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大鳞鲃性腺发育组织学观察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6

摘要:采用石蜡组织切片法,对苏北地区养殖大鳞鲃的性腺发育进行组织学研究,系统地描述了各期精巢和卵巢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变化。结果表明:大鳞鲃精巢和卵巢发育均分为6个时期。6月龄性腺开始出现分化,卵巢和精巢发育在时间上基本是一致的,第Ⅰ期都是最早出现在9月龄,第Ⅱ期出现在第12~18月龄,第Ⅲ期出现在第22~24月龄,第Ⅳ期都在28月龄开始出现,在这之后,雄鱼发育开始稍快于雌鱼,雄鱼在32月龄达到性成熟,此时体重为(686.49±25.38)g,成熟系数10.69%,雌鱼在34月龄达到性成熟,此时体重为(1 349.63±29.56)g,成熟系数10.36%。卵巢发育属于同步分批产卵类型,为一次分批产卵鱼类。

关键词: 大鳞鲃 性腺发育 组织学 产卵类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对番茄的促生作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1619是一株对设施番茄土传病害具有很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为了明确其对番茄的促生作用,本研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稀释倍数的生防菌B1619发酵上清液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了喷施B1619菌液后番茄体内叶绿素、胡萝卜素和根系活力的变化;运用液质联用法检测了生防菌B1619上清液中促生相关物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亚精胺)的含量。结果表明,生防菌B1619不同浓度的上清稀释液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100倍稀释液(4.8×10~7 cfu/mL)促生作用最大;用生防菌B1619不同浓度的上清稀释液对番茄喷施后,番茄植株的叶绿体色素、胡萝卜素和根系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100倍稀释液各生理指标活性增加最大(分别增加47.92%、38.37%和49.75%);生防菌B1619上清液中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亚精胺(Spd)的含量分别为1.90、1.30、0.0544、1.94和1.22 mg/L。本研究结果证实了解淀粉芽孢杆菌生防菌株B1619对番茄生长具有显著促生作用,且促生物质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 叶绿素 根系活力 促生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母体营养对子代生长发育及代谢的影响研究进展

饲料博览 2016

摘要:妊娠期和哺乳期是动物营养程序化的关键"窗口期",此阶段母体的营养状态将对子代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水平产生短期或者长期的影响,母体营养不良会影响子代的代谢稳态和生长性能。文章就母体营养对后代生长发育及代谢的影响研究作以综述。

关键词: 母体营养 子代 生长发育 代谢 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不同杂交组合生产的优质杂种猪性能比较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优质黑猪生产杂交方式,以淮猪及苏钟猪为亲本,开展淮猪(♂)×苏钟猪(♀)、苏钟猪(♂)×淮猪(♀)正反、反正杂交试验,在相同营养水平及饲养管理条件下统计杂种猪繁殖、生长、肥育性能,比较2种杂交方式生产杂种猪的性能。结果表明:淮苏杂种猪头胎产仔数[(11.86±2.21)头]高于苏淮杂种猪[(10.89±2.20)头],但产活仔数略低于苏淮杂种猪;初生个体质量[(1.41±0.22)kg]极显著小于苏淮杂种猪[(1.52±0.35)kg](P<0.01),但28日龄断奶个体质量、120日龄平均个体质量均高于苏淮杂种猪,180日龄平均个体质量、40~60 kg阶段平均日增质量略低于苏淮杂种猪,提示淮苏杂种猪虽早期增质量快,但育肥期效果不如苏淮杂种猪;且淮苏杂种猪表现为高、短、壮体型,而苏淮猪相对细长。因而,生产75%优质黑猪应以后期育肥效果好的苏淮杂交组合为优势选择。

关键词: 淮猪 苏钟猪 优质黑猪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叶片突变体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摘要:为了解并且应用目前的棉花叶片突变体种质资源,本研究综述了6种类型的突变体的起源、遗传研究、基因定位、对农艺与经济性状的影响,以及突变性状可能带来的抗虫性。这6种叶片突变体包括:(1)叶形突变体:鸡脚叶、杯状叶、皱缩叶、波状叶与圆叶;(2)叶色突变体:花叶、红叶、亚红叶与芽黄;(3)自然落叶突变体;(4)叶片蜜腺突变体:无蜜腺;(5)叶片腺体突变体:无腺体;(6)叶片茸毛突变体:毛叶与光叶。得出这些叶片突变性状都是由质量性状控制的,对开展基因组研究是很好的材料,同时可以用作指示性状,另外鸡脚叶、叶片无蜜腺、毛叶和光叶都有形态抗虫性。由于突变性状具有两面性,因此建议育种中如果利用这些性状,要平衡好突变性状的优缺点。

