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829条记录
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中2016*日2016的育成

蚕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在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基础上,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和发育整齐度要求尤为突出,从而适应智能化、机械化生产操作。以此为育种目标,选择茧丝质优、人工饲料摄食性较好的育种素材,采用杂交及系统选育方法,并辅以人工饲料摄食性筛选,育成了1对适合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的专用蚕品种中2016×日2016。实验室对比试验表明,中2016×日2016的24 h疏毛率达99.07%,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提高8.24百分点;4龄虫蛹率为97.57%,与对照品种相仿;全茧量1.87 g、茧层率19.55%、盒种产茧量50.08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1.63%、0.54百分点、5.24%;茧丝长1 119.3 m、解舒丝长824.6 m,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0.11%、2.28%;干茧出丝率39.19%、洁净94.60分,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0.49百分点、0.53%;纤度2.480 dtex,与对照品种相仿。新品种于2021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人工饲料摄食性好、发育整齐、产茧量高、丝质优,适宜大规模工厂化养蚕生产应用。

关键词: 家蚕 工厂化养蚕 人工饲料 中2016×日2016 杂交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PEI_PM指数的渭河流域气象干旱时空演变特征

中国农业气象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渭河流域25个气象站点1980-2018年月值气象数据集,基于Penman-Monteith蒸散模型计算多个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分析渭河流域气象干旱的演变、趋势、影响范围、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等时空变化特征,以期为渭河流域防灾减灾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近39a来渭河流域有明显的干湿周期变化,但整体上呈变干的趋势,干旱时段主要集中在1995-2009年,其中以2000-2009年的干旱站次比最大,平均达到36%,且干旱持续时间最长,约3.6个月,1980-1989年干旱持续时间最短,约1.6个月;(2)渭河流域秋季总体呈湿润变化趋势,而春季和夏季干旱在不断加剧,是区域年际干旱的主要驱动力;(3)渭河流域干旱以危害性较小的轻中旱为主,但2000年前后出现严重及极端干旱的站次相对较多,其中1997年研究区内发生的干旱程度较高,影响范围较广;(4)不同时间尺度各等级干旱发生频率的变化规律表现一致,均呈现出干旱等级越高发生频率越低的态势,且极端干旱在年际尺度内发生次数较为频繁,从空间上看渭河流域东北部是干旱多发区。总之,近39a来渭河流域总体干旱较为严重的时段为2000-2009年,且研究区内干旱呈北重南轻特征,因此北部地区仍需加强防灾管理。

关键词: SPEIPM 多时间尺度 气象干旱 时空特征 渭河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QTL-seq定位萝卜肉质根根形指数QTL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检测萝卜肉质根根形指数相关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QTL),挖掘调控萝卜肉质根根形的关键基因,以肉质根根形指数差异显著的小型扁圆萝卜LLYH和大型长白萝卜CLA为亲本,杂交构建了F2分离群体,利用QTL-seq方法对肉质根根形指数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一共检测到4个QTL位点,其中两个主效QTL位点rs2.1和rs2.2,分别位于萝卜R2号染色体21.66~26.03 Mb和30.79~36.56 Mb区域,两个微效QTL位点rs4.1和rs6.1,分别位于萝卜R4号染色体39.04~40.43 Mb和R6号染色体11.53~13.40 Mb。研究结果为开发与萝卜肉质根根形指数连锁的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挖掘肉质根根形指数调控基因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萝卜 根形指数 QTL-seq 数量性状遗传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功能磁性材料和固相微萃取净化富集一体化的茶饮料中三唑类农药残留分析

农药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构建了固相微萃取(SPME)富集与功能磁性材料净化相结合的一体化协同提取技术,并应用于茶饮料中三唑类杀菌剂的残留分析。以磁性材料四氧化三铁-N-丙基乙二胺(Fe3O4-PSA)为净化吸附剂,采用SPME萃取针富集样品溶液中的目标农药后直接进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样口解吸附、分析,无需其他样品转移等操作,方法简便、灵敏。本研究系统优化了SPME条件(如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氯化钠用量及pH值),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明了磁性材料用量与SPME条件的交互影响,以确定最佳试验条件。对优化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确证,结果表明:在0.002~0.2 mg/L范围内,19种三唑类农药在茶饮料中均表现出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检出限(LOD)在0.000 12~0.008 9 mg/L之间,定量限(LOQ)均为0.002 mg/L。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溶液校正时,回收率在71%~98%之间,RSD不高于16%(n=3)。此方法较常规法简单、操作便捷、可靠,且环境友好,适用于茶饮料中三唑类农药残留的分析。

关键词: 功能磁性材料 固相微萃取(SPME) 富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三唑类农药 茶饮料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植物DNA条形码对铁皮石斛鉴定能力的评价

食品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选择适合准确鉴定铁皮石斛的DNA条形码,以25份铁皮石斛样品和10份其他不同种类石斛为实验材料,利用目前常用的9条植物DNA条形码(ITS2、nad1、matK、ycbL、psbK-psbI、trnL-trnF、trnG-trnS、rbcL和trnH-psbA)对这些石斛材料进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9条DNA条形码的扩增率和测序成功率均很高,通用性很强。其中,rbcL与trnH-psbA的种内最大遗传距离大于种间最小遗传距离,不符合条形码的基本要求,其余条形码遗传距离均符合种内最大遗传距离小于种间最小遗传距离的要求。种间变异顺序为ITS2>trnL-trnF>trnG-trnS>psbK-psbI>ycf1b>matK>nad1,其中ITS2的进化速率最快,变异率最高(25.1%)。ITS2和trnL-trnF对本实验中石斛材料的分辨率达到90.1%,建议ITS2+trnL-trnF作为铁皮石斛种质资源鉴定的DNA条形码。本研究为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别铁皮石斛及其近源种石斛提供了参考和分子依据。

