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日粮添加高碘对獭兔生产性能、器官发育及血清激素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日粮添加高碘对獭兔生产性能、器官发育及血清激素的影响,选取4月龄獭兔120只,体重相近(2 235.4±13.04)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水平组、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碘添加水平分别为0、0.2、2和4 mg/kg(占干物质),预饲期7 d,试验期28 d。结果: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碘对獭兔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屠宰性能方面,全净膛、屠宰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肝、脾、肾、甲状腺重量也无显著差异(P>0.05);对各组甲状腺激素(T4)、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1)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各试验组T3浓度与对照组相比也均无著差异(P>0.05),仅试验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短期内饲喂高碘日粮不会影响獭兔的健康及生产。

关键词: 高碘 生产性能 器官发育 血清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营养分配调节对甘蓝型油菜种子大小的影响及其机制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去除侧枝人为调节营养分配的方法,探究影响油菜种子大小的机理。结果表明,通过营养分配调节,主花序种子千粒质量最多提高了1倍;对种子胚子叶细胞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种子细胞明显增大,细胞中油体的面积也相应增加。因此推测可以通过去除油菜侧枝的方法进行营养调节,增加种子大小;虽然油菜种子的含油量没有变化,但种子中油脂的绝对量随种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种子大小 侧枝 营养 油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对植物乳杆菌的杀灭作用及其在莴苣泡菜中的应用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首先考察在600 W微波功率下照射0、30、60、90、120 s后,悬浮于100 m L生理盐水及100 g接种发酵莴苣泡菜中植物乳杆菌的存活情况,获得适合接种植物乳杆菌发酵莴苣泡菜的微波杀菌剂量。然后以巴氏杀菌为对照,对微波杀菌接种植物乳杆菌发酵莴苣泡菜的质构、色泽和感官评价等感官品质进行评价,以期获得应用价值较好的接种植物乳杆菌发酵莴苣泡菜的微波杀菌工艺。结果表明,应选择莴苣的中下部为取样部位,以消除其形态结构不均匀性导致的质构和色泽测定误差。100 m L生理盐水中植物乳杆菌(菌种密度为3.4×108CFU/m L)的微波杀菌剂量为600 W,90 s。100 g接种植物乳杆菌发酵莴苣泡菜的微波杀菌剂量为600 W,120 s。与巴氏杀菌泡菜相比,微波杀菌泡菜硬度及弹性增加,咀嚼性无显著差异(p>0.05),L*下降,b*上升,感官评价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微波杀菌可作为莴苣泡菜的杀菌方式应用于生产。

关键词: 莴苣泡菜 微波杀菌 植物乳杆菌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江苏省植棉现状与发展对策

棉花科学 2016

摘要:针对江苏省棉花生产的窘状,作者深入棉区调研分析,结果表明:棉花种植效益下降是主要影响因素,产品需求结构和供应结构的失衡、机械化程度很低和植棉成本高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因而提出江苏省棉花生产向优势区域和盐碱滩涂地集中、向高效种植模式区渗透的出路。旨在维持江苏省棉花生产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江苏 植棉 生产成本 沿海滩涂 常规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钙调素及其抗血清对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砂梨品种今村秋及丰水为试验材料,在离体及活体条件下,研究了外源施加不同浓度钙调素及其抗血清对梨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离体培养条件下,施加10~(-7)mol/L钙调素对今村秋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而稀释200倍的钙调素抗血清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自交不亲和性反应与活体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钙调素在梨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长过程的促进作用,而钙调素抗血清的作用与之截然相反,显著抑制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说明,钙调素处理可以有效促进梨自交不亲和过程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

关键词: 钙调素 自交不亲和 花粉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脂氧合酶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及其表达特性分析

果树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linoleate oxygen oxidoreductase;EC1.13.11.12)作为一种重要的酶,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及植物抗逆过程,因其重要作用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桃LOX基因家族进行发掘和预测,以期为桃LOX家族基因鉴定和功能分析提供基础信息,并在分子水平上为桃品种改良及采后保鲜提供明确的候选基因。【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了桃LOX基因家族成员数目、系统进化关系、假定蛋白质结构及分类,运用q RT-PCR技术研究LOX基因家族在桃特异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桃LOX基因家族包含13个假定蛋白,9-LOX和13-LOX类型分别有6个成员,另外存在1个特殊类型,与苹果具有相似性;桃LOX蛋白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在33.76%~90.84%;13个LOX家族成员绝大多数是两性氨基酸,9-LOX类型的6个家族成员的理论等电点都小于7,13-LOX类型各等电点没有规律;13个蛋白质的二级结构除ppa017962m外以无规则卷曲为主要构成元件;染色体定位分析表明,LOX家族基因并非平均分布在桃的8条染色体上,其中6号染色体上桃LOX基因分布最多,ppa017962m未定位在任何特异染色体上;q RT-PCR的组织特异性表达结果表明,LOX基因家族主要在果实和茎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结论】分离并鉴定了13个桃LOX家族基因,其不均匀地分布在桃染色体上;多数桃LOX基因主要在果实和茎部表达;ppa001634m、ppa001082m、ppa001216m、ppa001016m、ppa017962m在果实中的表达量最高,可能参与调控桃果实衰老软化过程。

