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复合乳酸菌发酵饲料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乳酸菌发酵饲料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40.69±1.16)kg的健康"长×大"二元生长猪90头,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和3%复合乳酸菌发酵饲料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4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2)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粪便中乳酸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3)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粪便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试验Ⅰ组粪便中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4)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尿素氮、总胆固醇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可知,饲粮中添加1%的复合乳酸菌发酵饲料可提高生长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菌群组成,并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
关键词: 复合乳酸菌发酵饲料;生长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免疫指标;抗氧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草原植被覆盖度时空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是定量反映植被生长状况的重要参数,对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多被用于监测植被长时间序列变化特征.为系统分析近20年内蒙古草原及不同类型植被FVC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该研究基于MOD13Q1产品,首先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构建2001—2020年内蒙古草原逐年FVC数据集,随后利用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探究内蒙古草原植被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最后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内蒙古草原FVC对气候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FVC呈"东高西低"地带性空间分布特征,多年均值为0.44;不同草原类型FVC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草甸草原FVC(0.70)最高,草甸FVC(0.64)略低于草甸草原,典型草原FVC(0.41)次之,荒漠草原FVC(0.13)最低;内蒙古草原植被状态近20年来整体向好,FVC呈增长趋势的草原面积占77.96%,其中15.21%的草原区域显著改善,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最具代表性;内蒙古草原FVC与年降水(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MAP)呈显著正相关区域面积占比为55.85%,在5个因子中,MAP的q值最大,为0.66,降水是驱动内蒙古草原FVC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该研究揭示了内蒙古草原及不同类型植被FVC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对气候和社会经济因子的响应,能够为评估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状况,治理退化、沙化草原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制定草原生态修复策略和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植被 模型 植被覆盖度 时空特征 驱动因素 内蒙古草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矮壮素施用方式和灌溉水温对黄瓜幼苗徒长的调控研究
《中国蔬菜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京研118黄瓜为试材,设定3个灌溉水温(10、15、22℃)和2种矮壮素施用方式(叶面喷施和随水灌溉)处理,研究了灌溉水温和矮壮素施用方式对黄瓜幼苗生长指标、壮苗指数和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探究黄瓜幼苗徒长调控技术.结果表明,不同矮壮素施用方式和灌溉水温处理均显著降低了黄瓜幼苗的株高,随水灌溉处理对壮苗指数的提升作用显著优于叶面喷施.在同一矮壮素施用方式下,降低灌溉水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黄瓜幼苗徒长,但会降低叶片的SPAD值,并对叶片造成一定的损伤.综合分析,矮壮素浓度为200 mg·L-1、随水灌溉、配合22℃灌溉水温处理能够有效抑制黄瓜幼苗徒长,且壮苗效果较好,是适宜的黄瓜壮苗调控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龄期草地贪夜蛾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
《广东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不同龄期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为该虫化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室内测定10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三龄幼虫的防效,通过生物测定比较一龄、三龄、五龄幼虫对防效高于85%的4种药剂的敏感性.[结果]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螨腈对草地贪夜蛾三龄幼虫药后7 d的防效均为100%,虱螨脲的防效为91.67%,溴氰虫酰胺的防效为88.89%,其余5种杀虫剂的防效较低,在44.44%~69.44%之间.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药后48 h对一龄、三龄、五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0190、0.0234、0.3918 mg/L,氯虫苯甲酰胺药后72 h的LC50分别为0.2167、0.2763、3.3718 mg/L,虫螨腈为1.1286、3.0194、19.2726 mg/L,虱螨脲为1.2213、2.1445、7.8419 mg/L.可见,随着龄期的增加,草地贪夜蛾幼虫对4种药剂的敏感性逐渐降低,五龄幼虫的敏感性显著低于一龄和三龄幼虫.[结论]草地贪夜蛾幼虫为1~3龄时推荐使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螨腈和虱螨脲进行防治,当幼虫发育至五龄时推荐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或氯虫苯甲酰胺.