关键词: 铁皮石斛 DNA条形码 分子鉴定 遗传距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大豆萌发期耐盐性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基因型大豆萌发期耐盐特性,为大豆抗逆栽培和耐盐新品种选育、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96份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温室培养皿培养,在萌发期选用120 mmol/L NaCl溶液胁迫处理96个大豆品种,以纯水处理为对照,测定了与大豆耐盐性相关的4个生长指标,并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96份大豆品种进行耐盐性评价。结果发现:不同基因型大豆胁迫处理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芽长和侧根数差异大。以各单项指标值和隶属函数值作为衡量耐盐性的依据,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可将大豆96个品种划分为5类,其中筛选到30份萌发期耐盐的大豆材料,可为培育耐盐高产大豆和研究植物耐盐机理提供材料和基础。

关键词: 大豆 萌发期 耐盐 模糊隶属函数法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缓释氮比例对一次性施肥单季晚稻生长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明单季晚稻缓释氮肥一次性施用模式中缓释氮占总施氮量的适宜比例,为单季晚稻高效施肥提供理论指导。2019—2020年在浙江省长兴县和平镇开展田间试验。试验共设6个处理:(1)不施氮肥(N0);(2)常规施肥(U1,基肥∶分蘖肥∶穗肥为4∶3∶3);(3)常规施肥减氮12.5%(U2,比例同U1);(4)57%缓释氮一次性施用(SRU1);(5)45%缓释氮一次性施用(SRU2);(6)34%缓释氮一次性施用(SRU3)。U1的施氮量为240 kg/hm2,U2和SRU的施氮量均为210 kg/hm2。测定水稻产量、养分吸收量、养分利用率、田面水铵态氮含量和氨挥发量等指标。结果表明:N0处理的单季晚稻产量为U处理的73.55%。与U相比,缓释氮肥一次性施用可以维持水稻产量。单季晚稻产量随着缓释氮施用比例升高而增加。SRU处理与U处理之间地上部氮含量及氮素吸收量均无显著差异。2019年SRU2处理和2020年SRU1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比U处理提高10.49%和8.84%,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其他处理与U1、U2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与U相比,SRU处理显著降低了田面水铵态氮含量和稻田累积氨挥发量,但各缓释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综合相关产量及氮素损失的结果,34%缓释氮施用比例可满足单季晚稻一次性施肥要求,能保证水稻稳产,同时降低氮素径流和挥发损失。

关键词: 水稻 缓释肥 产量 氮素吸收量 氮素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鳝出血病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黄鳝出血病是黄鳝(Monopterus albus)养殖中频发的一种细菌性疾病,其暴发速度快、传染力强、死亡率高,给黄鳝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研究对关于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鉴定方式、分子生物学与生理生化学研究进展以及黄鳝出血病常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等进行了综述,并在对目前黄鳝出血病防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黄鳝(Monopterus albus);出血病;嗜水气单胞菌;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氨基酸水溶肥料对大棚杨梅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大棚杨梅[Myrica rubra(Lour.)S. et Zucc.]存在结果后期树体养分供应不足,树势衰弱、果实品质下降的问题,在大棚荸荠种杨梅和东魁杨梅果实膨大期喷施1次氨基酸水溶肥料,研究其对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喷施氨基酸水溶肥料的荸荠种杨梅梢长、梢粗分别比对照高5.01%和5.95%,相对电导率比对照低44.88%,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2.09%、7.83%和10.67%;东魁杨梅叶绿素含量比对照高13.87%,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对照高6.18%、7.28%和7.52%。综上所述,在果实膨大期喷施氨基酸水溶肥料可以促进大棚杨梅营养生长,提高抗逆性,明显提高杨梅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值得在大棚杨梅上适度推广。

关键词: 大棚杨梅[Myrica rubra(Lour.)S. et Zucc.] 氨基酸水溶肥料 营养生长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褪黑素处理对香菇采后品质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2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分别设置不同浓度(0.25、0.50、0.75 mmol/L)褪黑素对香菇进行喷淋处理,通过贮藏42 d内对香菇采后硬度、褐变度、亮度及开伞度等表观品质的测定,筛选得到0.50 mmol/L褪黑素处理浓度效果最好;在该处理浓度下进一步探究了褪黑素处理对香菇采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并观察了贮藏28 d时香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表明:0.50 mmol/L褪黑素处理可以显著降低香菇采后呼吸强度,抑制细胞内活性氧代谢产物超氧阴离子的生成速率和羟自由基生成能力;贮藏结束(42 d)时,褪黑素处理组香菇的呼吸强度、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生成速率、羟自由基生成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44%、39.1%、24.4%,褪黑素处理还可以减少香菇细胞丙二醛和过氧化氢的积累,维持较低的羰基化蛋白水平和较完整的细胞膜结构;且褪黑素处理组香菇的总酚、抗坏血酸含量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超微结构观察表明褪黑素处理组香菇细胞壁和线粒体形态维持较好.综上,褪黑素处理可以有效维持香菇采后品质,降低活性氧代谢产物生成速率,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进而减少活性氧对机体的伤害,其中,0.50 mmol/L处理组效果相对最好.

关键词: 香菇;褪黑素;品质;活性氧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