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业科研院所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思考
《会计之友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中央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农业科研院所国有资产管理复杂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农业科研院所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植物寄主与病原物互作及抗病性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病原物对寄主有致病能力,而寄主也相应地存在抗病能力。两者在长期的竞争中协同进化,分别形成不同的变异类型,其致病和抗病的机制也多种多样。在寄主与病原物的互作过程中,一般用基因对基因假说来解释两者间的遗传基础。在抗病育种实践中,育种家们采用主效抗病基因、抗病基因轮换利用、多基因聚合、转抗病基因育种来增强品种的抗病能力,并采用抗病多系品种、多品种混种和间作、套种等措施以增加作物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来控制病害。深入研究和明确抗病基因的抗病机制,把具有不同抗病机制的抗病基因进行聚合利用,可增强抗病品种的抗病效果和抗病持久性。随着基因克隆和转基因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利用远缘植物的抗病基因改良植物品种的抗病性已成为可能。


不同施氮量、单穴本数对苏粳优3号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优质高产杂交晚粳新组合苏粳优3号在不同施氮量和单穴本数水平下的产量表现。试验结果表明:(1)在氮肥水平相对较低的195 kg/hm2情况下,适当增加单穴本数能明显提高有效穗,从而提高产量。(2)在一定施氮水平范围内,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能明显增加群体的生长量,从而为获得高产打下基础。(3)在氮肥水平达270 kg/hm2以上时,适当的控制单穴本数,能保证较高的每穗粒数,从而为获得高产提供保障。(4)本试验条件下,苏粳优3号获得9 750 kg/hm2以上高产的适宜氮肥施用量为270 kg/hm2,适宜的单穴本数为1~2苗。


O_2和CO_2配比对气调贮藏梨采后褐变及相关理化因子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采后丰水梨果实为材料,在乐扣气调试验箱中研究了O2和CO2配比对果实褐变率、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和总酚含量的影响,以探讨适宜减轻梨气藏褐变的气体成份.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150d)中,丰水梨果肉未发生褐变.从贮藏60d开始,气调处理和冷藏对照果实的果皮均出现褐变,气调处理在贮藏120d之前对果皮褐变的影响不显著,而在贮藏120~150d内可显著减轻果皮的褐变、抑制果皮PPO和POD活性及降低总酚含量.与冷藏对照相比,气调处理可推迟果心褐变的时间,且(8%~10%)O2+3%CO2处理可完全抑制果心的褐变;气调处理亦可降低果心PPO活性、减少总酚及MDA含量;(8%~10%)O2+1%CO2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果心的POD活性,而(8%~10%)O2+3%CO2处理对果实POD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可见,气调贮藏主要是通过降低丰水梨果皮PPO、POD活性及总酚含量来减轻组织的褐变,并以(8%~10%)O2+3%CO2处理对果实褐变因子的控制效果较理想.


玉米新选自交系穗粒重和百粒重的遗传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江苏省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育成的玉米3个自交系S1、S3和S7组配的2个组合S1×S3和S3×S7的P1、P2、F1、B1、B2、F26个世代,运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和6个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玉米穗粒重和百粒重性状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穗粒重性状在2个组合中均表现为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以主基因遗传为主。百粒重性状在S1×S3组合中表现为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在S3×S7组合中表现为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自交系S3在穗粒重性状上含有比S7或S1效应大的主基因,可用于改良江苏省主推品种苏玉19的穗粒重。
关键词: 玉米 穗粒重 百粒重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遗传分析


钾肥运筹对高品质棉不同部位棉铃对位叶养分分配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钾肥运筹对高品质棉杂交种科棉3号和常规种科棉4号不同部位棉铃对位叶养分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钾肥运筹能有效地促进高品质棉株中、上部棉铃对位叶中养分的合理分配,从而促进棉株上部与中部棉铃铃重的增加和纤维的发育,有利于提高整株铃重和纤维品质。高品质棉杂交种科棉3号钾肥运筹以基肥和花铃肥的比例为5∶5、常规种科棉4号基肥和花铃肥的比例为7∶3时,更有利于棉株中上部的棉铃对位叶中养分的分配,从而增加铃重,缩小上部与中部的铃重差异。


早熟桃胚退化的相关因子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早熟桃品种"华光"种胚退化过程中形态指标、内源激素(GA3,IAA,6-BA)含量的变化情况,为探索胚退化机理及早熟桃的胚挽救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早熟桃品种"华光"为试材,"曙光"为对照,从幼果期至后熟期,观测种胚的形态指标和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华光"、"曙光"的种胚鲜、干质量,纵、横径及胚性指数均随果实发育呈增长趋势,"华光"上述指标在花后65d达到最大值后迅速下降,同时出现种胚退化现象,而"曙光"上述指标仍呈小幅上升趋势;6-BA在2个桃品种种胚发育初期含量最高,花后45d降到最低,到硬核期后达到次峰值,随后下降,其中"华光"在花后65d出现第3个小高峰;2个桃品种GA3和IAA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随着种胚的发育,其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在硬核期达到最高,其中"华光"在花后65d后快速下降。【结论】"华光"种胚在花后65d后外观形态指标呈下降趋势,种胚开始退化,应选择此时进行"华光"的胚培养;"华光"种胚中6-BA含量第3峰值出现时间与种胚退化时期一致,GA3和IAA含量快速下降时其种胚开始退化,因此在"华光"桃后期胚培养时应适当增加外源激素含量,以提高胚萌芽率。


统筹城乡发展 夯实农业基础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城乡统筹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是全方位、多维度的要求,这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在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上下功夫、花力气、见成效。一要坚持不断地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持续调动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二要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强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三要坚持不断地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切实为农业发展夯实科技基础;四要坚持不断地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五要把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作为战略着眼点,着力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六要坚定不移地深化农村改革,推动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保障。


水稻黑条矮缩病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黑条矮缩病已成为近几年来我国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一大热点。本文系统介绍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原、检测方法、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等方面的研究情况,为今后有效控制黑条矮缩病提供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