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优质高产荷兰小黄瓜新品种小脆的选育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优质高产荷兰小黄瓜新品种小脆是以2个稳定的高代自交系Scu-15和Scu-20配组而成的杂交一代水果黄瓜新品种,2014年12月通过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成果鉴定(鉴定号:苏农科鉴字2014第67号)。该品种生长势较强,耐低温弱光;叶色浓绿,果实皮色绿,果长13~16 cm,单瓜质量90~130 g;果面光滑,无刺瘤,肉质脆嫩,清香微甜;抗霜霉病和白粉病。该品种为早熟、丰产、优质、全雌性水果黄瓜一代杂种。

关键词: 水果黄瓜 小脆 新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及花后土壤相对含水量对黑粒小麦灌浆期氮素吸收转运及分配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黑粒小麦‘漯珍一号’为供试材料,通过棚下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及花后土壤相对含水量对‘漯珍一号’植株氮素吸收、转运、分配以及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氮量下,黑小麦籽粒含氮量、蛋白质积累量随水分胁迫加剧而降低;各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变化随施氮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低氮[N_1,150 kg(N)·hm~(-2)]条件下,随水分胁迫加剧,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含量升高,高氮[N_3,300 kg(N)·hm~(-2)]条件下,清蛋白、球蛋白含量升高,而醇溶蛋白含量降低。相同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5%~65%,W_2;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5%~45%,W_3)条件下,籽粒氮素含量、籽粒中蛋白质的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成熟期籽粒氮素含量占总氮素含量的比例下降;而充足供水(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5%~85%,W_1)时,中氮处理[N_2,240 kg(N)·hm~(-2)]籽粒蛋白质积累量最高,同时,营养器官贮藏氮素向籽粒的转运量、转运率均达最大值,对籽粒的贡献率也较高。W_1处理时,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麦谷蛋白在N_2处理达最大值;而W_2、W_3处理情况下,N_2处理小麦中各蛋白质组分含量最高。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及花后土壤相对含水量对黑粒小麦氮代谢具有显著影响,施氮量过高或过低以及水分胁迫均不利于黑粒小麦氮代谢过程的有效进行,综合考虑,花后充足供水(W_1)与中等施氮水平(N_2)组合对黑粒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和分配具有较好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 黑粒小麦 施氮量 土壤相对含水量 氮代谢 蛋白质组分

机插秧稻田二次封闭控草应用技术

杂草学报 2016

摘要:稻田草害是机插秧生产中最严重的问题。传统水稻田"一封二杀三补"控草策略策略已经不能适应机插秧的除草要求。本文综合小区试验和大区示范,针对不同栽培条件下的土壤和杂草情况,提出"二封一补"的除草对策。3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土地平整后插秧前使用57%苄·丙·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 500~1 800 g/hm~2进行第1次封闭处理,插秧后10 d用50%苄·丁·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 200~1 500 g/hm~2进行第2次封闭,既能有效控制早期杂草为害,保证秧苗安全,又能延长对杂草持续控制作用,提高水稻产量。在2次封闭基础上,针对不平整地块和烤田后抗性杂草发生情况,提出相对应的补治措施。

关键词: 机插水稻 杂草 二次封闭技术 防除效果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育种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两系法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是中国独创的两系法杂交稻育种中形成的品种,是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完成第一步目标的标志性品种,是继三系杂交稻汕优63之后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稻,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两优培九的育种实践经历了艰苦曲折的科研攻关和推广过程。最初是尝试通过化学杀雄制种的方法利用典型籼粳杂种的优势,在亚优2号的育种实践失败后,技术路线调整为通过光温敏两系法将部分亚种间杂种优势与江淮生态区的水稻理想株型相结合,克服杂交稻结实率不高、不稳等弱点,达到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泛并能安全制种的目标。通过分析多个水稻光温敏不育系与不同生态型父本配组的杂种F1的性状表现,确定以带有1/4爪哇稻亲缘的培矮64S为重点母本,选择优势生态群中的合适类型父本重点配组,避开生育期超长和植株偏高等障碍性问题,并根据江淮流域一季稻区的常年气候特点进行生态育种。通过大量筛选,育成两优培九,达到遗传、形态和功能"三优"的统一,将优质、超高产、多抗性状聚集于一体。通过对培矮64S育性转换、开花授粉有危害的高温、低温指标的研究和对各生态区常年气候中出现这些温度频率的分析,提出适宜制种区域和相应的父母本安全抽穗期。研究培矮64S育性转换的植株温度指标,提出遭遇低温危害时"以水调温"的制种纯度保障技术。通过对两优培九的生物学特性和适宜生长条件的研究,提出适宜种植区、各种植区的适宜齐穗期和主要种植方式的播栽期等生产指导性指标,分析生产上可能发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解决对策,研发提高结实率及其稳定性的栽培技术。通过配套生产技术的系统研究和应用,两优培九在南方稻区多年大面积成功种植。通过全程回顾育种战略的形成、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品种培育和核心配套技术的研发及示范推广过程,论述了两优培九育成和大面积应用的意义;补充了水稻理想株型中的茎秆分布性状,提出"渔叉型"茎秆分布的概念;认为可以利用籼粳米质性状的互补选择各种适口性的稻米;大面积成功推广一个品种,尤其要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前瞻性地研究品种的最适生长条件,然后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规划最适种植区,并制定相应的最优栽培措施,还要储备可能发生问题的预防措施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 两优培九 两系法杂交稻 育种 株型 稻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JS25噬菌体生物特性及对食品中致病菌的生物防治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试验以JS25噬菌体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稳定性的基础上,确定其对宿主细胞的侵染时间及最佳感染复数,最后通过在即食食品中的抑菌效应确定对即食食品的生物防治效果。结果表明,JS25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为0.1、侵染时间为20 min、最适温度及p H值分别为4~60℃和6~9;另外,JS25噬菌体的潜伏期为20 min,60 min后平均裂解量为24.55 PFU/cell;试验结果表明,JS25噬菌体在即食食品中有较高的稳定性,且随噬菌体初始效价的增加,对即食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加;但是在不同即食食品中的生物防治效果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当效价为108及1010 PFU/g时,能分别有效的抑制鲜牛奶和圆白菜在贮藏过程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当效价大于109 PFU/g时,对肉干及火腿中的致病菌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噬菌体 稳定性 生物防治 效价 即食食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圆环病毒2型2015JS株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序列分析

