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培矮64S的育性特征及其安全使用技术

作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用培矮 6 4 S在南京、武汉、贵阳、三亚 4地 1991~ 1998年共 5 5 2项套袋自交结实率资料和 381项花粉可育度资料结合各地的逐日平均气温和日长资料分析了培矮 6 4 S的育性转换指标及其育性变化规律。指出培矮 6 4 S具有育性转换温度指标较低、短日互补作用显著的基本特点。据此 ,结合我国各地的温度和日长特点以及目前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发生的问题 ,讨论了培矮 6 4 S的安全使用技术。

关键词: 培矮64S 育性转换光温指标 日长互补作用 安全使用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育秧方式水稻恶苗病发生规律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种子带菌量的高低和催芽时间的长短 ,对水稻恶苗病发生的轻重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不同的育秧方式条件下 ,水稻恶苗病的侵染具有不同过程

关键词: 水稻恶苗病 带菌量 催芽时间 育秧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型恢复系C418的特征特性及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作物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粳型恢复系C418系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按照“籼粳架桥”的制恢思路选用晚轮422与密阳23杂交配组后经连续系选而成。该恢复系属早熟中粳类型,在徐州播种至始穗历期95天左右,全生育期125~130天,播种至始穗总积温2 200-2 400℃,有效积温1 150-1 250℃,株高105cm左右,5个伸长节间,单株成穗4~5个,每穗颖花数160-180朵,单株花期10-12天,群体花期13-15天,花粉量大,花期长,茎秆粗壮,株型挺拔,叶片上举,耐肥抗倒,具有特异亲和性、高配合力和较高的光合效率等特点。根据对C418多年的研究与观察,笔者认为C418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两优培九株型特征研究

作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我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的技术思路和作者的长期栽培育种实践与研究成果 ,以两优培九 (培矮 6 4S 9311)和汕优 6 3(CK)等 7个水稻品种 (组合 )为试验材料 ,分析了 2 0项株型因素的相关关系。认为株高和叶角是超高产育种和栽培的两项最主要的株型因素。生态条件对两优培九株高的影响可以达到平均株高的 12 6 % ,并建立了株高的生态预测模型。通过对抽穗后顶部三叶的 8种叶角度配置的单位受光量的理论模拟计算证明 ,理想的株型应以剑叶与倒二叶距离 (d1d2 )为 15cm ,倒二叶与倒三叶距离 (d2d3)为 2 5cm ,叶角配置应以 4°~ 6°(剑叶 ) ,9°~ 11°(倒二叶 ) ,14°~ 16°(倒三叶 )为宜。两优培九的叶角配置已经达到了理想株型的要求。两优培九的光合优势主要表现在主茎绿叶数多、全生育期间的光合面积大、功能叶衰退较慢以及比叶重大、叶片厚等方面 ,因而具有比较明显的增产优势

关键词: 两优培九 株型因素 光合优势 株高生态规律 受光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下水渗流数字化动态可视系统”通过专家鉴定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2003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沿江地区优质高产专用小麦品种的筛选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比较引进的 9个优质和专用小麦新品种 ,研究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和产量表现 ,并进行生态适应性鉴定和优质高产品种筛选。结果表明 :黑宝石 1号和漯珍 1号表现突出 ,是适合沿江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经济型专用小麦品种。

关键词: 沿江地区 优质 专用小麦 品种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对杂草生长影响的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设 CK(无肥 ) ,N,NP,NPK,有机肥 (Om) ,Om+N,Om+NP,Om+NPK等 8个施肥处理 ,研究了化肥、有机肥及其配合施用对杂草种类、密度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试验区内共有杂草 38种 ,各处理中均有发生的杂草有 9种 ,以 Om,Om+N处理的杂草种类最多 ,均为 2 3种 ;马兰、通泉草等 5种杂草密度较大 ,苍耳、刺儿菜等 19种杂草发生密度较低 ,以 Om处理的杂草密度最大 ;Om处理杂草鲜重值最高 ,杂草鲜重依 Om,Om+NP,Om+NPK,Om+N,NP,NPK的处理次序逐渐减轻 ,但在 1%显著水平上无差异 ,而与 CK,N2个处理存在差异。

关键词: 杂草种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及近缘野生种耐病毒特性鉴定

作物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调查比较,从资源圃中选出了50个病毒症状较轻的品种用于进一步试验。对部分的脱毒苗进行接毒试验,通过对比接毒与不接毒两种处理的植株生长势、病毒症状表现、地上地下部的产量来确定品种的耐病毒能力。10个品种接种病毒后各自出现不同程度的产量退化,通过综合分析比较,筛选出耐病毒品种徐薯18、徐薯2-2、红东等。鉴定的野生种三浅裂野牵牛(Ipomoea trifida)及日本朝颜(Ipomoea nil)均易感染病毒,但源自南美洲的Ipomoea cairica表现较耐病毒。筛选的耐病毒材料将用于新品种选育。

关键词: 甘薯 育种 病毒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构建生防菌B-916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工程菌的研究

2003’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 2003 CSCD

摘要:拮抗微生物的开发研究目前发展的很快,芽孢杆菌在拮抗微生物中的位置显得越来越重要,对其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江苏农科院植保所稻病生防组依托国家攻关课题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研究开发出对水稻病害有良好防治效果的拮抗菌株B-916(Bacillussubtilis),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重迭PCR 枯草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基因工程

糯玉米育种概论

玉米科学 2003 CSCD

摘要:1 wx基因的发现和研究进展 玉米中的许多突变影响胚乳的组成,其中,有一些突变改变了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的类型和数量,wx基因就是这样的一个自发突变类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