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离子束在油菜育种中的诱导效应初报
《上海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用离子束处理油菜干种子 ,其后代出现了黄化苗、裂叶、株高、生育期以及脂肪酸组成改变等多种性状突变体。从供试材料的表现可以看出 ,相同剂量处理 ,不同基因型反应不同 ;不同剂量处理 ,不同基因型可能有类似反应。如氮离子中等剂量处理 ,沪油 12号株高增加 ,中油 119株高降低 ,I7株高未变 ;而高剂量处理 ,I7株高增加。特别是处理后代出现的高油酸突变体 ,将促进油菜品质育种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由于离子注入的高激发性、剂量集中性和可控性 ,使定向诱变成为可能 ,单粒离子注入技术的发展 ,将使这项技术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作及水作条件下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观察研究
《土壤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土表覆盖处理旱作和水作水稻全生育期内土壤微量气体的排放。结果表明 ,旱作稻田当季N2 O的排放总量是水作稻田的 5~ 6倍 ,而水作稻田CH4 的排放总量是旱作稻田的8~ 1 9倍。不同覆盖旱作处理N2 O的排放总量为 :裸露 >覆膜 >盖草 ,CH4 排放总量为 :覆膜 >裸露 >盖草。水作稻田CH4 的排放与水稻生育期关系密切 ,以分蘖盛期的 5 0mgm- 2 h- 1为最大。旱作稻田N2 O的排放与施氮关系密切 ,其排放通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因施氮时期不同而异 ,基肥的峰值 (2 1 1 6 7μgm- 2 h- 1)出现在施肥后第 1 1d ;分蘖肥的峰值 (4 3 94 3 μgm- 2 h- 1)出现在施肥后第 9~ 1 0d ;穗肥的峰值则在施肥后的第 6d出现 ,达 3 3 3 5 0 μgm- 2 h- 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