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花培中白化苗成因的探讨
《农业与技术 》 1996
摘要:水稻花培中白化苗成因的探讨付秀林(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水稻单倍体育种是常规育种技术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新。它与其它育种方法结合可以克服水稻育种过程中一些缺点和困难.譬如,稳定杂种性状,缩短育种年限,有助于创造远缘杂交新类型;获得较多的超亲突变体,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杂种牛育肥效果观察
《吉林农业科学 》 1996
摘要:采用持续育肥方式,研究了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不同品种杂种公牛(夏杂一代,西杂一、二代,利杂一代和草原红牛)的育肥效果。结果表明在育肥期间日增重以夏杂最高为11599,西杂二代次之1136g,草原红牛和西杂一代相近分别为1067g和1021g,利杂较低为968g。经方差分析各品种杂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杂种牛;育肥试验;日增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德国农作物病虫害种类及其生物防治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 1996
摘要:本文概述了德国的玉米、麦类、马铃薯、甜菜和十字花科作物上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为害情况。对德国小麦病虫害研究内容和手段。以小麦为主的病虫害计算机模型研究。与作物育种相结合的病虫害抗性研究和植物保护机械作了阐述。介绍了德国害虫生物防治研究的方向,利用赤眼蜂防治害虫的种类,繁蜂和田间释放技术,其他天敌的繁殖利用和农药对天敌的副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害;种类;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花叶病大豆品种的抗病力和病毒毒株致病力变化的研究
《中国油料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对8个抗病毒病大豆品种的抗病力和3个大豆花叶病毒毒株致病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品种的抗病性因连年种植逐渐退化,不同品种退化程度不一致。山东7919和辽用—5017退化较慢。3个大豆花叶病毒毒株致病力变化也不一致,弱毒株(4—2)变化小.强毒株(5—1)变化大,但多呈增强趋势。活体保存的毒株致病力均增强,引起的产量损失较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封沟养殖中国林蛙的场址选择
《农民致富之友 》 1996
摘要:封沟养殖中国林蛙是依靠林蛙秋季自然回归的生物学特性,利用适宜的养殖场,进行人工养殖林蛙,此种方式没有任何防逃设施,所以场的选择必须相当严格,它关系到人工养蛙的成败,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为此,在建场之前应进行综合、全面、科学的考察,把好场址选择这一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盐渍地碱茅旱种技术研究
《草业科学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L16(45)正交设计,在无灌溉条件下,依靠自然降水,在耕层(0~5cm)含盐量2.5%以上的重盐渍地上,进行碱茅播种期、播种方式、播种量及播种深度4因素、4水平试验。选用苗密度(株/m2)及成熟期干草产量(g/m2)组成双指标效应评价体系。经过3年田间试验,初步筛选出一套旱种技术方案:在每年雨季到来之前,采用平条播,播量45~60kg/hm2,覆土0~0.5cm,播后镇压
关键词: 碱茅,旱种,苗密度,干草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寒苹果矮化砧穗/砧配套栽培技术
《农技服务 》 1996
摘要:当今世界各国果树生产趋于集约化栽培,以尽快在单位面积上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益。我国从50年代以来曾引入国外的苹果矮化砧10几个系统,40余个型号,进行试栽和应用,全面利用矮化砧这一有效途径进行苹果的矮密栽培。但实践证明由国外引入的矮化砧,多数适应性差,特别是不抗寒,均因它们难以适应寒冷地区气温多变的不良自然条件而失败。故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70年代开始进行抗寒苹果矮化砧的选育研究,采取人工杂交的方法,选育出抗寒苹果矮化砧GM256。现简介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大豆杂交育种进展分析
《大豆通报 》 1996
摘要:吉林省大豆杂交育种进展分析吉林市农科院大豆研究所(吉林市.132101)王维田,王大秋,李楠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公主岭市.136100)刘宝泉吉林省大豆杂交育种始于1949年,前东北农科所以丰地黄力母本,辉南青皮豆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1959年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光照制度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中国家禽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不同光照制度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张敬,隋茁(天津富源食品有限公司301709)于振斌(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136100)本文探讨了在四种光照制度下蛋鸡的日产蛋率、日耗料量、蛋重等生产性能及各种光照制度对鸡蛋品质的影响,旨在提出一种既能提高蛋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