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幼虫 龄期 杀虫剂 防治效果 生物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苹果矮化砧穗组合的抗旱性比较研究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年生苹果矮化砧穗组合('宫藤富士'/G935、'宫藤富士'/M9-T337和'宫藤富士'/SH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 3种组合叶片形态结构的差异,并结合各组合在干旱胁迫8 d期间及复水7 d后的光合作用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其抗旱性.结果显示,'宫藤富士'/SH6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气孔密度均显著低于'宫藤富士'/G935和'宫藤富士'/M9-T337;干旱胁迫期间,与另外两个砧穗组合相比,'宫藤富士'/SH6具有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渗透调节物质积累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叶片ABA含量,而丙二醛(MDA)含量最低;就光合参数而言,'宫藤富士'/SH6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在干旱胁迫期间均显著低于'宫藤富士'/G935和'宫藤富士'/M9-T337.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宫藤富士'/SH6抗旱性最优,其次为'宫藤富士'/G935,而'宫藤富士'/M9-T337抗旱性最差.综上,'宫藤富士'/SH6是抗旱性优良的苹果矮化砧穗组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季草莓新品种京滇红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京滇红是由四季草莓Charlotte实生种子选出的四季草莓新品种.果实圆锥形,纵横径比1.02,果个中等,大小比较整齐,果面较平整,种子稀,平于果面.果实红色、有光泽,果肉橙黄,髓心橙黄,空洞中等大小,有特殊香味,酸多甜少.夏季平均单果质量15.0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8.3%,硬度0.40kg·cm2.京滇红抗性强,具有四季开花结果特性,夏季连续结果能力强.采用春栽方式时,6月份进入采收期,有保温条件的可持续到12月份.适合在云南等夏季冷凉地区冷棚避雨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波分析的茶鲜叶全氮含量高光谱监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22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而氮素(N)是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因此快速准确地估算N素含量至关重要.由于测定N含量的化学方法繁琐耗时,利用高光谱对茶鲜叶中N含量进行预测,利用连续小波转换(CWT)提取的小波系数,探究CWT不同分解层数对于N素含量的估测能力,并讨论了不同波长选择算法所建模型的预测效果.首先,采集广东省英德市茶园的151个茶鲜叶样品高光谱数据,将获得的原始光谱通过卷积平滑(SG)、去趋势(Detrending)、一阶导数(1st)、多元散射校正(MSC)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五种预处理方法进行预处理并作为参考.其次,采用连续小波对原始光谱进行初步处理生成多尺度小波系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分别利用连续投影算法(SPA)、竞争性自适应加权采样法(CARS)和变量组合集群分析(VCPA)方法进一步优化CWT变换后光谱数据的变量空间,最后,以特征变量为输入使用PLSR建立了N素定量监测模型,并对比不同尺度不同方法估算N素的效果.结果表明,连续小波分析方法可有效提升茶鲜叶光谱对N素含量的估测能力,明显优于常规光谱处理方法.经连续小波分解后,对茶鲜叶N素的预测能力随分解尺度的增加整体呈逐步降低的趋势,其中在1~6尺度连续小波变换后的光谱与茶鲜叶N素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表明小尺度的连续小波分解可有效应用于茶鲜叶N含量的监测.基于CWT(1)-VCPA方法建立的模型精度最高,且变量数相比于全波段减少了99.34%,其建模与预测R2达到0.95和0.90,相比于传统光谱处理方法,精度提升了11%,证明CWT-VCPA可以有效降低光谱维度并大幅提升模型精度.实现了茶叶N素含量的高效量化预测,为评估茶叶的其他成分提供了可靠技术参考.
关键词: 茶鲜叶 氮素 连续小波变换 高光谱 变量组合集群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养分管理的农机农艺结合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养分高效管理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大需求.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和耕作栽培技术的发展,养分管理技术与施肥机具之间农机农艺不匹配的问题日益明显,如何实现养分管理中农艺技术与农机操作的有机结合,成为农业绿色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养分管理农机农艺结合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提出高效施肥技术需要用适宜的施肥机械作保障,肥料新产品研发需要新的施肥机械,栽培耕作方式变革对农业机械产生新的需求,施肥机械化需要智能化提升,同时肥料产品和施肥技术研发需要考虑机械的可行性.针对东北春玉米、华北冬小麦-夏玉米及南方水稻种植体系的主要养分管理特点,阐述了我国在玉米启动肥及种肥同播技术、玉米秸秆覆盖条带耕作技术、小麦机械化追肥技术、水稻机械化侧深施肥技术及机械化变量施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如何促进农机农艺结合、提升我国农田养分管理技术水平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水稻 养分管理 施肥机械 农机农艺结合 农业绿色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90个吉林省审定玉米品种SSR-DNA指纹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吉林省审定玉米品种标准指纹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为其品种审定、保护、市场监测等提供核心数据支撑,同时对于品种选育、种质创新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40对SSR标记构建了吉林省2010—2017年审定的290个玉米品种标准SSR-DNA指纹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0对SSR标记检测到等位基因数平均值为11.85个,PIC平均值为0.64;品种杂合基因型频率平均值为0.66;品种间差异位点数目均≥2个.6个熟期组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中晚熟和中熟审定的品种较多占71.72%,极早熟、早熟、晚熟审定品种较少;早熟组具有基因多样性参数最高值0.69,品种数量最多的中晚熟组具有相对低的基因多样性值.聚类结果显示,吉林省审定推广种植品种被划分为3类,分别是甜糯爆裂、极早熟和早熟类、偏中或晚熟类;偏中或晚熟的品种显示了两大趋势,代表了选用杂优群的差异、品种选育单位的不同、品种类型的差异等.本研究为吉林省玉米品种管理、品种选育、种质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数据基础.
关键词: 吉林省 审定玉米品种 SSR标记 DNA指纹构建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