关键词: LOX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兔出血症病毒VP60基因特异性噬菌体展示肽库的构建及鉴定

中国兽医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构建家兔出血症病毒VP60基因特异性噬菌体展示肽库,并选用已知表位序列的单克隆抗体对VP60基因特异性肽库进行鉴定,以确定所构建肽库的特异性和丰富性。利用DNA酶Ⅰ随机消化法构建VP60基因噬菌体随机肽库。采用生物淘选和噬菌体原位杂交技术,选用1B8、1D4、5H3和A3C 4株纯化的单克隆抗体对该肽库进行抗原表位的鉴定。结果显示,所构建多肽库的滴度约为2.6×1012 PFU/m L,能够满足鉴定VP60蛋白的抗原表位的要求,同时鉴定到4条与VP60蛋白高度同源的序列,分别为N(326)PISQV(331)、D(338)MSFV(342)、K(562)STLVFNL(569)和G(25)TTTDGMDPGVVAA(38),与已知单抗所对应的表位序列高度同源。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家兔出血症病毒VP60基因特异性随机肽库,选用已知表位序列的单克隆抗体对构建的肽库进行鉴定,鉴定到的表位与目前已经报道的单抗针对的表位序列高度同源,表明所构建肽库的特异性和丰富性良好,为进一步筛选和丰富VP60抗原表位奠定基础,还可用于VP60与受体结合域的鉴定,对阐述RHDV的感染、致病和免疫保护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家兔出血症病毒 VP60基因 特异性噬菌体展示肽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胡萝卜素甘薯新品种徐渝薯3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摘要:徐渝薯35系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和西南大学以渝06-1-2作母本、宁紫薯1号作父本,于2007年通过嫁接诱导开花、有性杂交、单系鉴定、品系比较和多点综合鉴定选育而成。在2014~2015年的江苏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为36 876.42 kg/hm~2,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25.69%,胡萝卜素含量达100μg/g·FW(鲜重)。该品种具有鲜薯产量和胡萝卜素含量高、食味优等特点,2015年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鉴定。

关键词: 甘薯新品种 高胡萝卜素含量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市售洋槐蜜多酚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收集了在全国范围内销售的15种洋槐蜜样品,通过HPLC-DAD对蜂蜜样品多酚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了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以及蜂蜜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力。结果表明,市售洋槐蜜质量参差不齐,总酚酸含量从3.7 mg/g到23.3 mg/g;总黄酮含量从2.2 mg/kg到12.9 mg/kg。15种商品洋槐蜜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此外,在15种商品洋槐蜜中只有4个种样品具有蜂蜜来源纯正、成分齐全的特点,是品质好的洋槐蜂蜜。

关键词: 洋槐蜜 多酚类成分 抗氧化 黄酮 酚酸 质量监控依据

肉桂醛对增强辣椒疫霉病抗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实验以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致病性菌株NJ01和‘苏椒5号’辣椒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肉桂醛对辣椒疫霉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室内侵染效果以及对辣椒幼苗防卫反应的调控作用,揭示肉桂醛对增强辣椒疫霉病抗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肉桂醛对实验所用致病性菌株NJ01的抑制中浓度(EC50)值为0.81mmol/L;肉桂醛处理可导致NJ01菌丝严重皱缩、畸形、断裂;PI染色显示NJ01菌丝出现明显的细胞死亡现象。(2)单独NJ01菌株接种的辣椒植株表现出明显病症(茎基部变黑褐色、干枯萎缩,植株倒伏,叶片脱落,生物量下降);而肉桂醛处理2h后接种NJ01菌株的辣椒植株长势良好,无明显病症,鲜重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上升至对照水平。(3)与单独接种NJ01菌株处理相比,肉桂醛处理2h后接种NJ01菌株的辣椒植株体内抗氧化酶(CAT、SOD、POD)活性显著上升,抗氧化物质(GSH和ASA)含量显著增加。研究认为,肉桂醛可能通过抑制辣椒疫霉菌的生长及其对辣椒植株的侵染能力,同时调控辣椒植株防卫反应,进而提高辣椒对疫病抗性。

关键词: 肉桂醛 辣椒疫病 辣椒疫霉 抗氧化酶 抗氧化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