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对十字花科杂草的基因漂移
《生态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Q3为花粉供体材料,油菜远缘杂草为花粉受体材料,在自然传粉和人工辅助授粉条件下研究甘蓝型油菜与十字花科杂草间的基因漂移频率。结果表明,以转基因油菜为父本,十字花科杂草荠菜、碎米荠、播娘蒿、诸葛菜、风花菜、遏蓝菜和菜为母本,杂交高度不亲和,基因漂移率为0 % ,无生态风险,但对野芥菜的基因漂移率高达0 .885 %。野芥菜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常见杂草,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对野生芥菜的基因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检测PCV2、PPV、PRV疫苗株与野毒株的多重PCR方法
《中国病毒学 》 2005 CSCD
摘要:该文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细小病毒(PPV)、及伪狂犬病毒(PRV)疫苗株与野毒株的多重PCR方法.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PCV2、PPV和PRV GB、GE基因序列,针对各自保守区各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用这四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PCV2、PPV和PRV GB、GE进行检测,结果可同时扩增出269BP(PCV2)、581BP(PPV)、372BP(PRV GB)及147BP(PRV GE)四条特异性片段.对JEV、PRRSRV、大肠杆菌和双蒸水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多重PCR能检出10PG PCV2、PPV和PRV GB、GE检测敏感度分别为10-6.2、10-3.8、10-5.8TCID50的模板.该方法的建立对临床上进行这三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混合感染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伪狂犬病毒(PRV) 细小病毒(PPV)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赤霉病抗源望水白的QTL定位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05 CSCD
摘要:236对SSR引物中共有74对在小麦(Tritiumaestivum)抗、感亲本之间有多态性,多态性频率达31.7%。对小麦望水白/安农8455群体的SSR分析表明,在2年资料中都出现的与抗小麦赤霉病(Fusariumheadblight)连锁的SSR标记有14个,主要分布在染色体3B和2A上。利用MapManagerQTX软件构建连锁图和QTL定位,有38个标记主要分布于5条染色体上(3B、2A、5A、6B和7B);根据3年的抗性资料分析,3B上的QTL分别位于XBarc133~Xgwm389、XBarc133~Xgwm389和Xg-wm533.1~Xgwm493之间,LOD为2.58、6.49和2.45,分别能解释10%、23%和9%的表型变异。2001年和2003年的抗性资料分析表明,2A上存在2个抗性QTL,都位于Xgwm95~Xgwm372之间,LOD分别为2.82和2.93,均能解释11%的表型变异。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抗原表位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分离毒株ZB和TA3的细胞培养物采用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浓缩纯化病毒,免疫BALB/c小鼠,运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将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建立了6株分泌抗IBD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1C1、1E6、2B2、2G8、3A2、3E2。间接ELISA测定,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的抗体效价为102,诱生腹水的抗体效价为106~107。相加ELISA分析,这6株单克隆抗体对应不同的病毒抗原表位。中和试验结果表明,2G8对病毒有较强的中和能力,腹水的中和效价为105。用2B1和3E2配对建立的夹心ELISA可特异地检测IB DV。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生育时期及蕾铃发生发育模拟模型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定量分析南京、安阳、保定和石河子4个试验点2 0 0 2年不同播期3个品种(早熟品种中棉所36号、中早熟品种中棉所35号、中熟品种中棉所4 1号)的生育时期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动态关系,建立了基于生理发育时间(DPT)的棉花生育期、果枝出现时间及其蕾铃发育阶段的模拟模型.模型的热效应计算考虑了不同棉区昼夜温较差对棉花发育速率的影响以及薄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在模型中引入了果枝始节系数(IFIN)、日照时数因子(FSH)和果枝节位光照系数(IFBR) .利用不同年份、生态区、基因型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测试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符合度较好.不同生育时期的模拟值与观测值的根均方差(RMSE)从播种到出苗、出苗到现蕾、开花到吐絮及播种到吐絮分别为0. 9、2 . 2、1 7和2 . 1d ,平均2. 1d ;棉株各果节点从现蕾到开花日期的模拟值与观测值的RMSE为1. 8~3. 7d ,从开花到吐絮日期的RMSE值为4. 6~5. 8d .
高强纤维双价抗虫杂交棉苏杂3号品种特性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高强纤维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苏杂3号的品种特性,结果显示:①苏杂3号纤维强力高、品质优,HVICC纤维长度30.3 mm、比强度34.3 cN/tex、整齐度85.2%、伸长率7.1%、马克隆值4.6、反射率77%、黄度8.1、纺纱均匀性指数158;②苏杂3号综合抗病虫性能好,抗棉铃虫、高抗红铃虫、高耐枯萎病、耐黄萎病;③苏杂3号产量水平高,子棉单产3 359.4 kg/hm2,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15.14%;皮棉单产1 304.7 kg/hm2,比对照增产0.37%。苏杂3号集高强纤维、高产、抗虫于一体,是新一类型的高品质国产双价抗虫杂交棉。抗虫蛋白试剂条检测显示,苏杂3号具有B t毒蛋白的高阳性表达。PCR检测结果表明,苏杂3号含有中国合成构建的外源B t+CpTI双价杀虫基因片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