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江苏省自主选育西瓜新组合与进口西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西瓜品种小兰和京欣1号为对照,对江苏省自主选育的6个最新西瓜组合和3个进口西瓜新品种进行了生育期、果实性状及产量鉴定。结果表明:江苏省自主选育的小果型黄瓤新组合苏11-03、YS14和中果型红瓤新组合苏创3号、苏蜜11号、RM13在早熟性、商品性、产量等方面均有较大优势,适合春早熟设施栽培,有望替代老旧和进口品种在江苏地区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西瓜 自主选育 新品种 比较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1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遗传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遗传特点和变异情况。[方法]选择2008—2013年从江苏、安徽和浙江省家禽中分离的11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用RT-PCR方法对NA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对其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11株毒株的NA基因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6.2%~99.5%和86.9%~99.1%,均属于欧亚分支。其中9株鸡源毒株属于Y280-like亚系,在NA蛋白颈部63~65位点缺失了3个氨基酸;2株鸭源毒株属于G1-like亚系,在颈部39~40位点缺失了2个氨基酸。11株分离株除了69、146、200、234位点处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比较保守以外,其余的糖基化位点都出现了变异情况。红细胞结合位点(HB)在431~433位点区域比较保守,但在366~373和399~404位点区域的氨基酸发生了明显的变异。抗原决定簇中部分氨基酸序列变异也较为活跃,推测与使用疫苗后的抗体选择有关。NA蛋白酶活性位点处的氨基酸非常保守,没有发生与抗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相关的氨基酸突变。[结论]江苏、安徽、浙江等省养殖鸡群中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仍以Y280-like分支较为常见,鸭群中出现G1-like分支应引起人们的注意。NA基因存在一定的变异,应加强对该类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基因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高粱青贮品质及对山羊饲喂效果的研究

草地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甜高粱(Sorghum bicolor(Linn.)Moench)青贮品质及其对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供试6个甜高梁品种青贮品质特性测定显示:甜高梁青贮发酵品质均良好,但品种间青贮营养品质存在较大差异。以甜高梁青贮+400g精料、甜高梁青贮+200g精料及玉米(Zea mays L)青贮+400g精料(对照)3种日粮方式进行山羊饲喂试验,结果表明:饲喂甜高粱青贮+400g精料组的山羊采食量、增重效果显著高于甜高粱青贮+200g精料组和玉米青贮+400g精料组。

关键词: 甜高梁 青贮 山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坦布苏病毒对小鼠的神经致病力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坦布苏病毒(TMUV)对哺乳动物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测定TMUV的增殖能力、神经毒力和神经侵袭力,并对小鼠脑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和炎性细胞因子测定,研究TMUV对小鼠的神经致病力。结果显示,TMUV可以在小鼠的脑内进行有效的复制;3日龄和3周龄的小鼠经脑内注射TMUV后,可以导致小鼠的发病和死亡,其半致死剂量分别为1×10~(0.5)ELD_(50)和1×10~(2.5)ELD_(50);3周龄的小鼠经腹腔注射TMUV后,同样可以引起小鼠的死亡,并且可以在脑内检测到病毒;此外,TMUV还在小鼠脑内引起了神经原的变性、炎性细胞的侵润和过度的炎性细胞因子应答。以上结果说明,TMUV可以在小鼠脑内进行有效复制并导致强烈的炎性应答,对小鼠具有较强的神经毒力和侵袭力。因此应该加强TMUV的流行病学监测和防控,防止该病毒的跨种间传播。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 小鼠 神经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育肥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摘要:对一起育肥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测及诊断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猪附红细胞体病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白菜根肿病接种鉴定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十字花科根肿病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为小白菜根肿病研究提供参考,采用注射法、菌土法和蘸根法进行小白菜根肿菌接种,并使用最佳接种方法在小白菜不同生长期对其接种,进行了小白菜根肿病发病调查时期比较以及小白菜不同浓度根肿菌接种比较等试验。结果表明:注射法以69.44%的发病率、高达60.71%的病情指数以及操作简便的特点,更适合大量材料的接种鉴定;小白菜的整个生长期都能感病,且受侵染越早,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越高;小白菜接种根肿菌30 d时根部能够观察到明显的根肿,且接种时间越久,病情指数越高;根肿菌接种浓度在1×106个/g(干土)时能够引起小白菜76.67%的发病率,病情指数为55.71%。

