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玉米是黑龙江省第一大农作物,2006年以来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跃居全国第一位[1]。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雨热同季有利于玉米生长。随着国内早熟玉米育种的发展和国外早熟品种的引进,该地区玉米产量大幅度


野生大豆胁迫应答LRR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分析
《大豆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前期构建的野生大豆在高盐、低温、干旱早期的基因表达谱中,选取了在4℃胁迫早期(1 h)上调表达的LRR-RLK的EST,通过SMART和RACE结合的方法获得了GsLRPK的全长序列:该基因全长2 264 bp,共编码714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氮端含有1个LRR N-terminal domain及串联排列的LRR-Motif;碳端含有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催化结构域的11个亚基。此外,GsLRPK蛋白氮端22个氨基酸为可能的信号肽序列,并且存在1个跨膜结构域,很可能定位于细胞质膜或细胞器膜。半定量PCR分析显示该基因可受干旱、ABA、4℃低温及高盐胁迫的诱导,可能作为一个"关键节点"在胁迫信号传导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生物废弃物羽毛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羽毛资源,综述了羽毛的组成与结构特点,分析了羽毛可应用的领域,总结了羽毛不同的水解方法以及各种方法最新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羽毛的利用前景,以期为生产和科研活动提供指导。


钾肥对向日葵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为科学合理利用钾肥,进一步提高向日葵产量和品质,研究了不同施钾用量对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潜力、经济效益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的施加不仅增加了单株籽实重和百粒重,也提高了向日葵的结实率,但对皮壳率没有大的影响,施用钾肥能有效提高向日葵油脂和蛋白质含量,并能够降低虫蚀率,对水分含量影响不明显。综合考虑钾肥对农艺性状、产量、经济效益及品质的影响效果,K2O用量在250~350kg.hm-2比较适宜,其中T7处理即K2O用量300kg.hm-2较对照增产50.68%,而且经济效益最高,同时农艺性状和品质也较好。


不同方法提取苜蓿叶蛋白效果的比较及表征
《食品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采用酸热法、碱化法和发酵法3种方法制备苜蓿叶蛋白,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并比较叶蛋白得率、氮含量、溶解性、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持水性、吸油性等功能性质,并进行电镜观察表征。结果表明,发酵法制备苜蓿叶蛋白的得率和氮含量最高分别为14.9%和45.08%,明显高于酸化法和碱化法;比较其功能性质,碱化法制备的苜蓿叶蛋白在起泡性、持水性和吸油性上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分别为200.00%、5.40%和5.31%;发酵法制备的苜蓿叶蛋白溶解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较好,分别为80.52%、78.60%和20.65%。扫描电镜观察3种方法所制备苜蓿叶蛋白的表面结构,碱化法制备的苜蓿叶蛋白结构疏松,且有一定程度的破坏,酸化法和发酵法的苜蓿叶蛋白表面结构紧密、连续完整,并发现发酵法还具有一定的降解效果。说明利用不同的方法制备苜蓿叶蛋白,其得率、氮含量、功能性质及表面结构有较大差异。


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营养杂交的研究进展
《中国蜂业 》 2012
摘要:近几年来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的营养杂交问题受到了蜂业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就营养杂交后蜂群后代的形态学、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蜜源场地调查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 2012
摘要:黑龙江省东部地区蜜粉源丰富,辅助蜜粉源主要分布在山区或者浅山区;以椴树为主要蜜源,主要分布在牡丹江市及周边林场,椴树蜜源的大小年现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受天气情况及病虫害的影响较大;秋季蜜源主要有瓜果类、向日葵、韭菜等,分布跟农民的种植地区及种植面积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