畜牧与兽医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细胞传代法对PCR检测为猪圆环病毒2型(PCV2)阳性的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通过PCR、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分离的病毒进行初步鉴定,应用IFA测定分离株的TCID50。应用PCR特异性扩增出该分离株的全基因组,经测序后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成功分离到1株PCV2毒株,全基因组长度为1 766 bp,命名为2015JS株,分离株在细胞上的TICD50为10-5.50,与乌拉圭毒株Uy99(Gen Bank登录号KP867050)的同源性最高(99.8%),同属PCV2d型;与丹麦PCV2c毒株DK1980PMWSfree(Gen Bank登录号EU148503)的同源性最低(94.3%)。研究结果为江苏PCV2流行病学的研究和遗传变异的防控提供了参考资料,也为江苏PCV2疫苗毒株提供了选择依据。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分离鉴定 TCID50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临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根据临安市区域特点和实际情况,从生态环境承载、社会承载、经济承载3个方面选取22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其2005~2012年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变化情况;同时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数据,预测规划期末土地综合承载力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临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在2005~2012年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发展趋势基本上呈可持续状态,其中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不断提升对提高综合承载力的贡献最大;2子系统间发展不均衡,其中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提升最快,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3以规划目标数据为依据推算的规划期末(2020年)综合承载力水平,表明临安市土地资源利用基本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从加强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加快经济发展以及规划监管和政策引导等角度提出了提高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建议。

关键词: 土地综合承载力 生态环境承载力 规划目标 临安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鼻支原体可变脂蛋白家族重组蛋白的构建表达及黏附细胞功能检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研究以猪鼻支原体表面的可变脂蛋白(vlp)家族为研究对象,鉴定其各成员对宿主细胞的黏附能力。方法根据已公布的猪鼻支原体vlp家族7种成员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vlp,筛选获得阳性克隆。重组工程菌经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经镍柱亲和层析获得7种纯化的vlp重组蛋白。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微孔板定量法分别对vlp各个成员的黏附功能进行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7种重组表达质粒pET-32a(+)/vlp,获得阳性重组工程菌。经IPTG诱导及镍柱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较纯的7种vlp重组蛋白。间接免疫荧光及微孔板黏附定量试验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蛋白vlpA、vlpB、vlpC、vlpE、vlpG可黏附PK细胞,而重组vlpD和vlpF蛋白黏附能力不明显。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猪鼻支原体7种vlp的重组蛋白,并对其黏附功能进行了初步鉴定,证明部分vlp属于猪鼻支原体的黏附因子。

关键词: 猪鼻支原体 可变脂蛋白 细胞黏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博士后成为省级农科院引才主渠道的“供给侧改革”研究——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2016

摘要: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博士后作为人才引进的主要优势,阐述了博士后队伍建设现状,研究了博士后成为引才主渠道的"供给侧改革"路径和措施,如设置专门科室、配备专职人员,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提高博士后待遇,充分尊重人才、增强博士后归宿感等,以期努力将博士后打造成层次更高、视野更新、本领更强的高端青年人才,为研究团队输送更多、更好、更优的博士后,使之成为科技创新的新生力及人才引进的主渠道。

关键词: 省级农科院 博士后 引才主渠道 “供给侧改革” 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绣球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华北农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适合绣球的SSR-PCR反应体系,采用正交设计L25(56)对影响SSR-PCR反应体系的5个主要因素(Mg2+、d NTPs、引物、DNA模板和Taq聚合酶)在5个水平上进行优化,筛选出每个因素的最佳水平,建立适合绣球的SSR-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20μL的SSR-PCR反应体系中,DNA模板用量为60 ng,Mg2+浓度为1.5 mmol/L,d NTPs浓度为0.3 mmol/L,引物浓度为0.4μmol/L,Taq聚合酶用量为0.8 U。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最佳温度退火40 s,72℃1 min,33个循环;72℃延伸10 min,4℃保存。选用10个绣球品种对建立的SSR-PCR反应体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通用性。建立和优化的绣球SSR-PCR反应体系,为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开展绣球属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 绣球 SSR-PCR 正交设计 反应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