关键词: 小白菜 根肿病 根肿菌 接种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田杂草化学防治效果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小麦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及其与化学除草剂相互作用对水稻田杂草控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探讨化学除草剂减量使用的可行性。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小麦秸秆全量覆盖还田、全量浅旋还田、全量深埋还田、秸秆不还田4种方式下不同剂量69%苄嘧磺隆·苯噻酰草胺WG(0、207、414、621、828 g/hm2)对水稻田主要杂草控制效果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秸秆还田对水稻田千金子、稗草、鸭舌草、水苋菜、异型莎草等杂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全量覆盖还田和全量浅旋还田效果明显优于全量深埋还田效果。同时小麦秸秆还田显著促进了较低剂量苄嘧磺隆·苯噻酰草胺WG(207 g/hm2)对鸭舌草、千金子控制效果,药后45 d全量覆盖还田、全量浅旋还田结合207 g/hm269%苄嘧磺隆·苯噻酰草胺WG对杂草总体控制效果在95%以上,优于414 g/hm2单独使用效果,而与推荐剂量(621 g/hm2)单独使用效果没有显著差异。秸秆还田可有效促进水稻生长和分蘖,增加水稻产量,秸秆还田与化学除草剂协同作用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更为明显。虽然秸秆覆盖还田条件下不同剂量除草剂对水稻有效分蘖数和产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是1/3推荐剂量69%苄嘧磺隆·苯噻酰草胺WG(207 g/hm2)在抑制杂草危害、促进水稻产量方面与推荐剂量效果相当,水稻有效分蘖数较空白对照增加44.4%,株高增加12.9%,产量增加51.2%,均明显优于秸秆单独还田和除草剂单独使用效果。生产上可利用小麦秸秆覆盖还田的物理作用和化感作用延缓杂草萌发和生长,减少水稻田杂草发生数量,同时配合50%推荐剂量69%苄嘧磺隆·苯噻酰草胺WG来有效控制水稻田杂草危害和提高水稻产量,降低苄嘧磺隆·苯噻酰草胺WG使用量50%左右。

关键词: 小麦秸秆 还田方式 除草剂 杂草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殊白茄种质的果色遗传及相关性状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个高代自交系白茄为亲本进行杂交、回交和自交,研究茄子果色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2个白茄杂交F1的果色均为红色,在F2群体中,果皮颜色分离比例接近9红色∶7白色,B1群体为1红色∶1白色,B2群体也为1红色∶1白色,χ2检测结果进一步证明,茄子果皮变红的原因是由于2对显性互补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发现果色、主茎色以及花色之间彼此连锁遗传。

关键词: 茄子 果色 遗传 互补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甲嘧磺隆等3种除草剂对云南黄馨、金钟扦插苗成苗及生长的影响

杂草学报 2016

摘要:阔叶杂草是苗圃中重要的危害性杂草,然而控制苗圃阔叶杂草的有效化学方法却很少,主要原因是能防除阔叶草的除草剂往往对苗木不安全或缺少对其安全性研究。选择甲嘧磺隆、乙氧氟草醚和扑草净3种杀草谱较广的除草剂,通过2015年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用量下这3种除草剂对苗圃常见苗木云南黄馨、金钟扦插苗成苗、发芽、生根、株高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用药时雨水、土壤湿度可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状况,雨水多、湿度大,则发根、出叶少;用药时间影响药剂效应,扦插前用药,药剂影响大于扦插后用药,这可能是扦插前、扦插后苗在遇药时的叶芽状态及水分不同所造成的。研究还发现,药剂对苗木成苗无不良影响,7.5 g a.i./hm~275%甲嘧磺隆WDG处理对苗木出叶、株高无影响;而在生根方面,在药后30 d,只有对照的71.1%,用药后100 d,与对照相当,乙氧氟草醚144、288 g a.i./hm~2,扑草净450、900 g a.i./hm~24个处理的结果与甲嘧磺隆7.5 g a.i./hm~2处理相同;对于甲嘧磺隆15 g a.i./hm~2处理,在前期对苗木出叶、生根都有较大影响,3个月后影响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甲嘧磺隆22.5 g a.i./hm~2处理对苗木出叶、生根、株高的抑制可持续3个月以上。

关键词: 云南黄馨 金钟 扦插苗 乙氧氟草醚 扑草净 甲嘧磺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肥条件下水稻DUS测试性状表达的差异性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DUS测试性状表达结果的影响,选取了3种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通过4种不同氮肥处理方案,依据《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水稻》规定的相关性状,研究水稻测试中不同类型性状田间表达的变化差异,为水稻DUS测试种植管理规范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过探讨这些性状表达得是否稳定,为水稻DUS测试结果判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DUS测试 性状表达 不同氮肥 差异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