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山西省农科院图书馆读者调查分析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2010
摘要:以山西省农科院图书馆为例,对读者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了解了读者对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对各项服务方式的需求及对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特点。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提出了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西葫芦新品种长青王4号的种植表现与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 2010
摘要:长青王4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所西葫芦育种组培育而成的西葫芦新品种,2007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审定编号:晋审菜(认)2007008]。该品种在2008-2009年生产示范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艺农机结合是推进山西旱作节水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突破口
《山西农业科学 》 2010 CSCD
摘要:通过分析山西农业机械化现状,指出了山西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山西耕地类型和干旱气象特征,探讨了山西旱作节水农业对机械装备的需求特点。通过在研究、示范实践中将农艺与农机紧密结合的有益探索,明确了农艺农机结合是推进旱作节水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突破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梅奇酵母XY201菌株对采后冬枣黑斑病和青霉病的抑制效果
《园艺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采后冬枣(Zizyphus jujuba Mill.‘Dongzao’)为试材,研究了拮抗菌梅奇酵母XY201菌株(Metschnikowia zizyphicola strain XY201)在冬枣表面及伤口的定殖能力及对冬枣采后主要病害黑斑病(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e)和青霉病(病原菌Penicillium expansum)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梅奇酵母菌XY201的悬浮液及与碳酸氢钠或施保克配合使用,均能在冬枣果面及伤口迅速生长。在25℃常温、0℃低温人工气调和0℃低温自发气调3种贮藏条件下,冬枣单果表面拮抗菌数分别达到2.2×106~2.6×106(接种XY201菌株4d后)、6.3×105~9.7×105(60d)和4.0×105~1.1×106CFU(75d),分别是接种时的34.3~57.0、15.2~25.5和4.8~20.3倍;冬枣果实每个伤口拮抗菌数分别为1.9×107~3.6×107(8d)、1.2×107~1.8×107(30d)和8.4×106~1.2×107CFU(60d),分别是接种时的34.2~364.3、16.9~144.3和11.2~90.0倍。XY201菌株(1×108CFU·mL-1)分别与2%碳酸氢钠和50μg·mL-1施保克组合,试验初期冬枣果面和伤口的定殖能力受到抑制,后期其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在人工气调(0℃,O2浓度为2%~8%,CO2浓度为0)条件下贮藏60d时,XY201菌株1×108CFU·mL-1的悬浮液可有效抑制采后冬枣黑斑病的发生,发病率降低了52.5%~59.2%,病斑直径减小了5.9%~10.7%;但对青霉病的抑制效果不明显,发病率仅减少了3.6%~6.1%,病斑直径减小了11.3%~19.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有个村级粮食规模经营合作社
《村委主任 》 2010
摘要:山西省北部山阴县北周庄镇有个郑庄村,该村位于雁门关外黄花岭脚下,木瓜河畔,土地平展。全村315户、1200人,土地5500亩。改革开放30多年来,村民一直采用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方式,主要作物是玉米,其次是大豆、糜黍和马铃薯等。全村玉米种植面积4000多亩,平均亩产量仅400千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旱之年小麦地膜覆盖增产效果的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10 CSCD
摘要:田间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旱地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以其突出的聚水、保墒性能,明显改善了麦田的水分条件,促进了小麦个体生长发育,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明显增加,并使旱地小麦的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好于露地播种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旱地小麦实现高产稳产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措施,是解决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小麦生长期缺水问题的关键性措施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