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晋陕野生大豆种群关联进化性状的变异分析
《大豆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征集山西和陕西具有代表性的11个野生大豆种群,在山西中部环境条件下对与进化相关的形态性状进行表现型分析。结果表明:质量性状形态相对单一;种群内个体间的数量性状值相差很大,种群间数量性状的平均差异大小有一定的地理分布性,但各性状差异表现不尽相同。利用综合变异系数,筛选出汾阳和沁源2个变异大的野生种群。综合变异系数分别为62.67%和54.33%,闻喜种群变异最小为13.33%,其它种群分布在21.33%~30.67%之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蓖麻增产增收技术措施
《特种经济动植物 》 2010
摘要:蓖麻是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是重要的工业用油源作物,具有广泛的用途和综合经济价值。蓖麻油经过深加工,可生产12-羟基硬脂酸、癸二酸、尼龙11树脂等高附加值产品,这些产品在军工、通讯、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等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国际国内市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B26抑菌活性成分稳定性研究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 2010
摘要:枯草芽孢杆菌B26发酵液离心过微孔滤膜后,用质量分数为70%的硫酸铵沉淀,透析后获得仍具有拮抗多隔镰孢霉的无菌粗提物。进一步检测了粗提物对温度、酸碱度、紫外线照射、有机溶剂和蛋白酶处理的稳定性。结果表明,B26粗提物对高温具有一定的耐受性,经100℃处理后,是常温处理下抑菌直径的78.2%,但经121℃处理后,B26粗提物完全失去活性。B26粗提物具有较宽的pH值适应范围,在pH值3~10时都具有抑菌活性,且在pH值为7时的抑菌能力最高。粗提物对紫外线照射有部分敏感性,经距离40cm、功率20W的紫外灯照射80min后,抑菌活性是对照的78.1%。有机溶剂对B26抑菌粗提物的活性影响很小,经乙醚,甲醇,氯仿和丙酮处理30min后,粗提物抑菌活性分别为对照的96.4%,85.7%,82.1%,81.5%。B26抑菌粗提物对蛋白酶具有部分敏感性,蛋白酶K、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处理后的拮抗直径分别为15.2,16.2,16.3mm,抑制率分别是对照的76.7%,81.8%和83.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地整理的国家收购制度研究
《资源与产业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增加开发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途径,通过论证土地整理项目控制规模的"大"和可整理耕地后备资源现状的"小"之间的矛盾,解决"小"块土地整理的途径;通过比较土地整理主体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差异,解决"小"块土地整理的管理方式;探讨需要整理的"小"块土地如何得到开发资金、"小"块土地整理如何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土地开发整理国家收购制度对增加耕地面积来说是一项有效的制度。目前,需要在思维转变、政策安排等几方面做出调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B26生产多隔镰孢霉抑制物工艺优化
《食品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枯草芽孢杆菌B26抑制多隔镰孢霉培养基配方及用量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对B26产生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进行选择。以多隔镰孢霉的抑制率为指标,B26产生拮抗效果最好的发酵培养基配方用量是:蛋白胨25g/L、淀粉45g/L、氯化钠1.5g/L、硫酸铵1.0g/L、磷酸氢二钾1.5g/L。产生活性物质的最优发酵条件为:种子菌龄24h、接种量5%、初始pH7、装液量20%、吐温-80用量0.5%、发酵温度30℃、转速150r/min、发酵时间60h,获得B26菌株发酵液对多隔镰孢霉的抑制直径为26mm,优于其他条件培养获得的拮抗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审马铃薯新品种—同薯22号
《中国马铃薯 》 2010
摘要:"同薯22号"是山西省高寒区作物研究所1998年用晋薯11号作母本,晋薯7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7和2008年2年参加全国马铃薯品种中晚熟华北组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生产试验,均居参试第1位,2009年7月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3次会议审定通过,命名为"同薯22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边鸡遗传多样性及保种效果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21个微卫星标记对2个世代(0世代和1世代)的边鸡(Gallusgallus)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检测,同时通过分析世代间遗传差异检测保种效果。结果表明,21个微卫星标记在2个世代的边鸡群体中共检测到122个等位基因,其中102个为两个世代所共有,19个为0世代所特有。0世代和1世代的边鸡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473和0.5437;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He)为0.5967和0.6009;近交系数(Fis)分别为0.233和0.134。反映边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经过一个世代的选育,PIC和He两个指标维持在原有水平,而群体的近交系数有所下降,说明采用的保种方法很好地保存了边鸡的遗传多样性,同时避免了近交程度过高而导致群体出现近交衰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