关键词: 棉花 叶片 突变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庄石榴根结线虫的鉴定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形态鉴定法、同工酶法、PCR法对山东省枣庄市榴园镇石榴园一株枯死石榴树的根结线虫样本进行了鉴定,病原线虫鉴定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关键词: 石榴 根结线虫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膜覆盖模式下芋头疫病发生规律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由疫霉属真菌引起的芋头疫病是限制芋头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泰兴香荷芋为材料,设置不同地膜颜色及厚度10个处理,研究不同地膜覆盖处理下芋头疫病发生规律及其产量表现。研究结果表明,芋头疫病病情指数在不同处理间达到显著差异(P<0.05),D4、D7、D9这3个处理疫病病情指数均超过40,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表现为感病,D1、D2、D8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6.21、26.35、26.50,表现为抗性;各处理间在倒一叶、倒二叶上疫病病级无显著差异,而在倒3叶上则有显著差异,叶位间疫病严重程度为:倒三叶>倒二叶>倒一叶;不同处理间芋头产量差异性较大,变幅为8 441(D10)~15 758 kg/hm2(D3);芋头病情指数与产量间的相关系数为-0.723,两者相关性达到极显著(P<0.01)。

关键词: 芋头 疫病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大棚多点光照度采集与管理系统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我国高效、精细农业的快速发展,为满足设施农业的生产需求,设计1种可用于温室大棚的多点光照度采集系统。该系统以基于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C8T6单片机为核心,以BH1750为光照度采集单元,用RS-485模块进行数据传输,使用VB.NET进行上位机的开发,以SQL Server为后台数据库,用ASP.NET进行网页开发,对采集系统进行全封闭处理,以适应不同的监测环境,实现对不同点光照度的采集、无线传输、自动存储以及远程监测,用户可以在任何有网络覆盖的地方通过浏览器查看并获取数据。经试验测试,该系统测量误差在±6%以内,且测量值与标准值间差异不显著,满足使用要求。该系统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合理选种与密植提供了设施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设施农业和精准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物联网 温室大棚 多点 光照度 无线通信 精准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IRT1基因对猪卵巢颗粒细胞中生殖激素受体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SIRT1基因在猪卵巢颗粒细胞生殖激素分泌中的作用,采用白藜芦醇和尼克酰胺处理猪卵巢颗粒细胞,检测猪卵巢颗粒细胞中SIRT1基因和生殖激素受体表达水平,分析SIRT1基因与生殖激素受体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和尼克酰胺可剂量依赖性地调节猪卵巢颗粒细胞中SIRT1基因表达,SIRT1基因表达量的升高可引起ER2、FSHR、LHR表达量上调,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 6、0.519 7和0.140 7。说明,SIRT1基因参与猪卵巢颗粒细胞生殖激素受体表达调控,可影响猪卵巢颗粒细胞生殖激素分泌。

关键词: 卵巢颗粒细胞 SIRT1 生殖激素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B-box型锌指蛋白基因BnSTO的克隆和表达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摘要:B-box型锌指蛋白参与植物多种生长发育和非生物逆境胁迫响应过程。笔者通过RT-PCR克隆得到甘蓝型油菜2个B-box型锌指蛋白基因Bn STO-1和Bn STO-2。Bn STO-1的ORF长度为723 bp,推测编码240个氨基酸,定位于A8染色体。Bn STO-2的ORF长度为726 bp,推测编码241个氨基酸,定位于C8染色体。2个基因均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构成,在氨基酸水平上的相似性达到了96.68%。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n STO与拟南芥At STO的亲缘关系较近,同源性较高。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Bn STO在检测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叶和蕾中的表达量最高;高盐、干旱和高温能显著诱导Bn STO-1和Bn STO-2的表达,但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推测2个基因均可能参与了油菜的非生物逆境胁迫响应。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B-box型锌指蛋白 BnSTO 表达 非生物逆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