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3%高效氟氯氰菊酯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小菜蛾联合毒力测定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3%高效氟氯氰菊酯.甲维盐乳油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防治效果。[方法]将3%高效氟氯氰菊酯和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按照不同比例混配,研究其对小菜蛾的毒力。[结果]3%高效氟氯氰菊酯.甲维盐乳油以2.0∶1.0的比例混配,共毒系数分别为124.78,表现为增效,且其对小菜蛾幼虫的LC50值为17.21 mg/L,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结论]2.01∶.0的3%高效氟氯氰菊酯.甲维盐乳油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笋木蠹蛾对芦笋根茎的选择及湿度对其蛹发育的影响
《环境昆虫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室内条件下,观察和测定了芦笋木蠹蛾Isoceras sibirica(Alpheraky)幼虫对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青茎、白茎、贮藏根的选择性、转化率和利用率。采用Cain和Sheppard指数、Ivelev指数统计结果,该虫对芦笋根、茎的喜好性排序为青茎>白茎>贮藏根。而幼虫对芦笋根、茎的相对取食量、相对生长率、近似消化率、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的排序为白茎>青茎>贮藏根。在白笋和青笋的食料组合中,幼虫对白笋存在负转换行为(Si=-0.31),对青笋存在正转换行为(Si=0.28)。在白笋和贮藏根的食料组合中,该虫对白笋存在正转换行为(Si=0.03),而对贮藏根存在负转换行为(Si=-0.09)。在室温30℃空气相对湿度(RH)为100%、76%、50%、32%和0的处理中,均以0~1日龄蛹的净失水量最高,分别为0.43%、0.88%、1.11%、1.84%和5.81%。随着蛹龄的增高,其失水率缓慢增长。蛹羽化前,高湿(RH100%)和中湿(RH76%,RH50%,RH32%)处理中蛹的累计失水率依次为4.27%,12.4%,17.8%和19.9%,而低湿(RH0%)处理中蛹的失水率高达40.9%。在各RH下,蛹1日龄后的逐日累计失水率均与其日龄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在RH32%~100%条件下,蛹的羽化率为83.4%~90.2%,在RH0%条件下,其羽化率仅有36.3%。在不同时段,蛹的表皮渗透力有两个高峰,分别出现在最初的2h和8h内,以2h内的表皮渗透力最高,达0.25μg/(cm2.h.mmHg)。8h后,随着测定时间的延长,蛹的表皮渗透力明显降低,24h时仅有0.14μg/(cm2.h.mmH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药剂对美洲斑潜蝇的田间防效及对天敌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0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出低毒、高效、残效期长、对作物和天敌无害的杀虫剂及药剂量,选择市场所售生物源杀虫剂,对西葫芦美洲斑潜蝇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和对天敌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0.5%藜芦碱可湿性粉剂300倍液、菜喜25g/L悬浮剂250倍液、1.8%阿维菌素1500倍液、0.6%清源保400倍液和安打15%悬浮剂800倍液5种药剂10d的防效分别为98.50%,97.29%,95.04%,95.23%和88.44%,其中,清源保和安打对天敌无杀伤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公牛的饲养管理与合理利用
《中国畜禽种业 》 2010
摘要:种公牛是影响牛群遗传品质的主要因素,是牛群遗传改良的主要动力。笔者根据多年的养牛生产经验,主要从种公牛的选择、科学饲养、规范管理和合理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种公牛的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菜豆"三早三优"综合栽培技术
《山西农业科学 》 2010 CSCD
摘要:@@ 菜豆是我国广泛种植的蔬菜之一,因其栽培技术相对简单,供应期长,市场价格稳定,豆荚富含蛋白质,深受广大菜农或消费者喜爱.山西省是我国菜豆的主产区,菜豆资源极为丰富,菜豆被誉为最具发展潜力的蔬菜作物,但多因夏秋季节种植,生长季节温度高,生长周期短,生长量大,蒸发强度大,植株生长极易受到干旱的影响,从而导致减产与降效.因此,迫切需要良种,且采用省水、地膜覆盖保水、平衡施肥和抗旱制剂调水、农田集水补灌节水等旱作节水综合栽培技术予以支撑.
关键词: 夏秋季节 覆膜播种机 平衡施肥 蔬菜作物 菜豆资源 集水补灌 综合栽培技术 可湿性粉剂 温度高 覆盖保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