坏血酸、0.2%柠檬酸、20%糖浆浸泡后得到蕉片的护色效果最好。漂烫温度78℃、漂烫时间25min、油炸温度100℃、油炸时间30min得到的蕉片品质最好。


木薯营养与施肥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0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木薯营养规律与施肥研究进展,总结出木薯的养分吸收规律、养分丰缺指标,各种养分的生理、产量、品质效应,施肥效应以及最佳施肥比例,并提出我国在木薯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方面应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