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覆草旱作稻田CH_4和N_2O的排放

中国环境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比较水稻覆草旱作常规施氮肥、覆草旱作推荐施氮肥和常规水作水稻全生育期内稻田土壤微量气体的排放.结果表明,旱作稻田N2O排放总量比水作稻田高1.5~3.7倍,在旱作覆草处理中常规施肥N2O排放较推荐施肥高2.4倍.水作稻田CH4排放总量比旱作稻田多5~6倍,而两旱作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水作稻田CH4的排放与水稻生育期关系密切,以分蘖盛期的2.2mg/(m2h)为最大;旱作稻田CH4的排放与施氮关系不明显.施氮是影响旱作稻田N2O排放的关键因素,每次施氮后,旱作稻田均会出现剧烈的排放高峰.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增温潜势的高低顺序为:覆草旱作常规施氮肥>常规水作>覆草旱作推荐施氮肥.

关键词: 水作水稻 覆草旱作水稻 CH_4 N_2O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种期对“苏香粳2号”稻米淀粉粘滞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 以优质早熟晚粳稻"苏香粳2号"为材料,研究其在太湖地区不同播期条件下稻米淀粉粘滞性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稻米淀粉粘滞性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播期与热浆粘度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从提高蒸煮食用品质考虑,苏香粳2号在太湖地区的适宜播期为5月20日左右,过早过迟播种均不利于蒸煮食用品质性状的最佳表达。

关键词: 水稻 播期 品质 淀粉粘滞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对不同肥料处理的小麦纹枯病病指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处理对纹枯病的影响差异显著 ;增施氮肥会加重纹枯病的发生 ,钾肥可以减轻纹枯病的病情 ;适量施肥 ,平衡养分能减轻病害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施肥方式 发生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高”黑麦草饲喂泌乳牛试验

草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特高"为四倍体一年生黑麦草,1998年从百绿集团引进。通过15d的奶牛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精饲料供给条件下,日饲喂特高黑麦草(50kg/头)的奶牛日产奶2 4kg,比日饲喂青贮玉米(30kg/头)+野杂草(15kg/头)的奶牛高0 4kg,而每公斤牛奶的饲喂成本却降低了0 17元,效益显著。另外,试验中还发现,饲喂黑麦草特高能有效地减少奶牛乳房炎等病症。

关键词: 一年生黑麦草 奶牛 产奶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阿乐防除免耕直播夏玉米田杂草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在免耕夏玉米田 ,乙阿乐 ( 4 0 %乙阿合剂 3 0 0 0ml/hm2 +74.7%农民乐颗粒剂 90 0g/hm2 )于玉米播后苗前喷施 ,药后 47天株防效达 91.8% ,除草效果理想且对玉米安全

关键词: 乙阿乐 免耕 夏玉米 防效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0%苯乙锡·硫WP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 :70 %苯乙锡·硫WP使用浓度以 15 0 0g/hm2 为宜 ,是替代其他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农药的新药 ,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70%苯乙锡·硫WP 马铃薯晚疫病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优培九稻曲病的发生及其与抽穗后温湿度的关系

杂交水稻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两优培九稻曲病的发病程度及其与抽穗后 0~ 15d的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两优培九易感稻曲病 ,其发病率与抽穗后 0~ 15d的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 ,温度是影响其稻曲病发生的主要气象因素 ,相对湿度起协同作用。提出了发病率为 2 %和 5 %时的温湿度指标。根据我国南方一季稻区 18个城市 42a( 195 1— 1992 ) 8— 10月的气象资料 ,分析了稻曲病的易发区域和适宜抽穗期 ,为两优培九稻曲病的预防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两优培九 稻曲病 温度 安全抽穗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壮丰安·复合元素对小麦生理和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试验以徐州 2 5号为材料 ,研究了壮丰安和复合元素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结果发现 :处理后茎生 1~ 2叶叶面积减小 ,3~5叶叶面积增加 ,剑叶的增加幅度最大 ,同时叶片功能期延长 ;株高降低 ,茎秆充实度增强 ,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增加 ,灌浆期延长 ,灌浆速度升高 ,从而粒重增加 ,产量提高

关键词: 小麦 壮丰安 复合元素 生理调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莲藕膨大过程的观察与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03 CSCD

关键词: 莲藕 膨大过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的选育及其栽培特性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两系方法以培矮 6 4S作母本 ,9311作父本 ,培育的籼型杂交稻两优培九 ,作一季中稻栽培 ,在掌握栽培特性和肥水良好的条件下 ,大面积实收产量达 9.5~ 11.0t·ha-1,且不易倒伏。米质达国标优质米级 ,并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高产群体指标为每公顷栽插 2 2 .5~ 2 7.0万穴。单株栽插 ,基本苗 75~ 12 0万个·ha-1,最高茎蘖数345 .0~ 375 .0万个·ha-1,有效穗 2 2 5 .0~ 2 5 5 .0万穗·ha-1,每穗总颖花 2 0 0个左右 ,结实率 83%~ 88% ,千粒重 2 6~2 7g。栽培技术为适时早播 ,早施分蘖肥 ,达到前期早发中期稳长。基面肥、分蘖肥与后期施氮量各占总施氮量的70 %和 30 % ,每公顷总用纯氮量 2 2 5~ 2 5 5kg。宜重视磷钾肥的施用 ,后期切忌早断水 ,应切实防治稻曲病。

关键词: 两系法杂交稻 两优培九 总颖花量 群体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