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栽培因素对粳稻垦稻12产量和群体结构的影响
《中国稻米 》 2012
摘要: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栽培因素对垦稻12产量和群体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垦稻12较好的栽培方案是栽插密度21.4~24.7丛/m2,施氮量6.4~8.5 kg/667 m2,施钾量5.2~6.5 kg/667 m2,施磷量4.6kg/667 m2。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施氮量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其余性状均与施氮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二次曲线关系。钾肥对穗长、每穗实粒数、结实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增加栽插密度会增加总穗数,但在高密度情况下穗数增长将趋缓。同时利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水稻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的总相关作用和直接作用都最大,其次为千粒重和每穗实粒数,其余性状则主要通过这三者间接影响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药剂对辣椒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毒力测定
《中国瓜菜 》 2012
摘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了5种药剂对辣椒枯萎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所采用的5种药剂均对辣椒枯萎病菌有抑制作用。药剂EC50大小顺序依次为甲霜·噁霉灵>噁霉灵>百菌清>科佳>腐霉利,其中甲霜·噁霉灵最高为19.4mg·L-1,腐霉利最低为5.4mg·L-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水抢播确保大豆全苗的建议
《大豆科技 》 2012
摘要:在分析了黑龙江省今年气候特点的情况下,提出了早春镇压,春不动土,抢墒早播,泸水播种和种子包衣抗春旱、保春种,确保一次播种保全苗的五点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对甜菜硝酸还原酶与亚硝酸还原酶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当前甜菜生产主栽品种KWS0143为试材,采用"3414"试验设计,探讨了氮磷钾肥对甜菜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及2种酶活性与甜菜产、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甜菜生育期间,2种酶活性基本呈双峰曲线变化;随着施氮水平的升高,酶活性增强;磷肥与酶活性在生育中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硝酸还原酶活性在甜菜生育中前期、后期与产量、产糖量表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在甜菜生育中期与产量、产糖量正相关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酶活性与含糖率则一直保持着负相关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再谈我国大豆发展问题
《大豆科技 》 2012
摘要:论述了我国大豆面积连年下滑是一个危险信号,抑制大豆面积下滑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提出了我国大豆发展的战略和目标,以及大豆发展的基本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倡导科技创新 引领现代农业
《农村工作通讯 》 2012
摘要:近年来,黑龙江省农科院始终按照顶天立地的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坚持"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科研理念,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引领支撑了黑龙江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一是及时明确农业科研定位,切实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我院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赢得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明确了农业科研公益性质,将我院经费形式由差额拨款变为全额拨款。这一准确定位激发了全院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纷纷走出高楼深院,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零距离接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形势下我国大豆产业发展问题的探讨
《大豆科技 》 2012
摘要:翻开世界大豆发展史,我们曾有过非常辉煌的一页,我国是大豆的起源地,曾是世界上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我国的大豆产业为人类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社会的发展,国内对大豆的需求量迅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实行差异化发展,提升黑龙江省大豆竞争能力
《大豆科技 》 2012
摘要:黑龙江省是全国种植大豆面积最大的省,近年来由于比较效益低,大豆面积逐年下降。文章指出了面积下降的3点原因,同时分析了在新形势下黑龙江省发展大豆的4点优势,提出了目前黑龙江省生产大豆的发展战略和4点发展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民猪和皮民猪ESR基因的多态性检测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新民猪和皮民猪雌激素受体(ESR)基因的多态性,试验采用PCR-RFLP方法,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收集整理的27头新民猪和50头皮民猪F1代的ESR基因进行检测,并与其他已报道的猪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民猪ESR基因的A等位基因频率为0.593,B等位基因频率为0.407;皮民猪ESR基因的A等位基因频率为0.720,B等位基因频率为0.280。新民猪与皮民猪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引进猪种相似,即A等位基因频率略高于B等位基因频率;然而我国大部分地方猪种的B等位基因频率高于A等位基因频率,其中B为优势等位基因。
关键词: 新民猪 皮民猪 雌激素受体(ESR)基因 PCR-RFL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